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徽
摘要:在用電管理環節電網調度安全運行對于整體電力資源的穩定供應非常重要。為了保證我國各項社會經濟活動及區域人群用電需求的充分滿足,電力系統需要對相關電網調控運行進行適當優化。而在電網調控運行中各項異常風險的出現對整體電網調控效率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對現階段電網調控運行異常情況進行優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電網調控運行;異常;處理
電能的可靠供應及電網的穩定運行,都需要根據實際用電需求及工作狀態,采取科學的調控策略。但是在調控運行環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導致安全問題的發生,在造成較大損失的同時,還可能會引發人員傷亡事故,阻礙了我國電力事業的良好發展,對此便需要加強對電網調控運行安全風險的管控力度。
一、電網調控運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電網系統的不斷完善及電網結構的不斷擴大,再加上其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日漸提高,電網故障發生概率也隨之增大。并且,電網調控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對調控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操作不規范或者操作失誤,所造成的安全風險問題也比較常見,嚴重影響了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及穩定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推進我國智能電網建設進程,必須充分認識到電網調控運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二、電力網絡調控運行異常因素
(一)電網調度運行倒閘操作分析
現階段電網調控運行管理過程中,由于智能化建設工作的限制,人工仍然是電網調控運行的主要模式,這就導致整體電網倒閘操作異常現象出現頻率較高。其中電網調度運行主要是投停自動、送電操作、接地導線拆卸、消弧線圈補償度調整等環節。上述環節某一項工作事故就會導致整體運行調度異常現象的發生。
(二)電網接地異常
電網接地異常主要為單相接地故障,特別是在不良天氣環境中,由于中低壓配電網設備元件較多且設計裕度小,其接地故障發生頻率較大。再加上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電網接地設備會出現一定的絕緣子損壞、受潮老化情況,從而導致整體接地設備損壞頻率大大增加。
三、電力網絡調控運行異常處理措施
(一)優化電網調控運行方式
電網運行方式的優化,可以顯著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起到了有效的風險防范作用,電力企業應充分掌握當前電網運行方式,引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改善原有運行方式中的不足,以此來減少風險。同時,應通過評估和計算,判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制定針對性防控對策,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便在發現安全隱患時及時做出應變。如對輸變電設備進行失效停運的概率、等級等方面的評估,技術人員從計算機管理模塊中讀取變壓器、輸電線路、電纜、母線、開關等狀態評價結果,確定性風險對于電網系統的運行產生巨大的影響,如設備故障所導致的系統癱瘓等,以此作為可靠依據進行安全風險防范。
(二)接地故障異常情況處理
接地故障在實際發生過程中會出現系統接地故障報警,且在同一系統中的三項接地電壓會出現失衡情況,這種情況下,若電力系統中消弧線圈電流量過大則會出現儀表顯示數值與運行單位額定電流相一致,且伴隨則相應的接地設備異常聲響。根據以上故障特性,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相關操作管理人員應及時進入故障發生位置,通過對相關異常現象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開展相應的系統電力資源運行信息核查工作。通過對同一系統內通信線路及其他母線電壓數據的綜合對比分析,可判定接地故障發生線路。隨后將故障發生位置、故障發生預測時間及現階段相關母線電壓數據進行統一匯總,并傳輸到相應的值班調度崗位。為了避免單相接地故障的進一步惡化,可在電網系統內接地故障發生的兩個小時內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首先應對相應相間電壓互感器、消弧線圈等運行設備進行強化管理;然后在采取一定的接地故障控制措施后,將相應設備及電網線路運行情況及時統計匯報到相關部門。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地設備運行環節應避免消弧線圈隔離開關開合及隔離開關與接地電氣設備斷開措施,避免相間故障發生對整體電路運行的不利影響。若在不良天氣情況下出現接地異常,應將分支數量較多、故障發生頻率較多及絕緣水平較低的線路進行斷開措施,隨后從三相對地電壓、接地信號、消弧線圈等方面確定故障發生情況。同時綜合考慮相關網絡間電力信號平衡及繼電保護系統配合情況,避免相關錯誤的持續發生。若僅有一臺消弧線圈系統,則需要通過對相關消弧線圈系統運行時間進行統計,以相關消弧線圈溫度變化為依據,確定相關故障線路出現原因,并采取對應的線路切除措施。
(三)倒閘操作模式優化
首先相關電網運行調度人員應嚴格依據電網審查調度計劃的相關內容,結合常規電網調度管理情況,對相關調度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在確定電網調度計劃全部執行完畢之后,可將相關電網調度情況傳遞給下一級人員,為下一級操作提供有效的指導。在具體的倒閘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結合相關設備信息數據變化進行及時記錄,并配置相應的協調措施,在前期各項工作確定無誤之后進行各項工作的開展。其次在倒閘操作票編制審核環節,應注意設定兩人或多人操作票指令機制。通過正副值調度工作人員的同時管理確定,可保證倒閘操作票制定的準確無誤。在具體的倒閘操作執行過程中主要在副調度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對整體工程進行監督管理。同時基礎倒閘操作人員也應在接受電網調度任務之初對相關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必要時可進行錄音記錄,保障相關調度指令的正確實施。最后在調度異常情況出現之后,相關倒閘維護人員應結合日常工作情況,對相關設備進行全面整合管理。同時將相關倒閘風險事故出現的時間、位置、發生程度及區域內其他設備線路情況進行匯總,以書面報告的形式上報給上級管理人員。隨后對相關事故出現的來源及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從根源入手,迅速進行故障點排除措施,保障電網供電工作的迅速恢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電網建設覆蓋范圍不斷拓展,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為了避免電網調度異常現象對整體電網調控運行效果的影響,在實際電網調控運行管理中,應綜合采取多種風險處理措施。通過電網調控管理機制的優化完善,從倒閘操作、接地故障等方面不斷優化電網調控水平,為整體電網可持續運行提供充足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志偉.電網調控運行中的異常及處理措施探討[J].工業c,2016(10):78.
[2]潘立巍,段明慧,劉嗣萃.電網調度與電網安全運行的探析[J].科研,2016(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