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繁榮
【摘? ? 要】為了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尷尬,許多教師站在宏觀發展的視野,立足于學生自我實踐的真實表現,改革傳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對獨立實踐過程中的學科進行宏觀認知,以便在動員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不斷探索自己的學習潛能。在這樣一個現實的背景下,美術教學受到了很多關注,該課程的教學對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學校已開始將分析和實踐研究納入學科教學環節,并在尊重學生主觀地位的同時積極建立自由而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藝術教學的實質性作用和優勢。本文在結合藝術教學現實條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學科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提高規范的范圍。
【關鍵詞】美術教學? 校園文化建設?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28
美術教學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意義重大,在該學科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除了需要關注簡單理論知識的傳授之外,還需要深入分析和解讀美術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及形式,嚴格按照時代發展的需求調整實質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美術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強調,該學科教學對校園文化的構建非常關鍵,老師必須要站在宏觀的角度深入解讀美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的將美術教學實踐活動與校園文化的建設相聯系,以此來更好地揭示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一、美術教育的育人功能可在校園文化中得到升華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美術教育能夠有效地促進校園文化的構建,校園文化也能夠進一步推動美術教學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推動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除了需要關注課堂教學作用和價值的體現之外,還需要結合知識傳授的具體要求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意識到美術學習的價值和作用。其次學生需要關注校外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深入解讀目前的理論課程教學要求,不斷的挖掘隱性課程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實踐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
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個體發展意義重大,美術學生必須要關注新時代背景之下美術教學的新內容、新變動和新要求,結合美術教學的具體內容尋求該課程教學的突破口,為校園文化建設指明道路和方向。美術教學課堂主要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保證學生對美術理論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學生可以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質要求,鼓勵學生參與不同的活動創作中,引導學生發表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比如在創造校園文化時,學生可以引導學生參與黑板報的裝飾設計,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團隊協作的形式來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既樹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又能夠實現個人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的提升。
又如舉行服裝大賽,使用報紙、舊掛歷來設計立體的服裝作品。學生可以在這一活動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及設計能力。在比賽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時內心十分激動。舉辦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二、美術教學和校園文化與人文性作為結合點
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明確強調,學生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的將人文信息融入教學實踐環節,充分的發揮人本主義理念的教育指導作用及價值。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人文性主要涉及個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之中的道德、尊嚴、價值、文化、傳統以及人格意志。人文精神、人文素養和人文教育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三者存在緊密的內在邏輯聯系,只要與個人生存與發展相關的活動都會有許多人文性元素。比如校園里的灌木花叢,一片不起眼的落葉,一只在風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這些都可以作為創作素材。豐富的校園活動不僅給學生帶來美的熏陶,還給學生帶來創作靈感。
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美術教學內容和形式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全新的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美術課程的人文價值和作用,學校需要積極抓住該學科教學的本質要求,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對推動素質教育的作用。美術學生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關注該學科教學人文性的有效體現,鼓勵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和創造美,另外在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之前,學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保障學生掌握美術技巧,結合個人已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進行主動的創新,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創設的主要內容,校園文化尤為關鍵,校園文化的構建對學生的心智發展和成長意義重大,要想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學校必須要關注校園文化的有效構建,著眼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實質要求充分的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因此校園文化的人文性也比較明顯。在落實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學校可以將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相聯系,充分的發揮兩者的人文性價值和作用,積極實現美術教學活動與校園文化構建之間的高度契合,以此來為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機遇。
三、美術教學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人力儲備
學校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學生和學生則是重要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在構建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學生和學生必須要加強聯系和互動,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質要求,積極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對校園文化之中的育人作用進行分析,那么可以發現校園文化的教育內容不可小覷,學校需要積極聘請專業的工作人員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積極的將更多的創造性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之中,保障學生和學生都能夠意識到各自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權限。如果在校園文化創設時,參與者不具備一定的美術功底,就無法體現文化建設的實質作用及優勢,由此可以看出,校園文化必須要以一定的專業人才儲備為主體,這一點符合美術教學的實質要求,在美術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素養得到一定的培養及提升,同時自身的美術功底較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不同的創作實踐提升個人的美術創作力,承擔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美術設計工作。
四、結束語
如果美術學生巧妙地利用他周圍的資源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藝術創作材料,學生將能夠在藝術學習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將文化融入藝術教學可以展現藝術的魅力。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文化始終是我們生活的基石,它永遠是我們理想的支持,永遠是我們人性的見證,永遠是我們進步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入海.美術教學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神州,2018.
[2]段朝輝.農村美術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
[3]鐘立勝.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美術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價值研究[J].考試周刊,201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