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姿
【摘? ? 要】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必須要尋找改善當前幼兒教育環境的突破口,發揮幼兒園在承擔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游戲作為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項目,需要教師深入探索游戲教學法的運用規則,滿足幼兒的學習天性,開展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
【關鍵詞】游戲教學? 幼兒教育?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200
幼兒階段學生的學習主要還是以天性引導為主,無論是在學習目標還是學習方法上,幼兒的能力都十分缺乏。如果教師堅持將成人的思維代入幼兒教學中,就很容易讓幼兒的本性受到壓抑,探索世界的熱情被抑制。因此教師要順應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將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在具體教學中,其中游戲教學法就是最重要的教法之一。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游戲的重要作用呢?具體的思路可以參考下文相關觀點。
一、安撫幼兒情緒,調整幼兒的學習生活狀態
幼兒從家庭走向校園,離開了父母的庇護和呵護進入同齡人的團體中,常常會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例如無法與他人友好相處、害怕上學、愛哭愛鬧、緊張敏感等情況。這些是幼兒剛開始接觸系統學習必須要經歷的階段,但是如果教師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縮短這個階段的作用時間,那么幼兒很容易產生學習不適應感和較大的學習壓力。
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靈活運用課堂游戲,在課堂上給幼兒營造出仿佛在家一般的輕松感和安全感,幫助幼兒擺脫上學焦慮情緒和人際交往緊張情緒,推動幼兒更快更好地適應集體學習。例如在幼兒剛開始進入校園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幼兒表演有趣的故事,拿出顏色豐富的小玩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緩解幼兒的緊張情緒。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擊鼓傳花、丟手絹等集體游戲活動將所有的孩子都吸引到課堂學習中,并且發揮幼兒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形成班級內融洽團結的氛圍,調整好幼兒的課堂學習情緒。
二、協調眼、耳、手等感官,提升幼兒實踐能力
在實際的幼兒教學中,教師一般很少展示游戲,大多數時候都是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游戲中,并且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感受,不斷豐富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感知力。例如在實際的游戲教學中,教師會運用到色彩鮮艷的游戲工具例如紙花紙蝴蝶、彩色紙、花球等,可以有效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幫助幼兒更好地分辨色彩,提高識物能力。不僅如此,許多的游戲還要求學生要積極跑動、認真傾聽、仔細觀察,將自己的感官充分運用起來。例如丟手絹游戲中跑動的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鍛煉,從而實現身體素質的提升;不跑動的學生要一邊觀察一邊唱歌,從而提高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因為幼兒游戲常常是對幼兒多重感官的調動,所以有利于形成幼兒良好的感官能力和身體協調性,是發展幼兒身體素質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三、形成幼兒良好的品德習慣
幼兒教育中的游戲多種多樣,但是每一項游戲都有自己的規則,每一個游戲都有參與者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因為幼兒前期生活在無拘無束的家庭中,對于正確規則和習慣的意識并不強烈,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游戲的約束作用,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一方面,教師要在游戲開始前告知幼兒做游戲的基本規則,明確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幼兒頭腦中建立起基本的規則意識,避免游戲的混亂無序。另一方面,教師在幼兒做游戲的過程中要強調必要的道德規范,例如不爭不搶,公平競爭,遵守規則,真誠友善,幫助幼兒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識。
例如教師在開展擊鼓傳花的游戲時,教師要讓幼兒明白要按照座位順序,根據音樂節奏將花球一個一個傳下去,傳的過程中不能吵鬧,不能亂扔或者搶奪花球。這樣教師就能夠有效地約束幼兒的行為,不僅保證了游戲的秩序,還能夠形成幼兒正確的游戲觀念和行為習慣。
四、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和綜合能力提升
教師開展的游戲不全是活動性的,更多的時候還要增加技巧性以達到兼顧幼兒思維和智力發展的教學目的。很多游戲是在現實中經過總結而產生的趣味活動,其中蘊含著基本的生活常識,簡單的人生哲理,有利于幼兒了解自然社會和生活常識。
例如在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天氣時,教師可以開展“畫天氣”這一游戲活動,讓幼兒將自己認為的標志性天氣符號畫在對應的天氣下面,例如下雪就畫雪花、雪人或者冰塊,天晴就畫太陽或者藍天。借助這種游戲方式,幼兒能夠將自己認知中的天氣與真實的天氣進行比較,從而加深對各種各樣天氣的理解和記憶,推動幼兒的智力思維不斷提高完善。
五、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形成價值觀雛形
幼兒階段正是孩子快速吸收外界信息,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的重要階段。幼兒在這個階段很容易認同外界的看法和觀點,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游戲將積極向上的、正確合理的觀念傳遞給幼兒。在和幼兒做游戲的時候,教師要突出美和丑、對與錯、好與壞的對比,強化幼兒的觀念認知。例如在“美和丑”的游戲中,教師可以先給幼兒展示一家人在公園里散步的圖,讓幼兒說出這張圖中美的地方,和諧的地方。接著教師再給幼兒展示一張小朋友隨意踐踏公園草坪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不文明的地方,指出小朋友的錯誤之處。通過這種放大對比的方式,幼兒能夠迅速地做出正誤判斷,并在潛移默化間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念,推動個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
六、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尚未泯滅的好奇心與想象力,這種能力不僅能夠為幼兒當前階段的快樂成長帶來幫助,還有利于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幼兒教學階段,教師不僅不能壓抑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還要借助各種具有啟發性、想象性的游戲放大幼兒的這種優勢。教師在選擇游戲時,要盡量避免無意義、無效率、無價值的游戲,而是要盡可能選擇具有創造性、啟發性、拓展性的游戲。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改編等方式賦予傳統游戲新的價值,轉變傳統幼兒游戲中低智、無趣的因素。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創造游戲,鼓勵學生自創游戲、改編游戲,充分發揮幼兒已有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并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后,我們可以得出在幼兒教育中運用游戲具有必然性這一結論。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在利用各種各樣的游戲調動孩子的思維,啟發孩子的智慧,幫助孩子實現肢體的協調和健康成長。隨著孩子進入幼兒教育階段,教師就要從家長手中接過這個重任,用更加豐富的、更加科學的游戲方式幫助孩子得到進步。游戲中承載著孩子的夢想和童真,因此教師要將游戲教學的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