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洋 唐波
摘要:農田水利工程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在推進農業生活活動順利開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業事業的整體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持續開展,將能夠更好的推進農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全面提升工程項目的整體建設水平。主要是從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入手,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設建議,為全面提升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問題;建議
我國有近十四億的人口,是世界人口大國,淡水資源總量占據全球水資源的6%,然而人均水資源量水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國還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資源,我國雖然不斷的在建設水利工程,解決了很多地區的用水問題,然而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水早災害還是對我國的農業發展具有威脅。部分農村雖然有一些水利工程,但是在建設中存在各種問題,因此,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
一、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一)農田灌溉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到了較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全面有效的控制好其中的各項基礎設施情況,切實推進工程施工建設環節的順利開展。不容忽視的是,當前農田灌溉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中存在著較多的不足,諸如灌溉排水的基礎設施配套較差、效益不夠明顯、建設標準較低等。很多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沒有定期開展修整和維護工作,導致其自身的灌溉基礎設施無法充分有效的發揮作用。
(二)資金投入的限制以及資金投入渠道的分散
如果想要對農田水利進行建設并使其達到一個較好水平的話必須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努力,而在當前一些省市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不僅存在資金受限的問題,還存有資金投入渠道分散的問題。我國除了在對水利進行投入之外,還需要對國土進行綜合的整治,并且要對農業進行綜合開發,這些工作之間缺少有效的協調,由此便使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與整合變得極為困難。[1]
(三)缺乏監督管理機制
由于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和管理體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時常出現資金糾紛等問題,大大減緩了水利建設的進度。當前未完成的水利建設項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早在幾年前就己開始建設的,不但影響了農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還對農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制約。由于缺乏專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本身存在的問題,管理制度也相對匱乏和落后,加大了管理的難度。另外,有些項目早在幾年前或十幾年前就己建成,但在其使用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卻一直未能進行處理,造成了問題日益嚴重,有的幾乎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很多地方對其并不重視,也不投入資金進行維護,致使問題依舊無法解決。
二、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改進建議
(一)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建設長效維護機制
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明確工程項目的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提升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整體優勢。從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出發,設置科學合理的建設管理體制,保證工程基礎設施各個環節都有專門部門、單位和人員進行管控,全程監控基礎設施的施工和后續使用情況,有效減少一些基礎設施出現薄弱的情況。定期檢查基礎設施的施工情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著的施工問題,并加以良好的控制和管理,全面提升整體的施工水平。具體管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可以發揮群眾的力量,組建起農民用水戶協會,強化施工建設和管理工作的科學銜接,增加群眾的參與度,為全面提升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整體應用效果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是一項十分長期的工程,需要保持著長期的維護和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增強基礎設施的作用和優勢。[2]
(二)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展資金渠道
水利工程建設存在施工周期長、資金量大和投資回收緩慢,并且存在洪澇災害等諸多投資風險,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愿意進行這類項目的投資。同時,在促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方面相關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在進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時不能得到政府補貼,也沒有相關的投資失敗補償機制,使得銀行和金融機構沒有投資熱情。現階段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很多都是公益性質的,而與之相關的金融服務產品也沒有太多的創新性。與農業相配套的金融服務產品比較單一,擔保機制不夠完善,而對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不可能完全依托政府的財政扶持,應當建立和完善信貸與經營等相關的風險保障制度,為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拓展資金渠道,保證水利設施建設的順利實施。
(三)加強基礎 設施的技術支持
充分有效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需要不斷強化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工作,針對其中涉及到的各方面內容進行全面控制,全面提升其整體設計和建設水平。首先,需要從統一管理和控制的原則出發,堅持分工負責和公開透明的原則,明確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總體建設標準,為各個地區開展建設工作提供重要的規范支持。其次,需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技術開發工作,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推進科學研究工作更好的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環節中。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的灌水效率和農田水利工程的應用水平。再者,需要結合地形條件和環境因素進行充分細致的考察和研究,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證設計方案能夠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保持著良好的匹配性,全面強化基礎設施的總體建設效果。[3]
三、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涉及到較多方面的內容,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一定的質量問題,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應對和改進,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的總體建設和施工水平。通過加強基礎設施的技術支持,優化資金籌集的方式,以及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建設長效維護機制,將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南軍.分析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J].智能城市,2018,4(18):146-147.
[2]劉曉峰.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5(18):104.
[3]宋天華.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11):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