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瑋
摘要:隨著我國化工產業迅速壯大,化工園區經營管理模式應運而生。自2008年起,國務院安委辦、工信部及環保部先后發出通知,要求新建化工項目或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必須進駐產業集中區或化工園區等專業工業園區內,并逐步推動現場有化工企業遷入。2012年8月7日,國務院安委辦[2012] 37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化工園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從總體上要求加強園區安全管理,降低園系統安全風險,提升園區本質安全水平,并進一步從建立健全園區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強仳園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深化隱患排查等15個方面提出了提升化工園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建議。本文依據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應急管理有限公司的運營經驗進行編寫,希望能為讀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急救援基地;建設;運營
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探索市場化運營,實行公司化管理,行政管理人員配置20人,設置技術、綜合管理、財務等崗位,應急基地危化救援專業隊配置44人,設置隊長、應急專家、隊員,設備配備72米高噴、渦噴、防化洗消車等10臺高性能專業消防車和一批先進的個人防護裝備和危化救援裝備。主要為園區企業及政府提供危化應急救援、應急物資儲備、安全生產培訓及咨詢、應急演練策劃、評估、輔導等服務,具體有以下內容:
1常規性應急服務
應急基地已與石化區內以及區外40家危化品企業簽訂了年度《應急救援服務協議》,為其提供預防性安全檢查,以消防器材、院前急救、應急救援等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應急培訓,應急預案演練指導,危險作業監護,消防及救援設備檢查及保養等多項專業化服務。2015年-2017年,應急基地組織對協議企業預防性檢查213次,協助預案演練86次,舉辦應急救援培訓359個班次共21547人次,獲得被服務企業的一致好評,實現了園區企業從隊伍初建時的“懷疑”、“觀望”到園區安全產配套服務,180度的巨大轉變,為石化區提高整體應急救援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應急基地“企辦政助,共建共享”模式繼續深入探索經驗。
2突發性應急救援服務
危化救援專業隊實行準軍事化管理、24小時戰備值守模式,確保園區內突發事故發生時,能迅速、有效的調動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沒備、物資進行人員搶救、物質轉移、堵漏堵截、滅火、洗消、現場處置、專家支援等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應急基地根據應急救援隊伍參與搶險救援任務所產生的應急物資損耗、裝備折舊、人工成本等費用向被服務企業收取服務費用。危化救援專業隊組建3年,42次參與包括福建漳州2015“4-6”芳烴裝置爆燃、普利司通工廠火災、惠陽新圩高速路口車禍丙烯酸正丁酯泄漏等省內外的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救援任務,危化救援專業隊發揮自身專業技能與特長,順利完成各次救援任務,獲得安監總局領導及事發地領導的高度評價。2016年10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授予危化救援專業隊“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系統先進集體”,充分肯定了危化救援專業隊建成以來的工作業績。
3物資儲備及經營服務
應急基地物資庫承接管理市、區政府有關部門的應急物資100余種,為各類搶險救援事故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保障。應急基地探索出了“以倉代儲”同時代理銷售的應急物資儲備和管理模式,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應急救援供應商包括德爾格、中信重工、霍尼韋爾等將最先進的易燃易爆檢測系統、個人防護裝備、防爆消防機器人等近500萬元物資儲存并展示在基地物資倉庫,為園區應急救援提供物資保障,同時為園區企業提供應急物資維保及供應服務,方便企業及時采購并確保應急物資隨時處于完好待命狀態,提高企業的應急能力,實現了多方共贏的目標。
4對外開展培訓業務、安全技術服務
應急基地內建有4500平方米的培訓樓,具備理論研究、實踐操作、救援技能等培訓功能,可同時滿足近200人的培訓及食宿要求。以安監總局編制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兩本藍書開發了危化救援、應急管理等課程,同時與國內外科研院校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共享師資、教材等資源,對外開展經營性安全培訓業務,大力支持了應急基地的生存發展、市場化運作。培訓對象主要覆蓋了省市區三級等地的安監、消防、交通等系統,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的安全生產及應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應急基地積極參與安全技術服務工作,圍繞應急業務,開拓應急預案服務工作,為區交通局、社管局編制了專項預案。應急基地搭建的國內領先的三維模擬預案演練系統,為企業應急預案演練提供了新視角,代替了應急預案傳統的桌面演練模式,使應急預案演練效果更加直觀、生動,為未來經營業務拓展了空間。
5為地方政府提供安全生產監管及應急救援服務
應急基地成立以來積極協助地方安監開展石化園區應急管理工作,協助區安監分局對園區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監管、專家檢查、危險化學品綜合應急預案演練的策劃與實施、應急救援宣傳教肓等第三方服務工作,切實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政策。
6結語
應急救援基地是化工園區安全生產生產應急管理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以化工園區特點為依據,科學進行應急基地的運營,建設有效的應急救援能力,在突發生產安全事故時有效救援行動快速、高效地展開。有效提高化工園區應對內險的能力,是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白瑞.應急救援演練基地建設進行時[J].現代職業安全,2013(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