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鵬 王生吉 蘇德安 張海華

【摘? ? 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使得B/S系統在人們的工作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方便管理學校教師的業績,建設一個基于B/S系統的高校教師考核管理系統顯得尤為重要。論文著重介紹了該系統的界面設計、數據庫設計、編碼和測試。減少了人工錯誤率的出現和管理費用,提升了系統的準確性、穩定性、高效性。平臺系統可以根據教師業績考核情況自動計算教師績效考核最終等級并將相關結果做出數據分析,校領導與相關部門可以根據提供的數據及時準確的了解師資隊伍建設的情況,系統操作簡便,極大地方便了教師和管理者,提高了高校教師考核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對于高校教師考核制度的推進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B/S系統? 網絡辦公系統? 教師考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01
一、教師業績考核管理平臺簡介
(一)項目背景
伴隨著我校的轉型發展,教師作為學校的重要人才,一直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戰略性資源,學校需要從教師的教學科研、教研教改、進修培訓、師德師風等方面進行全面、及時的跟蹤和分析。在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對教師業績考核信息進行管理,可以提高教師的管理效率,直接地起到提高我校的服務質量,從而建立起職業化、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高校服務。
(二)項目功能
平臺的主要功能有科研信息管理、教學信息管理、組織機構管理、績效考核、教師自助、領導查詢、培訓與發展、系統管理、報表打印等功能。系統采用B/S架構,在Microsoft.Net平臺上采用與.Net平臺兼容的C#語言進行開發??蛻舳四_本開發使用了Jquery框架來實現,并進行異步數據通信等。系統界面的客戶端用Extjs來控制。平臺系統根據教師考核情況自動計算最終教師績效考核等級并將相關結果形成數據分析,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可以根據提供的數據情況及時準確的掌握師資隊伍建設情況。減少了人工錯誤率的出現和管理費用,提升了系統的準確性、穩定性、高效性。
(三)平臺結構
二、教師業績考核管理平臺設計目的與意義
在我校的教師業績考核信息的管理中實現自動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管理,減少人工管理成本和錯誤出現的概率,增強教師業績考核信息的準確性、實用性、高效性,從而將教師人力資源運用到最佳經濟效益,為校領導和管理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師資隊伍信息,為宏觀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三、系統測試
(一)測試方法的重要性
隨著軟件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復雜和相互交織,以及需要測試的大量不同平臺和設備,擁有一套可靠的測試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以確保正在開發的軟件產品/系統經過充分的測試,以確保滿足其規定的要求。并能在所有預期環境中成功運行,具有所需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在不了解應用程序內部工作的情況下進行測試的技術稱為黑盒測試。測試人員對系統體系結構一無所知,無法訪問源代碼。通常,在執行黑盒測試時,測試人員將通過提供輸入和檢查輸出來與系統的用戶界面交互,而不知道輸入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哪里工作的。
(二)白盒測試
白盒測試是對代碼內部邏輯和結構的詳細研究。白盒測試也稱為玻璃測試或開箱測試。為了對應用程序執行白盒測試,測試人員需要了解代碼的內部工作。測試人員需要查看源代碼,找出代碼的哪個單元/塊的行為不適當。
(三)灰盒試驗
灰盒測試是一種對應用程序內部工作知識有限的應用程序測試技術。在軟件測試中,這個短語越多,在測試應用程序時就越有分量。掌握一個系統的領域總是讓測試人員比掌握有限領域知識的人更具優勢。與黑盒測試不同,測試人員只測試應用程序的用戶界面;在灰盒測試中,測試人員可以訪問設計文檔和數據庫。有了這些知識,測試人員可以在制定測試計劃的同時準備更好的測試數據和測試場景。其常用測試技術有: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錯誤推測法等。此外,與軟件開發過程類似,測試過程也可以按階段分步驟進行,一般分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根據以上測試方法,在進行高校教師考核管理系統的實際測試時,為了全面檢測系統的各項功能,先采用了單元測試的方法,在測試登錄模塊以及系統權限控制時采用了白盒測試,測試其他模塊時采用的黑盒測試。在對系統各單元進行單元測試完成后,又把各個功能模塊組合起來進行了集成測試,最后進行系統測試。
四、結論
本系統各項主要功能已基本完成,具備教師業績考核的基本要求。本系統的特色有:
1.實用性:本系統的工作流程時基于實際的高校教師年度考核的工作流程進行設計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2.界面交互性:本系統交互性的體現之一就是對于用戶的操作進行情況能夠給予友好的提示,告知用戶當前操作成功還是失敗,并提出改進意見。
3.可擴展性:一個好的系統擴展性時必不可少的,本系統也具備了一定的可擴展性。例如,界面采用的Extjs開發,可以擴展更多不同的界面而完全不影響網站的內容。
4.程序模塊化:本系統開發過程中,將功能合理劃為較小的模塊,以實現模塊重用和各模塊之間的松耦合。
參考文獻
[1]錢樂秋,趙文耘,牛軍鈺.軟件工程第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肖丁.軟件工程模型與方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
[3]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