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敏
【摘? ? 要】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的重要前提。然而,受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高。為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教學課堂數學效率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47
小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初級階段,學生通過在小學階段學習課本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之路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數學,作為小學的必修課程之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在課堂上更好更多的學習到知識非常關鍵。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高。以下主要從影響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和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兩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
(一)小學生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年齡小,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普遍心智幼嫩,思想不成熟,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和同齡的小伙伴玩耍,而對于數學課本上知識的學習卻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課的幾十分鐘的時間里,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而且小孩子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當看到周圍同學有什么小的動作時,也會導致他們分心。因此,這就使得很多學生會在課堂上沒有掌握教師所講的某個知識點,然而小學數學的知識點是相互串聯的,一個知識點的沒有掌握可能會導致后面連續的幾個知識點的不懂。所以,小學數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知識點通常要反復地講很多遍,從而浪費了課堂時間,使課堂效率降低。
(二)小學生接收和理解知識的能力較低
小學生由于是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對各方面知識的了解并不多,尤其是數學,雖然小學的數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對小學生而言接觸的并不多。而且小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對于知識的接收和理解能力都比較低,因此一節課我們不能講很多的知識點,以免學生吸收不了,尤其是新知識,學生更是難以理解和運用。
例如:對于小學數學中的知識點“負數的引入”,這個知識點對小學生而言就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點,而且負數雖然在生活中運用很多,隨處可見,但在小學生的世界里卻基本還沒有涉及。所以在小學生沒有相關生活經驗的情況下,學生很難理解這一概念,而且很難學會和運用這一概念,因而導致教師在講這一知識點的時候耗費大量的時間來讓學生理解和吸收,從而降低了教學效率。
二、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充滿樂趣
針對于小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心聽講這一問題,有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采取用懲罰的方式來強制學生學習,學生一不專心就點名批評,讓學生站著聽課或者課下多做作業等。這種方式雖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學生上課不專心的情況,但卻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強制性地逼迫學生學習,學生在不愿意的心態下學習,依然對提高學習效率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用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專心,學生只是表面的專心,內心依然是抗拒學習,學習效果依然不好。另一方面,小學生情緒脆弱,自尊心強,這種方式可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雖然教師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學習到知識,但學生不會有這樣的領悟,只會覺得教師是在逼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甚至會討厭教師,討厭學習,因此學習的效果就不會很好。所以,針對小學生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最好的辦法是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充滿樂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自主地去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提高課堂效果。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就相應的知識點多列舉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和故事,讓學生有興趣聽講。或者進行一些與課堂相關的小游戲與學生交流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會覺得疲倦。例如:在講“十以內整數的加法”時,就可以引入相應故事讓學生產生興趣——從前在一個王國里有“0,1,2……9”十個王子,其中“9”仗著自己比較大,老是欺負其他九個王子,于是國王就派了“=”和“+”來幫助他們,讓他們其中的兩個或者幾個相加,最后就比“9”要大了,此后,有了“+”和“=”的幫助,“9”再也不敢欺負其他九個王子了。這個故事以一種童話的方式給學生講解加法的作用,學生會因對故事感興趣,從而認真聽講,故事中包含了知識點,學生也從中學習到知識,讓他們對知識也充滿興趣,從而愛上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講解生動形象,多舉例讓學生理解
針對小學生理解能力不高這一問題,客觀上我們不能改變學生年紀小、理解能力低的根本問題,因為學生閱歷基礎等不夠,理解能力確實有限。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盡可能地想辦法讓知識變得簡單易懂,符合學生的接收水平。在現在的小學數學的課堂上的一種常見的現象是,學生雖然聽懂了知識點的內容,但是不會運用,只是能聽懂,但是不會做題,因此在課堂上的效率不高。所以,我們在教學課堂上應多舉例來讓學生理解,把原本抽象的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和具體的題目來讓學生理解,并在課堂上加以練習,使學生得以真正的掌握。舉例分為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案例和例題。生活案例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而例題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點,通常應該是生活案例和例題相結合,讓學生在理解了知識點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如何運用知識點。
例如:在講“分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單位‘1’”這一概念對于學生來說理解較難。因此可以多舉例讓學生理解這個“單位‘1’”是任意確定的,只要選定了就把它看成“1”。如班上一共有40個人,男生女生各20個,此時如果把整個班的同學看成“單位‘1’”,則整個班同學的人數就是“1”,其中男生一半就是1/2,女生也一樣。這樣的例子,由于和學生現實生活非常貼近,因此學生很容易想象和理解。再結合相應的例題,學生就能掌握知識點,而不用反復地講概念,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是一個學生學業生涯中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肩負起教好每一個學生的責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特點和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克服種種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只為全力以赴給學生最好的教育,為祖國培養最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