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燕

關鍵詞:籃球運動員;動作預期;TMS;神經機制
一、原理
雖然行為研究表明職業(yè)運動員比新手有更好的感覺和運動技能,但對這些高級感知運動能力的神經基礎知之甚少。此外,精英運動表現不僅包括執(zhí)行復雜動作的能力,如將球射入籃筐,還包括預測自身和預測其他運動員行為的能力。這使得體育鍛煉成為培養(yǎng)理解他人行為能力的絕佳機會。神經生理學和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運動鏡像系統的存在以及人類活動的共振機制。例如,TMS研究表明,僅僅觀察一個動作就可以從肌肉中選擇性地增加運動誘發(fā)電位(MEP),如果觀察到的動作被執(zhí)行的話,這些肌肉將是活躍的。同樣,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在觀察投籃動作時,運動專長會調節(jié)人體系統的激活。此外,與視覺上熟悉但不實際的動作相比,學習復雜的運球模式在觀察練習過程中調節(jié)神經運動活動,這一過程可能對模仿和非模仿的運動學習都至關重要。共振動作系統的調節(jié)對于運動員在運動中表現出的良好的感知能力可能很重要。例如,研究表明,無論在運動練習中是否存在視覺反饋,學習執(zhí)行新的復雜動作模式可以提高視覺上區(qū)分相同動作的能力。
二、方法與實驗
在這里,我們試圖通過兩個實驗來確定精英運動員在其專長領域高度發(fā)展的感覺運動能力的心理物理和神經機制。在第一個實驗中,運動員、專家觀察者(教練)和新手被要求判斷一個籃筐自由投球的命中概率。第二個實驗記錄了單脈沖TMS誘發(fā)的運動電位,同時運動員、專業(yè)觀察者和新手觀察到籃下的任意球。運動員不僅對新手更準確地判斷自由球的命中幾率,而且與專業(yè)觀察者相比,也更準確地判斷自由球的命中幾率。精英運動員的熟練程度越高,他們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也就越高。精英運動員通過閱讀身體運動學以及觀察到的動作的細微細節(jié)來預測動作的預期。
實驗1:心理物理學。在第一個實驗中,我們測試了在一個籃筐投籃的技巧水平是否與受試者預測中籃球投籃結果的能力相關。在自由籃球投籃視頻剪輯中,一半的球落在籃筐內,另一半落在籃筐外。事實上,當選手觀察對手的投籃時,他們可能會決定預測投籃的結果,從而相應地計劃自己的行為,或者等待更多的信息。快速預測可以預測對手的行為,但這意味著更高的出錯風險,以及計劃和實施不當行為的風險。為了了解這些表現的微妙方面,我們要求參與者從三種可能的回答中選擇一種。不確定反應的百分比作為參與者判斷標準的一個指標(見圖1)。此外,正確回答的百分比和不正確回答的百分比都作為參與者準確性的指標(圖1)。我們在單獨的方差雙向分析中輸入了不確定、正確和錯誤回答的百分比。
實驗2:TMS。在第二個實驗中,我們使用單脈沖TMS來尋找高級知覺和運動技能與皮質脊髓運動活動水平之間可能的關系,這取決于具體行動的觀察。精英球員、新手和專家觀察者觀察到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圖像:一個籃球運動員在籃下擊球,一個相同籃球運動員的靜態(tài)圖像和一個運動員在籃筐前投籃。此外,這些剪輯有三種不同的持續(xù)時間:568、781和1207毫秒。568毫秒的剪輯只顯示了運動員移動的第一階段;781毫秒的剪輯顯示了運動員的完全移動,直到球離開他的手并開始其軌跡;1207毫秒的剪輯顯示了球的軌跡。在每一個試驗中,在比賽結束前以隨機可變的間隔發(fā)送一個磁脈沖。參加者在觀看比賽時被要求保持肌肉放松。他們還被要求嘗試預測籃球比賽中的球是進還是不進。(見圖2)
三、結論
為了分析心理物理數據,我們計算了不確定反應、正確反應和錯誤反應的百分比。事實上,如果參與者對他們預計在短時間內也能做出不確定的反應。重要的是,這個標準度量至少可以是部分的獨立于參與者預測命運的實際能力投籃的。因此,作為準確度測量,我們分別計算了百分比在試驗中參與者做出正確或錯誤的預測投籃。在大多數心理物理學研究中,受試者必須在強制選擇條件下的二進制選項。這里我們使用了非標準的復制玩家必須做出的決定類型的心理物理過程,同時觀察另一個玩家的動作。事實上,玩家必須決定最好的選擇是預測命運或等待進一步的信息。
參考文獻:
[1]王東石,楊昭寧,朱婷,等.籃球運動員對假動作任務的知覺預期優(yōu)勢[J].心理科學,2013(3):532-539.
[2]個性化功能訓練對高校籃球運動員功能動作的改善效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