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相燚
關鍵詞:高校;田徑教學與訓練;體能訓練;要點
田徑運動是一項傳統(tǒng)又經典的展現(xiàn)體能類的運動項目。該運動項目不但需要具備走、跑、跳、投等優(yōu)秀技術水平、心理素質、意志品德等,更要具備強大和堅實的體能基礎。強大和堅實的體能基礎是走、跑、跳、投優(yōu)秀田徑運動技術展現(xiàn)與發(fā)揮的支柱。體能基礎的水平越高技術展現(xiàn)與發(fā)揮的平臺就越高。多年來,高校對于田徑運動教學與訓練的重視程度忽高忽低。其主要因素是:相關政策導向;經濟發(fā)展狀況;學校培養(yǎng)目標取向;教學與訓練模式落后;教學方法手段單一;評價標準不科學;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以及田徑運動項目自身體能素質要求較高等因素干擾與影響。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經濟面發(fā)展不斷向好。教育經費的投入得到不斷增加,學校體育場館、器材、得到極大的改進與完善。特別是中國田徑運動水平得到長足的進步與發(fā)展,許多田徑明星已經邁入世界水平。如:短跑蘇炳添、謝震業(yè);鉛球鞏立姣(女);標槍呂會會(女);競走陳定、尹航(女)等等。對國內田徑運動的發(fā)展和學校田徑運動的普及與開展都得到極大助力與推進。高校田徑運動的教學與訓練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地攀升。本文主要針對高校田徑教學與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進行了綜合性論述。
一、體能訓練在田徑運動中的價值與意義
田徑運動項目中強大和堅實的體能基礎是展現(xiàn)與發(fā)揮的田徑運動技術水平的支柱。體能是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1《體育詞典》,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通過力量、速度、耐力、協(xié)調、柔韌、靈敏、平衡等運動素質表現(xiàn)出來的。體能水平的高低與人體的形態(tài)學特征以及人體的機能特征有著高度密切的相關。人體形態(tài)特征是體能構成的質構性基礎,人體機能特征是構成體能的生物功能性基礎。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人體形態(tài)和機能水平、特征有著不同的要求;堅持從事體育運動對人體形態(tài)和機能水平的重塑與改進具有巨大的遺傳學價值;強大和堅實的體能又可以為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提供基礎條件保障。在田徑運動的教學與訓練過程中,體能訓練的中心任務是為提高運動員技、戰(zhàn)術水平和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所必需的各種綜合能力。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對從事田徑運動人群來說,不僅僅是運動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人體的形態(tài)、人體的機能水平和心理素質、意志品德等都會得到不同程度改變、進步與完善。
二、我國高校田徑教學與訓練中體能訓練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高校田徑教學與訓練中體能訓練剛剛引起重視。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也下了大力氣對體能訓練的指導、宣傳和講演等措施。力爭在近短的時間內提高我國體育教師對體能訓練的認識、了解與掌握。由于,我國高校是一個較大基數(shù),體育教師更是一個龐大基數(shù)。所以,能夠參與學習與培訓教師還是一個很小比例。因此,我國高校的田徑教學與訓練中體能訓練還是比較滯后的。其主要原因:(1)國內經濟發(fā)展狀況不夠均衡,經濟發(fā)展較好省、市教育經費投入較大,體育設施、場館較完備的高校對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較高,反之則相反;(2)教師對進修、培訓再提高的認識不足,脫產學習的機會較少;(3)體能訓練的內容、方法、手段、負荷等缺乏科學合理性,練習效果不理想,影響學生練習的積極性;(4)體能訓練的針對性較差,促進專項提高的效果不理想等等。
三、高校田徑教學與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
(一)體能訓練教學方法多樣化
大量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關注和喜歡體育運動,并有近半數(shù)以上高校學生樂于參與體育活動。由于,高校大學生大多數(shù)已經成年,他們選擇體育運動的項目是有較大差異的,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在從事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選擇多樣化教學方法。體能訓練的內容、方法、手段安排合理、新穎、別致,符合大學生實際;即注重學生課上學習熱情和課堂教學效果,也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業(yè)余體能訓練自覺性。
(二)體能訓練內容豐富精彩實效
體能訓練內容是十分豐富多樣的。同樣的練習效果,可以采用不同練習內容完成;同樣的體能練習內容,練習節(jié)奏的快慢,動作幅度的大小,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當下高校的大學生都具有較強自尊心和極強表現(xiàn)欲,在體能訓練的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大學生的特點,選擇、編排、創(chuàng)新內容豐富、趣味精彩、負荷適宜、效果上佳訓練內容。滿足大部分學生自尊心的同時,極大的激發(fā)學生極強表現(xiàn)欲。從而,帶動大學生體能訓練的積極性。
(三)體能訓練運動負荷適宜
體能訓練是有不同運動負荷要求的,負荷即有生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生理負荷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練習的數(shù)量和強度。數(shù)量指練習的次數(shù)、組數(shù)、時間、距離、重量等;強度指在單位時間內,用力的大小和機體緊張程度,通常以練習的密度為指標。體能訓練負荷的數(shù)量和強度是互相聯(lián)系和制約的。體能訓練運動負荷的安排要根據(jù)當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遵循符合實際、循序漸進、區(qū)別對待等的基本原則;采用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具體步驟。即考慮男女性別差異,又應該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體質強弱有別。盡可能科學、合理、適宜的安排體能訓練運動負荷,使大多數(shù)學生練有所獲。
(四)體能訓練評價客觀準確公證
經過筆者的教學實踐表明,體能訓練評價的方法與標準對大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自覺性具有直接的影響。評價標準太高,大部分學生喪失信心;標準太低,又不利于激勵學生的練習熱情。應該在體能訓練評價的方法與標準上進行變革與改良,注重學生練習過程的評價,強調學生自我評價,克服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尺度。既要充分展現(xiàn)大學生中體能水平較高的風采,又要鼓勵、鞭策體能水平不足學生不斷努力上進的信心。
四、小結
高校田徑教學與訓練中體能訓練是一個熱門研究話題,體能訓練的意義與價值已被廣大體育人群認可與肯定。本文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獲得粗淺的體會與觀點,供同行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體育詞典》1984版.
[2]孔超.高校田徑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5).
[3]范文廣.高校田徑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2(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