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秋
關鍵詞:拓展訓練;公共體育課;心理素質;團隊合作
拓展訓練活動是高校公共體育課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組織豐富的拓展訓練活動,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加以培養,讓大學生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因此,研究拓展訓練融入體育課程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一、將拓展訓練引進大學公共體育課的價值
(一)有助于培養團隊意識
當今社會看中團隊合作,學生的團隊意識十分關鍵,通過拓展訓練活動,對學生展開教育,讓學生經過默契配合,實現成長。如展開拔河活動,通過拔河活動學生可以感受到團隊的力量,了解到團隊的能量。在活動中,學生將得到團隊意識的培養,逐漸形成團隊精神,提高協調合作能力。
(二)有助于培養心理素質
目前社會各界十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培養大學生心理素質成為體育教師的重要責任,經過拓展訓練活動,有針對性的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大學生不斷克服恐懼,完成訓練任務,磨煉意志力[1]。經過拓展訓練活動,讓大學生逐漸形成平和的心態,可以提高自信心,強化心理素質。
(三)有助于挖掘學生潛能
拓展訓練項目經常需要預設困難,讓學生通過解決困難,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經過拓展訓練,可以讓學生受到啟發,參與活動過程中,發掘自己的特長,得到潛能的激發。
(四)有助于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拓展訓練活動經常需要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解決困難的能力得到系統的訓練,逐漸提高創新意識。
二、將拓展訓練引進大學公共體育課的必要性
目前大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用在電腦和手機上,很少參與集體活動,體育課堂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也比較低。拓展訓練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讓學生可以在拓展訓練中感受到實踐樂趣,更愿意參與到活動中。當代大學生多屬于獨生子女,害怕困難,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也較為薄弱。因此教師需要在體育課堂上,通過拓展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價值,培養學生形成主動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讓學生認識到團隊的重要作用,建立自信心。
通過拓展訓練,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為學生提供科學緩解壓力的活動和場景,學生可以在訓練活動中發泄自己的情緒。如今社會環境冷漠,學生團隊意識薄弱,對于未來發展存在不利影響[2]。因此要通過拓展訓練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得到加強。同時利用拓展訓練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磨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可以更快速的適應社會環境,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將拓展訓練引進大學公共體育課的策略
(一)建設拓展訓練基礎設施
戶外拓展訓練經常使用攀巖、逃生墻、真人CS、天梯等形式,這些訓練活動要求器材和場地可以滿足活動需要。除野外、水上等特殊要求活動,高校操場基本可以滿足訓練要求。只有建設完善的基礎上設施,才能打破環境對學生的限制,讓教師組織更加充實的拓展訓練。如高校想要開展互助攀巖訓練,需要準備攀巖墻,在攀巖墻周圍要布置安全泡沫或者沙灘,避免學生衰落造成安全事故。高校想要進行背摔訓練活動,需要在操場上布置軟墊或者細沙坑,以提供活動使用,并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教師也要積極利用學校內部以及學校周圍的環境。如一些高校附近有山丘,教師可以利用山丘展開訓練,讓學生通過登山活動,鍛煉身體和心理,實現全面發展。教師要對山丘進行詳細考察,組織施工人員清理山道,在危險區域安裝圍欄和標識,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二)結合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在公共體育課堂上融入拓展訓練活動,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以體驗式教學完成教學。增加體驗訓練環節,需要在公共體育課上完成體驗式訓練活動,輔助基本教學內容,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拓展訓練項目在體育教學中屬于輔助項目活動,并非主要內容,引入訓練活動也不能喧賓奪主,變成游戲活動或者軍訓活動[3]。
例如:高校在大一新生的公共體育課上,可以組織團隊活動。組織學生組建團隊,進行信任背摔、空中斷橋、攀巖墻等群體活動。在拓展活動中既鍛煉學生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拓展項目不僅建設了歡快的氛圍,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提高班級凝聚力。高校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從試點教學開始,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后,才能大范圍推廣,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體驗學習中得到意志的磨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三)靈活變化訓練方式和內容
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要靈活變化訓練方式和內容,使用非常規性的形式,讓學生受到訓練。如教師可以安排倒立活動,通過倒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體驗,促進學生自信心和勇敢精神的發展。非常規的活動形式,可以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感受,引起學生情緒變化,以達到活動目的,實現心理發育。教師需要經常變化訓練的形式,只有訓練形式不斷變化,才能讓學生產生探索和參與的興趣和欲望,才能推動訓練活動的有序進行。大學生的年紀對于新鮮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于全新的活動形式可以保持高漲的情緒。教師可以積極使用少見器械,讓學生可以產生興趣,積極參與訓練,達到心理發展的變化。
(四)重視訓練評價
在公共體育課堂上引入拓展訓練活動,拓展訓練將成為教學的一部分,期末考核中添加訓練活動的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讓學生積極參與訓練活動。教師需要重點表揚表現突出的學生,發揮出榜樣作用,激發出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讓拓展訓練活動規范化進行。
(五)加強安全管理
拓展訓練活動中,最需要重視的方面就是安全管理,公共體育課需要學生運動、接觸,學生面臨外界不安全因素的威脅。如果拓展訓練強度或者難度較大,實施體驗式教學會造成肌肉拉傷,出現骨折或者脫臼等情況。處于安全因素的考量,高校公共體育課要設立安全制度。開展拓展訓練以前,教師要對拓展項目展開安全評估,選擇安全系數高的拓展項目,避免出現安全事故。開展拓展項目前,要對學生展開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要求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加強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上規避安全風險。
對學生展開安全教育是拓展訓練活動開展的前提。訓練開始前,教師需要講清楚活動的注意事項,強調安全問題。并組織學生檢查器材的狀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危險系數較高的活動項目,在訓練期間,教師要保護好學生,讓學生操作更加規范,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六)對體育教師展開培訓
拓展訓練活動最常應用在軍事和企業訓練中,培訓師主導拓展訓練的開展,培訓師的主導貫穿于活動全程。拓展培訓師素質能力高,有助于有序推進拓展訓練活動,提高活動效果。在體育公共課上展開拓展訓練活動,教師變成了培訓師的角色,體育教師要掌握全面的拓展訓練知識和技能,可以在課堂上有序推動拓展項目進行。高校想要在公共體育課堂上推進拓展訓練項目,必須要重視教師培訓,保證教師都能掌握拓展訓練的技能。
例如:高校聘請專業拓展訓練培訓師,在假期組織教師展開訓練,提高教師的拓展訓練能力。拓展訓練培訓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要對拓展訓練的理念、活動形式、理論知識、應急預案等基礎理論展開教學。另一方面需要對拓展訓練領導技能展開培訓。培訓師通過模擬拓展訓練組織全程對教師進行教學,提高教師的能力。高校體育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將教師當做學生進行討論,共同設計拓展訓練活動,通過模擬活動的進行,可以掌握設計上存在哪些問題,調整適合學生的難度,以提高拓展訓練的實用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公共體育課引入拓展訓練,具有培養團隊意識、提高心理素質、挖掘學生潛能以及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價值。引入拓展訓練十分必要,引進拓展訓練需要高校建設拓展訓練基礎設施,對體育教師展開培訓;需要教師結合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靈活變化訓練方式和內容,重視訓練評價;教學期間要加強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駱興楠,趙引弟.素質拓展訓練引入云南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1):15+17.
[2]凌占一.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的可行性分析——以呼倫貝爾學院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0):34-35+32.
[3]高建新,王青,付寶艷.高校公共體育課引入戶外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J].文教資料,2018(17):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