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新
關鍵詞:冰雪運動;青少年;困難及對策
近些年,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怎么樣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但是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使得冰雪運動有了良好發展的契機,為青少年更好的接觸冰雪運動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國家體育總局《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印發,冰雪運動進學校的計劃正式啟動。規劃指出,第一、2018年編制完成冰雪運動校園教學指南;第二、全國中小學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020年達到 2000所,2025年達到 5000 所;第三、鼓勵開設冰雪運動相關專業的職業學校或高等院校參與培養中小學冰雪運動教師,到2020年完成對5000名學校冰雪運動項目專職或兼職教師的培訓。[1]這意味著政府部門對于冰雪運動進校園的高度重視。冰雪運動使青少年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增強體質,磨練意志,還可以感受到冰雪運動給他們的刺激和挑戰,讓青少年體會到冰雪運動帶來的樂趣,養成冰雪運動的習慣,對青少年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起著很好的引導作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通過體育學會與人相互溝通,互相合作,遵守規則,最終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社會人。
一、冰雪運動進校園面臨的困難
讓青少年學習冰雪運動目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學校體育,在體育課上學習冰雪運動,盡管我們國家大力推廣冰雪體育,但是想讓冰雪運動走進校園,在校園內普及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即使在具有天然優勢冬季寒冷的東北地區開展冰雪運動面臨著很多的困難,真正在冬季開展冰雪項目的課程的學校很少,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長的影響
當前青少年學習任務重,課后作業多,閑暇時間家長們又給他們報各種補課機構和輔導班,特別是中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時間都在學習,留給青少年進行運動鍛煉的時間很少,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導致難以完成體育運動項目,從而對體育運動失去信心。當今的青少年都是從小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之下成長起來的當代青少年大多為獨生子女,加上冰雪運動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導致倍加呵護的大多數青少年從小都缺乏冰雪運動的體驗,冰雪運動興趣更是無從談起。[2]
(二)受天氣的影響
由于冰雪運動自身的特點,相比于其他不受季節影響的體育項目,學校開展冰雪運動受到季節的影響,只能在冬天開展冰雪體育課程,隨著近些年全球的氣候變暖,北方的冬天能夠達到澆冰場的天數逐年遞減,形成了“澆的晚、化的早”的現象,很多中小學的學校好不容易把冰場澆好了,學生們也快要放假了,等到下學期開學剛上了幾周的冰上課就由于天氣轉暖,冰場就都融化了,有時候在北方的一個冬季真正能上冰上課的時間也就一個月左右,平均一個學生一年上冰上體育課的時間也就是7-8節課左右,利用這么短的時間想要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冰雪運動的技能是遠遠不夠的。
(三)冰雪運動在服裝、裝備、場地、器材的特殊性
因為大多數進行冰雪運動都是在戶外進行的,北方的冬天室外溫度平均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如果保暖措施不及時的情況下,學生長期處于室外很容易發生凍傷。大多數的冰雪運動項目都需要運動裝備以及相應的器材,以速度滑冰為例,在中小學的學校有多因為裝備長時間不更新換代使得速滑鞋出現斷碼、破損、數量短缺等現象影響學生進行速滑練習。由于北方寒假時間長,學校放假后冰場缺少專門的人維護,待到在開學時冰場基本處于有很多的積雪和裂痕處于癱瘓的狀態。
(四)安全隱患高,師資力量薄弱
安全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是現階段冰雪運動進學校面臨的最大問題和阻礙。因為冰雪運動的特點就是速度快、靈敏高、刺激強,加之上課時周圍環境復雜,上課人數多,很容易就會出現安全隱患。另外教授冰雪課的體育老師大多數都不是冰雪專業,都是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自行學習的,沒有經過全面系統的學習使得教師自身的冰雪技能水平不高,沒有達到上課的標準要求。冰雪專業教師的能力,要從冰雪理論知識和實踐運動能力這兩項重要指標來評判,在實際教學和訓練二者也是相輔相成,優秀的教練員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指導,在教學中更能直觀的向學生做標準的示范動作。[3]
二、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對策
(一)轉變家長的觀念
體育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當今時代,運動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它既是一種用來消費,用來娛樂,用來社交的工具又濃縮著人類很多美好的品質和精神,讓青少年學習體育可以培養孩子擁有堅韌的意志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青少年交友方式都在網絡上,在虛擬世界中聊得火熱,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著社交恐懼,不知怎么與人交流。體育運動是最好的社交方式之一,通過體育鍛煉結交朋友,使得孩子性格開朗,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改變“學習第一”的傳統思想,不只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正確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養成體育鍛煉的行為和習慣。
(二)優化課程設置,實施旱地模仿
學校應該根據學校冰場的實際情況,適當在冬季對體育課進行重新編排,適當增加體育課時,利用冰場存在的有效時間內合理高效的利用場地。因為冰雪運動自身的特殊性,在上課時學生們穿戴裝備和熱身時間較長,學校可以適當把兩節體育課合并到一起,這樣確保了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時間,在沒有冰期的時間,體育教師可以教學生進行陸地模仿和旱地輪滑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技術動作,為下一個冰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政府、學校加大資金的投入
政府部門以及學校領導應該重視冰雪運動,給予相應的資金,專款專用,對于相應的器材進行維護及更換,提高體育硬件上的數量和質量,體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要提醒學生愛護器材,學校也應當定期進行統一維護并且檢查裝備的損耗情況對于損壞嚴重的器材進行更換。寒假期間安排專職人員維護冰場,確保在下學期開學的時能馬上就進行使用,高效的利用冰場。
(四)加強青少年冰雪運動風險識別能力,完善事故處理機制
冰雪運動項目種類多,出現損傷的情況也是多種多樣,由于自身原因、外部因素等方面都可能發生風險。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風險種類有很多,而造成運動傷害事故的重要責任人也是不相同的,在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中,面臨的已知和未知的風險,應該有一個細致的甄別,客觀分析風險的來源,防患于未然。[4]完善事故處理機制,事故發生后要有一套成熟的責任認定制度,只有明確責任才能保護好學生的利益,以及學校和老師的權益。
(五)加強教師培訓,高校重視培養冰雪運動人才
冰雪運動進校園最終的實施者是體育教師,老師對冰雪運動技術的掌握情況,決定著冰雪運動教學的質量。只有體育教師全面掌握冰雪運動的知識、技術才能保證冰雪運動進學校的順利開展,因此,應當多組織開展對于體育教師冰雪運動的培訓并進行嚴格的考核。另外高校在培養體育人才時,應該重視冰雪技能的培養,這樣我們才能有越來越多專業的人員從事冰雪運動,才能持續穩步的發展冰雪運動進校園的目標。
三、結語
我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是我國發展冰雪運動最佳時機,我們要牢牢把握機遇,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青少年是我們實現目標的主要群體,讓青少年養成冰雪運動的習慣,從而熱愛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健康成長,早日成為冰雪強國!
參考文獻:
[1]王衛東.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Z].國家體育總局政府網站,2016-11-02.
[2]趙華蘭.冰雪運動對“90 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意義[J].冰雪運動,2012(1):74-76,81.
[3]萬育波.淺談體育教學中的肢體語言[J].科技信息,2012(03):434.
[4]李曉亮,鄭鑫,陳德明.普通高校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識別與評估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