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要:這是一個全民經濟時代,創新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科技促進了人類的進步。我們需要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班主任需要深入理解各種創新理念。當前,高職學生學習氣氛有待提高,態度也不夠端正,素質需要強化。本文主要討論了創新思維模式下,高職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各類方法。
關鍵詞:高職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創新思維
當前社會的主旋律便是創新思維,這些年社會似乎是勞動力過剩,紛紛興起了創業熱潮。與此同時,各大高校也積極開展創新創業課程。企業為了站穩腳跟,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提高創新型人才。創新就是要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維意識,實際處理和解決問題時,打破常規,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高職學校學習的多是技能型操作,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班主任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努力貫徹國家各種教育方針,及時開展各類思想教育活動,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在學生的成長期班主任實際作用功不可沒。高職是為了給社會提供專業技術性人才,因此,班主任身上肩負著沉重的責任,除了引導學生好好學習相關知識,也需要提高自身創新能力。
一、高職學生的優點
大多數學生雖然文化基礎不行,但動手操作能力較強,自身實踐能力也不錯。不管是實踐教學還是課堂活動,學生均有著積極的激情。分析了大量的教學實踐數據可以發現:高職雖然邏輯思維和抽象意識不行,具體思維意識不錯。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也應該引導學生樹立自身創新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針對這類學生,學校可以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諸如:不要一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開展各類宿舍文化和參加演講,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大量的實驗研究證明:相比于本科學生,高職學生更有競爭優勢,更能快速適應社會。社會定位準確,具備良好的心態,這都是高職學生的學習優勢。
二、高職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
大多數高職學生對生活積極熱情,普遍精神面貌良好,熱衷于參加各種校園社團活動,受其自身行為方面的影響,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存在各種問題,這直接影響到建設班級學風的風氣。總的來說,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
(一)沒有學習熱情,缺乏學習氛圍
老實說,大部分學生之所以進入高職學校學習,高中成績一般在中下層。欠缺基本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還是貪玩,相比于學習,更喜歡打游戲、追劇、K歌等各種娛樂活動。少部分學生自控力較差,尤其喜歡沉迷于網絡游戲,自從讀大學后,就像脫了韁神的野馬,離開父母的監管后,變得無比自由。與此同時,隨著課業負擔的減少,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部分學生變得沒有目標、沒有想法,渾渾噩噩中度過了自己的大學時光。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甚至無法自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際學業,整個學習氛圍很低沉。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提高自身素養和管理意識,努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強化班級學風建設,提高學生實際崗位和職責的認識,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
(二)高職學生層次不一致
就高職學生而言,每個班級學生實際特征各不相同。近幾年,國家一直在提倡強強化自身職業教育,推動其改革和發展。總的來說,高職學校生源多種多樣,參考我校實際案例可以發現:絕大部分學生還是以省內學生為主,附近周邊地區的學生很多。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學習動態各不相同,一不小心,學生很容易出現分層現象,學生學習差距較大。班主任需要細致劃分各種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各類學習情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實際管理班級時合理運用創新思維
(一)堅持分層管理、因材施教的方法
學生來源各不相同,受自身地域四周環境的影響,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面對不同的學生,更應該堅持“因材施教”的方法。學生來源各不相同,具備一定的層次,因此需要對班級進行分層管理。實際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愿望是可以實現的,并不像水中花、鏡中月,那樣虛無縹緲。這種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為了發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堅持個性化的培養方法,堅持分層教育的理念,分類時不再依據成績的好壞,參考學生自身特點和實際專業需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法。可以把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安排到一塊,以優生帶動差生的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也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高職學生已經成年,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具備一定判斷是非的能力,不像小學和初中學生幾乎靠老師傳授各種教育知識,以被動學習為主。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引領作用,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給予一定的關心和幫助。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還是靠自己,需要他們自己明確他們的三觀。對待學生千萬不能采取盲目的批評教育,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引發學生的叛逆行為,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習慣,班主任可以使用商量和建議的方法,這種方法更能被學生本人接受。
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打破自身思維習慣,發現學生消極學習,不應該馬上批評指責,也需要站在學生的考慮,仔細觀察學生的家庭情況,宿舍情況,人際關系等等,看看學生是否存在經濟壓力,找出學生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正確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三)進行適度的心理疏導
人與人之間重在溝通,需要提高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采取新穎、有效的溝通方法。高職學生畢竟沒出生社會,這是構建價值觀、人生觀的良好時期,自身又太有想法和目標,因此,適度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努力開展“愛的教育”,積極傳播各種善意,強化自身行為習慣,便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四、總結
總而言之,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學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轉變教學方法,合理使用心理疏導的方法,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習慣,引導感化學生努力學習,切忌實行打罵教育。
參考文獻:
[1]歐陽志梅.跨界視域下高職班主任專業發展路徑探究——以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職教通訊,2017(11):68-71.
[2]譚延慶.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