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榮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體育已經逐漸的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高校體育教育是提升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的一種十分關鍵的方式之一,幫助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鍛煉身體也能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少數民族一直是我國民族的瑰寶,少數民族體育相比當前盛行的體育鍛煉方式也存在其特有的特點,因此本文主要根據筆者的實際經驗以及相關的理論分析對高校開設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與研究。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發以及邏輯判斷等方法,對目前開設少數民族的體育項目的可行性進行仔細的分析,希望能夠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得到進步。
關鍵詞:高校;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可行性
由于當前世界經濟交流十分頻繁,區域性的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會逐漸的被世界所了解,因此我國中國傳統文化在與世界文化進行碰撞的過程中也被更多國家所了解,而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也具有鮮明的中國特征,因此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也必將實現世界化。從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知,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很多設施還沒有跟上,同時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由于其種類較多,并且缺乏一定的整理,因此使得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由于高校是我國體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并且在高校進行少數民族體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彌補當前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教育的不足,因此在高校進行少數民族體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為了使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更加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因此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我國大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更加明顯,部分開展了少數民族體育教學的學校在進行實際教學中也發現實行少數民族體育教學存在較大的問題,但是在傳統體育教學和少數民族體育教學出現問題的時候恰巧也能從對方身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這種方式使得自身的發展更加順利。
(一)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尷尬
首先,對其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目前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主要項目一般都是鉛球、跳高以及跳遠等活動,這些活動基本是從學生剛接觸體育課程就開始進行的,并且這些內容也不是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必修內容,并且其教學內容在不同的階段也是重復上演。因此從教學內容上就可以知道其重復性較高,而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都是重復的,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較為枯燥,降低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學生本身就是一個個存在極大差異性的個體,而我國大多數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采取相同的教學方式,并沒有根據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其個人的特點不能得到發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特長不能得到發揮,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此外,由于當前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三大球以及田徑項目,其教學方式也主要是將教師作為中心,因此使得學生不愿積極的參與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讓學生進一步產生厭惡的情緒,甚至不喜歡上體育課程。
最后,要想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能夠有較好的教學成果,就需要將教學的基本要素進行配置,也就是教師、學生、教學場地以及教學所需的器材,并且應該根據學生的人數對另外的幾個要素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當其配置失衡時就有可能造成其教學質量的降低。近些年來,我國高校大量擴招,使得相對應的教師以及其他設施的數量較少。根據筆者的了解,當前很多教學活動都是將西式運動作為其主要學習的項目,例如籃球以及健美操等,而這些西式運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場地。而當高校不能配置符合要求的場地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不能進行實質性的訓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實際的教學質量較差。
(二)被漠視的少數民族體育
與大城市相比,我國少數民族一般都處于交通以及信息較為閉塞的地方,并且其經濟與中心城市相比也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相關走訪調查可知,我國部分少數民族體育在進行傳承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也就是說少數民族體育的傳播范圍極小,僅僅能夠在當地由上一輩人進行教授,只在少數民族內部進行流通,將其想外界進行推廣的難度較大,及時存在一些項目能夠被開發,但是由于當地鄉鎮的管理部門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使得其實際少數民族的體育在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利用率較低。
隨著時代的推移,我國體育事業也實現了較大的發展,并且當代體育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僅僅是將其關注點放在競技方面,更多的是從科技方面進行研究。因此當前情況下要進行體育發展還需要加入更多的科技的東西,通過現代的先進科技使得少數民族體育能夠實現更大的發展。但是從實際方面進行分析可知,我國從事于少數民族體育研究的人員還較少,并且及時有人對其進行研究,其研究水平也還是處于較低的環境。此外,由于缺乏足夠的基礎理論研究,因此使得其發展存在一定的滯后。
二、少數民族體育進入高校的必然性
(一)少數民族體育符合當前體育教學的客觀需求
由于我國少數民族體育與我國傳統文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也使得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并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一直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雖然由于客觀條件的影響,使得當前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在高校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教學依然存在其必然性。
由于我國為了加強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對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并且在當前新課改的條件下,我國的體育教學理念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新課改的提出,我國之前教學過程中的課程單一性以及教學枯燥的弊端都得到了充分的暴露。而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由于來自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并且都是從其實際生產中得到的經驗,其內容與傳統西式體育教學相比更加豐富,并且教學形式也更加多種多樣,教學內容方面也更加多樣,這些優點都使得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實行少數民族體育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能夠幫助我國的體育教學事業得到更大的發展。
(二)少數民族體育加入我國體育教學是其發展的必然出路
上文已經提到,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是我國少數民族人民在進行實際勞作中總結出來的,并且經過長期的演變形成當前的鍛煉形式。與傳統西式經濟運動不同的是,由于西式運動更加注重技巧以及結果,對人體的鍛煉效果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削弱,而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人體的身體素質。在我國實現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少數民族體育事業也在國家的重點關注下實現更好的發展,然而當前我國由于還是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并且我國經濟發展雖然快,但是由于人均較少,因此還是需要更長久的發展。這就使得我國少數民族體育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當前對于少數民族體育的開發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還缺乏對其進行全面的管理。上述可知,如果少數民族體育不加入我國體育教學環境中的話,其發展就會十分被動。
三、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崛起,體育全球化正在侵蝕著民族體育,高校體育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應讓學生更多地去體驗體育項目,真正從運動中體會到樂趣,最終將其轉化為終身受益的體育項目,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學校在體育運動會上穿插少數民族體育項目,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與學習興趣。既可以促進少數民族體育的開展,同時也豐富了大學的校園文化生活。
參考文獻:
[1]趙富學,高明信,張玉豐.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發與民族地區體育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J].希望月報:上,2007(8):45-45.
[2]安斗.關于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體育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15(3):18-20.
[3]王云松.高校體育課程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視界,2013(6):84-84.
[4]王占峰,何海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校園傳承的選擇與適應[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30(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