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萍
【摘? ? 要】責任心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中學生責任心可分為國家責任心,社會責任心,學校責任心,家庭責任心和自我責任心五個部分。其中自我責任心是基礎和根本。當前中學教育工作中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源于中學生自我責任心缺乏。而如果能針對性地培養中學生一種認真的責任心,那么很多問題將會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本文通過對筆者所帶的地礦一中初二(2)班59名學生的調查,分析了他們在對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方面的自覺態度等方面的情況,明確了他們責任心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認識? 情感? 意志? 自覺態度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99
一、選題意義
跨世紀的人才需博學多才,具備多方面的能力,而這一切都依賴于學生自我責任心的培養。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展的催化劑,而筆者在自己當前的教育工作崗位上,時常感覺到學生在學習興趣上不能持久,學習動機不足;在班級工作中采取逃避態度,出現了問題互相推諉責任等。所有這一切,恰恰說明了學生責任心缺乏。為了減少工作的盲目性與徒勞,了解學生的責任心現狀,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培養,意義顯得非常重大。學生有了自我責任心才能談及對家庭、社會、國家負責,才能在未來充滿競爭的時代時時處處內驅著自己,進行自我學習,自我保健,自我評價,自我調控和自我發展;學生有了自我責任心,才真正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學生有了自我責任心,才有利于在各科教學中完善和調控學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動,使教學順利展開;學生有了自我責任心,也將促使教師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問卷編制、發放及回收
1.調查的具體目標。①初中生對責任心的認識,了解初中生對責任意識的現狀。②分析初中生責任心現狀及成因,探索有效的教育對策及培養措施。
2.根據以上目標,采用的主要調查方法。①問卷調查法。通過學生問卷調查,比較有針對性地了解初中生的責任現狀。②座談法和個案調查。通過師生座談、學生座談和教師與學生個別談話,班級管理的觀察與追蹤,深入了解初中生的責任心現狀。
三、調查結果——中學生責任心現狀分析
1.中學生對“責任”的認識是模糊而又片面的,直接影響到自身責任心的樹立。2.中學生對同學、班級甚至對家庭感情淡漠。問卷中顯示,外出時有事晚回家能做到次次與家長打招呼的僅占54.2%,希望做一名為同學服務的班干部的同學僅占27.1%。3.中學生的責任心缺乏意志力的支撐。調查問卷中,79.7%的學生都設計過自己的未來也正為之努力,98.3%的學生學習的動機是為自己,而只有55.9%的學生定出目標后很少半途而廢。4.學生對承擔的責任,履行的義務缺乏自覺態度。問卷顯示,能經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的學生占57.6%,很少干的占37.3%,從來不干的占5.1%;班級出現不良風氣,站出來主動制止的僅占22.0%,想過但很少制止的占64.4%,想過但不敢的占10.2%,從未想過的占3.4%。無論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集體生活中,都不能做到主動承擔責任。5.中學生交往的圈子缺乏有責任感的朋友。經過一段暑期的觀察,發現中學生在交朋友時,更多地表現在有相同的情趣、愛好,而不注重對方是否品質好,是否有責任心。當朋友提出不合理要求時,往往顧及表面和氣而可以置責任于不顧,遷就、盲從,不顧后果。如班中的幾位網迷,一個共同的話題可以讓他們走的越來越近,甚至結伴曠課去網吧,夜不歸宿時,不但不加以勸導,甚至為其提供住宿。6.家長的各個方面素質都要有待進一步提高,急需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方法。
在問卷調查中,39.5%的家長對責任的涵義理解方面,更談不上針對性的培養方法,只有51.2%的家長有具體措施,但長期堅持的又有多少不得而知。個別家長會無自覺主動培養的意識,只是被動配合。就是這樣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又極高,74.4%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要求孩子品德高尚,25.6%的家長希望孩子自強、自立、自信地生活,幸福、快樂。
四、作為教師,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方面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幫助孩子明確“責任心”的真正內涵,加強對自我的認識,自我責任的認識。深入清楚地認識自我的優點和不足,特別是認識自我不負責任的行為和習慣。2.開展集體活動,增進集體成員之間的感情。學會與人相處,主動分擔責任。同時,活動的過程本身也是對學生的無意識行為的追蹤觀察、研究。活動中發生的一些不經意的事,也會在無形中充當“教育”的素材,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真正實現“潤物細無聲”。抓住關鍵期,進行愛的教育,矯正不良習慣,加強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有了情感方面的基礎,使學生的行為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3.請學生為自己建立信用指數檔案卡,自定具體可行的目標,逐漸改變身上的壞習慣、不良思想,培養好習慣,做一個自立、自信、自控、自愛的人。4.增強中學生的意志力。在學校已有的軍訓制度的基礎上,把握時機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義務勞動。軍訓不僅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達到挫折教育的目的,更是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好形式。在義務勞動中,讓學生感受生活,能主動為家庭分憂解愁,珍視勞動所得,訓練意志力。責任心要靠意志維持,只有在克服困難中,在抵制各種誘惑中,一個人的責任心才能不斷增強。5.責任心的強弱要通過行為來體現。自我責任心的培養要以實踐為基礎。為明確學生各自責任,培養全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有責可負,體會“承擔責任”的酸甜苦辣,從而激發“積極配合,團結一致”的良好情感,在平素細小的班級工作中培養自我責任心。
參考文獻
[1]張萬祥.“青少年情感荒漠化亟待根治”[J].《班主任之友》總第217期.
[2]郭維平.“青少年責任感的培養”[J].《班主任之友》總第217期.
[3]黃愛武.“中學生責任心的研究”[J].《瑞安市中小學德育論文集》.
[4]黃昌英“提高中學生責任心的水平”[J].《柳州教育》200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