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安廳
【摘? ? 要】人的很多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就是幼兒時期,所以幼兒上幼兒園十分有必要,幼兒園可以統一地對幼兒進行培養,讓幼兒們能夠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學會一些優秀的習慣,但是困擾很多幼兒教師的是如何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接下來筆者將進行淺析。
【關鍵詞】幼兒園? 幼兒自學能力? 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95
自學能力對一個人來說十分重要,如果不從小抓起,那么勢必會少學很多東西,而如果具備了自學能力,那么對他自己本身將有很大用處。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一般以游戲教學為主,讓學生在游戲當中學會一些知識和常識,并擁有良好的其他優秀習慣。但是怎樣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依然是一個問題,其實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并不一定就要他們掌握很深很難的知識,關鍵是要學會引導他們,然后讓他們自己在關鍵問題上進行摸索。
一、音樂和游戲的配合學習
動感的音樂和有趣的游戲是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絕對不可能缺少的,而怎樣將兩者和幼兒的自學能力聯系起來呢?有一個百舉不厭的例子,那就是折衣服游戲,將幼兒們分為兩兩對應的小組,小朋友們對分組會呈現出十分興奮的情緒,兩兩一組并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讓他們能夠更好的互相幫助。在學生還小的時候,過早的讓他們接觸到競爭,如果引導不當,那么很有可能會對他們造成不好的影響,甚至扭曲他們的心理,所以他們興奮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擁有了一個好朋友,也就增添了能夠面對困難的勇氣。
而教師可以先在講臺上教學生們唱自己編的兒歌,“折衣服,折呀折,先折袖子再對折……”,當學生們掌握了這首兒歌過后,教師就可以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道具,發放到每一個小朋友的手中,小朋友們會對自己接下來將要做的事感覺到既激動又興奮,而教師就可以讓小朋友們自己研究。在已經教了兒歌的基礎之上,小朋友們都會跟著兒歌嘗試著做,而這個過程就是預習過后的過程,并沒有直接的讓小朋友們接觸折衣服,而是先讓學生們學習了兒歌,而兒歌就已經講明了需要小朋友們怎樣做。不過,雖然學生們有了兒歌的基礎知識,但是他們也并不一定理解歌詞大意,因此需要教師再帶著學生們邊唱兒歌邊折衣服,通過這樣的一種學習,小朋友們既感覺有趣又感覺好玩,自然而然的也就學習得更好。另外,有著小伙伴的陪伴,小朋友也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所以向他人學習也是一種自學能力。
音樂和游戲的結合還可以運用在對很多學習的東西上,而關鍵還是需要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觀察,教師通過自己對幼兒的生活習慣的觀察,可以發現他們缺少哪些能力。而教師就可以通過創作獨特的音樂,再配合學習的內容進行動手操作,小朋友們就可以在這樣一種輕松自由的環境中進行不斷的學習。
二、使用圖畫書和微視頻的引導
想要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那么圖畫書就是其中一個特別的選擇,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都十分喜歡動畫人物,所以教師對課本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然后幼兒就可以根據圖畫書進行學習。如果一本書上有很多的文字,學生就很有可能不愿意看,而如果有很多圖畫,那么學生就十分愿意翻看,而在學生翻看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對課本內容的學習。
而另外一種引導幼兒進行自學的方法就是給學生們播放微視頻,微視頻內容主要以動畫為主,學生們能夠通過觀看動畫片學會自己應該做一些怎樣正確的事情,哪一些是自己能夠做的,而哪一些又是不能做的。其實,教師可以發現有時學生在觀看動畫片時,并不會收獲到很多有效的知識,所以幼兒教師不能只讓學生觀看動畫視頻,而是應該將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分片段播放,對需要學生學習的部分進行單獨講解。
例如想要教導幼兒正確過馬路,那么就可以給小朋友們播放一個動畫視頻,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一些錯誤的過馬路方式,然后教師一個接一個的詢問學生這樣過馬路的方式對不對,如果不對那么應該怎樣做呢?小朋友們和父母在一起時就可能潛移默化的接受到一些知識,但是他們還不具備判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并不能準確的回答教師的問題。而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其實也涉及到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其一是潛移默化的受父母影響,其二是自己對過馬路的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當教師將錯誤的過馬路方式展示完畢后,再將正確的過馬路方式傳授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能夠自己堅持原則同時督促他人。總之,想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關鍵還是需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三、家校共同為幼兒保駕護航
光靠幼兒園是不可能完全的培養孩子的優秀習慣的,還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有一些家長對幼兒園的認識就是一個托兒所,只是一個暫管孩子的地方,根本就不理解幼兒園存在的意義。所以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幼兒教師應該給家長講清楚幼兒階段對孩子人生的影響,然后與家長共同聯合起來培養建立幼兒優秀的習慣。想要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家長在家里自己也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并且給孩子做好正面的、積極的影響。
網絡的發達足以將家庭和學校聯系起來,但是有一些家庭,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外出工作,只能將自己的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文化知識的落后很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為了彌補幼兒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教師可以每一天邀請一個家庭的父母進行一個愛的鼓勵。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即使自己的父母不在身邊,自己也應該學會獨立,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
而為了不浪費幼兒父母的時間,教師可以給他們提前準備一些素材,讓家長可以直接根據素材為孩子進行講解,可以是講一個具有啟發意義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笑話,或者是關心鼓勵小朋友們的話。面對父母的講解,小朋友們能夠重新建立對父母的印象,而與此同時也能夠讓小朋友們期待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的父母,小朋友們一想起自己的父母就能夠更加努力的學習,也能夠更好的被教師約束。小朋友們通過對父母們的故事的學習,也將得到更多的啟示,相對于教師的講解來說,父母的講解對孩子來說印象將更加深刻,也就更加利于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培養。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還有其他很多的教學方法,關鍵是需要教師不斷嘗試,不斷創新改革,然后運用到實踐之中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避免對學生造成某方面的影響,教師們可以詢問一些老教師,向他們請教經驗和方法,得以確保對幼兒無任何不良影響。另外,結合幼兒的家庭情況也是培養幼兒自學能力的關鍵,家校聯合更能夠激發幼兒的自學能力。總之,希望孩子們都能夠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