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源艷
【摘? ? 要】初中語文教學的精髓是要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要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初中語文教師要利用好初中學生對語文新知識的好奇與期待心理,擺脫過去“滿堂灌”的低效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加快了初中學生對語文新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學得更好。
【關鍵詞】初中語文? 高效?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21
初中語文教學有法可循,卻無定法可依。本人不輟,在教壇辛勤耕耘幾年,頗有心得,認為高效的語文課堂來自于兩點:一是重知識積累;二是重能力培養。
一、重知識積累
本人以為初中語文知識的積累,是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也是學好語文的必經之路。初中語文知識積累無外乎兩方面:
(一)文體知識的積累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之前應確立正確的語文知識的單元意識和語文知識結構的整體框架意識,同樣學生在學習初中語文之前也應初步建立語文知識的單元意識和語文知識結構的整體框架意識。例如,每一單元都有好幾篇文章,這些文章的體裁類別是什么?什么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內容?以說明文單元的學習為例:在開展本單元學習之前,教師必須做到:①清楚明了的讓學生把握說明文的分類標準;②尋找說明對象的方法;③知曉具體的說明內容和說明順序,以及說明文結構的細分,有哪些說明方法?相應的說明方法作用如何?④分析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等等。我的具體做法是由點到面,知識點與文本相結合,加上教師清晰具體地解讀。這些做法,既體現教師的語文知識的單元意識和語文知識結構的整體框架意識,也為學生初步建立語文知識的單元意識和語文知識結構的整體框架意識。
(二)基礎知識的積累
基礎知識包括字音、字形、詞語含義、文學常識等。重視基礎知識積累,就是重視上述幾方面語文知識的積累。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書本中選錄的魯迅、老舍、矛盾、冰心、葉圣陶等人寫的文章時,教師自身在課前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方法,搜集整理相關資料,盡可能詳實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的相關內容,對資料進行整合梳理,讓學生如實記錄在自己準備好的課堂筆記上,以便烙印在學生的腦中,為以后學習魯迅、老舍、矛盾、冰心、葉圣陶等人寫的文章奠定基礎,無需再搜集相關資料,只要作簡單的記憶整理回顧即可。
二、重能力培養
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
(一)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書寫能力。初中語文教學尤其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書寫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搭建學生語言表達訓練的平臺,在課后提高學生文字書寫的能力,從而實現全方位提升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
(二)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
1.逆向、發散思維的能力。我們的學生習慣于模仿老師的思維方式,機械地照搬照抄老師的所作所為,長此以往,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就有了固定的思維模式,不敢創新。而創新是國家、民族的未來與希望,也是個人成長的不竭動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唯上,不唯書。努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能力,才能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使學生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2.閱讀文章的能力。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自古以來,多少文學大家,無不從閱讀文章起步。但我們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語文教師,卻常常忽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把課本規定熟讀背誦的篇目段落當作學生的課外作業進行處理。這樣的做法,嚴重削弱了閱讀文章的作用,甚至激起學生的抵觸情緒,把閱讀文章當成是學習的負擔,產生“臨時抱佛腳”的想法,不考試不背書。語文課堂教學放松管理,形同“野生”,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惰性。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起到阻礙作用,閱讀理解題的解答很不理想。成天和語言文字摸爬滾打在一起的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能懂得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更應該懂得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作用。
3.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人為本”是新課改后初中語文教學堅持的一個重要理念,無論是教材編寫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都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因此,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育方法等等與教學相關的所有行為、意識,都要做出根本性的調整。筆者以為,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初中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從教師“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初中語文教師一旦培養好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就能實現新課標“教是為了不教”的具體要求。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學習中極為有效的三大學習方法之一(其余兩個是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學生一旦養成終身受益。
三、總結
初中語文教學有法可循,卻無定法可依。高效的語文課堂來自于兩點:一是重知識積累;二是重能力培養。初中語文知識積累分為: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文體知識的積累。初中語文教學的精髓是要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要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施留英.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可行性措施[J].科學中國人,2015,0(4Z).
[2]曾維彬.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0(11Z).
[3]王玉芳.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0(2X).
[4]雷鳴.有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新絲路,2016,0(18).
[5]任麗霞.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大語文模式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7,0(1Z).
[6]劉寧寧.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探究[J].科學中國人,2015,0(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