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
【摘? ? 要】在中學期間,數學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學起來更加困難,而且作業量也比較大,很容易造成學生抵觸數學學習。教育改革提出要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自主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很多數學教師卻表示不知道該怎么辦。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數學教育應該何去何從,怎樣讓數學教育滿足教育改革的發展?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探討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概念? 意義?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83
數學是鍛煉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一門學科。數學已經進入我國中小學課堂很多年了,經過前輩的經驗積累,總結出了很多數學教學方法,在如此繁多的教學方法中,哪種方法才是最適合初中學生的?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學生學習習慣等來選取,只有適合班級大部分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教學方法。
一、初中數學的概念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數學,數學是人類學習和研究科學技術的工具,數學與各學科聯系密切,由此可見,數學的學習是多么的有必要。初中數學教學對象是初中生,這個時期的學生思維活躍,情緒敏感,如果教師教學方法不正確可能會影響學生終身的數學學習態度。
二、初中課堂開展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訓練學生思維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十分強的學科,注重解題的方式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被開發,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敏銳。調查發現,擅長數學的學生思考問題比普通學生都更加快速,其大腦的開發程度也更大,中學生正處于發展階段,數學課的開設十分有必要。
(二)促進社會發展
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這些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提供一種基礎的技術支持,需要大部分人掌握。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學好數學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三、現代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受傳統義務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依舊停留在傳統教學階段。教師教學觀念沒有得到革新,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新時代的學生與傳統的教學發生沖突,學生不能很好的學習。教師在中學階段是整個教學的核心,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更新,學生怎么能學好呢?
(二)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數學的學習過程漫長而艱辛,學生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學習。任何人都是傾向于做自己喜歡或者簡單、輕松的事情,而數學的學習恰恰相反,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讓他們接受數學顯得更加困難。此時,教師的引導就特別重要,教師就像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學生情緒不穩定,需要教師幫助調節,慢慢地學生會發現其實數學并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么困難。
四、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學生只有對數學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讓他們愿意主動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式很多,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大多都是枯燥乏味,沒有吸引學生眼球的地方,在新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輔助,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幾何時,利用媒體向同學們展現生動形象的圖畫,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圖形的變換,幫助學生理解、思考。這種簡單的多媒體輔助,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現代先進的教學用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之一。合作學習又叫做協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一種學習模式。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對各種數學難題進行探討、解答,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數學的行列中來。學生學習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數學方面有獨特的天賦,而有的學生相比起來要差勁一些,合作學習恰好能解決這一問題。組內成員可以向數學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學習,在同學耐心的幫助下,我相信成績肯定會有提升。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的發展圍繞教師展開。學生和教師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雖然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種教學方法,但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前提,只有學生喜歡教師才會認真的學習該教師教授的科目,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良師益友是最理想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傳授學生知識、解答疑惑,在生活中教師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教師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不歧視成績差的學生,相反給予這類學生更多的幫助,讓他們知道教師時刻關注著他們。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會遇到除學習之外的各種難題,教師幫助他們舒緩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漸漸適應中學學習環境,學生學習狀態好了,教師教學也會更加順利。
(四)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除教師的教學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每個學生天生就有不一樣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因此他們對應的學習方法也會不同,只有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辦法。教師在幫助學生尋找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要盲目從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五)因材施教
個體與個體都有差異,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材施教就是對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學習要求。我國目前的教育教學都是以班集體圍繞展開,集體教學和個體教學的矛盾一直都是教育的大難題,針對這一難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對于數學這個學科,因材施教顯得極其重要,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參差不齊的現象很嚴重,從不同的學生學習情況出發,因材施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仔細觀察、了解每一個學生,知道他們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習水平,教師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總的方向是朝著班集體共同提升進行。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邏輯體系學科,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希望每一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反復斟酌,找到最好的教學策略,培育出最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