

摘要:高等職業學校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應用型技術人才,教育理念應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的。在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教育過程中,穩步形成以實驗實訓為基礎的基本技能,以校辦企業、校企合作企業為平臺的專業技能和以頂崗為手段的崗位綜合技能分階段遞進式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本文通過以雙“11”為契機建立的校企合作實習,驗證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三段遞進式教學模式,具備很強的市場適應性和專業應用性,為職業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就業導向;三段遞進式;雙11;應用型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了《2017年“雙11"電商平臺大促評測報告》[1]。報告重點調查跟蹤了包括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在內的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后,據星圖數據監測顯示,2017“雙11”期間全網交易額達到了253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45%。在電子商務繁榮發展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社會對于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不論是普通學校還是大中專院校,需要將人才培養按照市場契合為導向,把握好不同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層次區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培養滿足大、中、小型企業需求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本文根據市場需求導向,構建與大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相吻合的三階段遞進式教學模式,從人才培養能力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教學激勵等方面闡述了具體易操作的實施措施。并結合與宿州云伙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雙11期間,開展地為期7天的實習活動,論述了大學生在三階段遞進式教學模式下的階段性成果和不足,為該教學模式的全面推廣提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高等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廣義上是以電子及電子技術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把原來傳統的銷售、購物渠道移植到互聯網上來,打破國家與地區有形無形的壁壘,使生產企業達到全球化、網絡化、無形化、個性化和一體化。狹義上講,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為工具,使買賣雙方不需見面,便可進行各種商業和貿易活動[2-4]。結合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水平差異性,各高等學校和中專技能院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目標不同,有的院校注重電子商務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有的院校會把重點放在商務模式上面,導致電子商務專業所在的院系也不同,有的在管理學院,有的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有的在軟件學院,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技能也有所不同和側重[5-7]。
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電子商務是一個操作性強、新型模式層出不窮的專業領域。因此,電子商務專業應更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色,根據市場需求按層次進行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改革的必然趨勢。目前,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崗位和發展崗位如表1所示。
二、以就業為導向三階段遞進式教學模式
為了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符合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高等職業院校需要改革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依據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采取分階段遞進式的教學模式,利用“實驗實訓一一生產實習一一頂崗實習”三段遞進式教學模式,將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實驗實訓、校辦企業和合作企業實習有機結合起來,再結合宿州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電子商務專業特色,本文提出了如表2所示的以就業為導向的三階段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型。
從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階段為第一學期至第三學期,在大學生實驗實訓中心完成網店開設、網店裝飾和網店推廣等基本技能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基本計算機操作能力;第二階段為第四學期至第五學期在大學生創客基地培養學生的生產技能,重點培養學生與企業員工相同的專業知識:第三階段為第六學期,在合作企業培養學生崗位綜合技能,重點加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大學生專業知識素養,提升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最終實現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
三、“雙11”校企實證案例
宿州云伙計電子商務公司有限公司作為云伙計電商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在線銷售服務管理、網店運營托管、全網營銷托管、數據庫軟件開發及優化、電商人才培訓、網上創業孵化平臺等業務。自2009年開始,“雙11”作為每年電子商務營銷的盛宴,需要大量人員進行在線銷售服務,依此契機,宿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宿州云伙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展了為期7天的頂崗實習,實習內容分成企業培訓和頂崗實習兩個部分。根據2015年制定的三階段遞進式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試行),安排2015級電子商務1班、2班和3班,共計106人進行實習。
根據計劃安排,針對“雙11”零點活動,采用人員輪班制度。參與實習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按照公司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產品營銷,在線接單量20-50不等,成交額1000-10000元不等,根據當日網絡銷售統計結果,最終交易額達到近220萬元,很好地完成雙11當天的預期計劃。在“雙11”后續的產品調貨和退貨等售后服務部分,人員需求量相對較少,參與人員安排了電子商務1班,共計37人。截止11月17日,頂崗實習學生都能按照公司規定,完成預期的實習目的。
在取得預期實習成果的同時,也存在個別學生打字速度慢、接單不及時現象,導致顧客在購買產品時發生跑單現象,分析原因在于前期實驗實訓和公司培訓中,個別學生不參與和不練習導致計算機基礎操作能力較差,在網上營銷過程中,沒有按照公司培訓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
通過此次7天的實習活動,一方面能夠提供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崗位綜合技能培養機會,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在實習過程中,也能夠發現三階段遞進式人才培養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進一步完善該人才培養方案。
四、結語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專業也面臨著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本文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改革,也是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結合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建立了三階段遞進式的教學模式,并通過校企“雙11”合作實習,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針對個別學生基礎薄、底子差現象,在接下來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擬采用團隊任務教學方法予以彌補。
參考文獻:
[1]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7年“雙11”電商平臺大促評測報告[EB/OL].http://www.100ec.cn/zt/17sh11bg/,2017-11-12/2017-11-17
[2]孫百鳴,南洋.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2-9.
[3]江燕玲,唐斌.商務談判[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3-8.
[4]馮英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7-12.
[5]朱聞亞.基于“專業—就業—創業”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2):107-110.
[6]吳清烈.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誤區與專業發展思路[J].中國大學教學,2015(2):37-41.
[7]陳麗能.電子商務專業系統綜合實踐培養模式與協同創新機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1):62-68.
基金項目:2018年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以就業為導向三階段遞進式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研究”(gxyqZD2018108),2017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項目重點項目“眾創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以宿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SK2017A0728);2017年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安徽省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示范實驗實訓中心”(2017sxzx53);2018年宿州市社科課獺”《循環經濟視角下區域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研究:以宿州市為例》“;2018年宿州市科技攻關項目“宿州市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作者簡介:張欣,女,宿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