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摘? ? 要】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是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領路人。特教老師作為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為了教好學生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業務培訓才能夠實現教育的基本目標。特殊兒童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學生們在對知識的渴望上比任何一個健康的孩子都會強烈。特教老師在能力與職業技能的培養上,應該獲得社會的更多關愛,同時也應該獲得更多的教育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更好地為特殊兒童服務。
【關鍵詞】福利院? 教學活動?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97
特殊兒童也應該具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受教育是每個應該得到的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為了能夠使得該政策很好的落實,國家應該加大教育的投資力度,增加對特殊教師的關愛。
一、特教老師教學能力發展存在的問題
特殊教師的工作相對于正常的教師來講其實是很辛苦的,因為他們所面臨的孩子是一些身體上有缺陷,同樣在思想上存在障礙的孩子,所以特殊教師不僅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在講課的時候應該注重方式與方法。特殊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僅僅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在講課中加強學生心里的疏導,使得每一個學生即使身體不夠健康,但是心理上會很陽光,同時也可以使學生自己擁有較為強大的內心。理論上的要求與具體的現實之間總是會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認知方面
教師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教授特殊教育群體的教師,教師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認知是個體的人對于客觀存在的信息加工的活動,教學認知是特教教師大部分特教教師能否講好課的首要前提,直接影響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分析,進而影響到教學效果。當前很多年輕教師并沒有形成一定的教學認知,對于一些在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合理的處理,也不能夠正確的給自己的教學進行定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所以,年輕的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培訓,會對教師自身未來的職業起到促進作用。
(二)教學設計方面
在特殊教育群體之中,由于孩子自身的原因,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夠按照原有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具體分析,將學生的想法融入到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中,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并且站在學生的視角來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能夠讓學生們普遍的接受,能否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有所心得,或者在課堂教學中是否能夠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便可以將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化,促進特殊教育在教學設計中的進一步發展。
(三)教學實施方面
在教學認知的指導下,制定出教學設計,能否將其教學內容順利傳達給學生,與教學實施有很大的關系。教學設計方案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基礎上才能夠將教學的任務與目標做好相應的設置,然后通過課堂教學用教師自己的方式把己準備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教學實施是一種教師在課堂上的真正體現。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乏責任感,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缺乏主動性,教師無法將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一個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相應的調整,尤其是一些問題少年,更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在教學中更應該多多的關注學生的感受,使得教學中應該更加人性化。
二、開展特殊兒童教學活動的建議
教育的內容以生活教育為核心,生活基本習慣的培養則為生活教育的重心。習慣是由日常生活中不斷重復與練習慢慢形成的定型反應,應該了解這些特殊孩子與其他正常孩子不同的心理特點,并采取正確的教養方式。以最大的耐心和決心等待孩子的變化。
(一)教師要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福利院絕大部分兒童有著各種先天的缺陷,如腦癱、唐氏綜合征、肢體殘疾、先天性心臟病等。在日常的教育中,特教教師不單單要傳授知識、培養他們的品格,更重要和更困難的是,要走進他們的心靈,通過心靈的溝通,引領他們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走出陰霾。我們福利院學前班有一個叫靜靜的小女孩,她的左手嚴重畸形,她也因為這個原因特別抵觸與外界接觸。老師發現這一情況后,便比較主動的與孩子互動,經常與她說話,經常輕輕擁抱她,讓她真切到老師對她的關心和特愛。老師通過一次次真誠而溫暖的微笑慢慢消除了孩子的提防,通過一次次輕輕的擁抱慢慢走近孩子的心里。
(二)生活教育為核心
應該充分了解這些特殊孩子與其他正常孩子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并采取正確的教養方式。教育的內容以生活教育為核心,生活基本習慣的培養則為生活教育的重心。習慣是由日常生活中不斷重復與練習慢慢形成的定型反應,需要以最大的耐心和決心等待孩子的變化。
(三)積極鼓勵兒童
激發兒童內在潛能的重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特長,增強學生自信心,積極鼓勵兒童進行自主創造和發揮其想象力是全面發掘和展現兒童特長的最有效途徑。教師可多觀察,親近、幫助兒童,并盡量創設自由、寬松的環境,從而適當幫助兒童逐步提高自控能力。生活上加以關心,給兒童時間來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日常生活與游戲中多作正面引導,穩定其情緒,糾正其任性、發脾氣的不良習慣。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注意發現兒童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發揚,使兒童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四)積極發揮好觀察者、游戲組織者的作用
教師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發現記錄孩子的閃光點。抓住孩子的某個特點不斷去肯定、鼓勵、引導他,在活動中積極創造機會,讓他在集體中接受鍛煉,并及時進行表揚,充分肯定優點。教師主要以游戲為中心,教學場地不只是在教室,因此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兒童完成游戲任務,鼓勵和提升自主性,讓學生能達到獨立自主和自我管理意識,逐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思想逐漸走向成熟。并且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全面激發學生潛能。
參考文獻
[1]周丹,胡玉君.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8):142-144.
[2]柏玉紅,童彥.發展學齡前特殊兒童教育的思考[J]. 當代學前教育,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