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寧
【摘? ? 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說明了教師除了教書育人,對學生的心理、思想、行為舉止、性格等多方面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在小學階段學生也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來認識世界的,所以教師的為人處事,性格習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著學生。所謂人格魅力就是在長時間的相處之下,對于一個人的品行道德、處事能力、性格情緒等方面的綜合評定。教師有良好的性格、氣質、處事能力、社會責任感是可以把這些優良品質傳遞給學生的,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心智的成長、性格的形成、習慣的養成、道德品質的提升。小學階段教師如何通過人格魅力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習慣是當今教師值得考慮的問題,所以要通過德育教育不斷影響著學生。
【關鍵詞】教師人格魅力? 學生心理習慣? 影響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51
“人之初,性本善”,人原本都是善良的本心,通過外界的影響從而導致心理的變化,也就造成了千差萬別的性格形成。“性相近,習相遠”所說的正是人的純真本性都是相近的,但是因為后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相距甚遠,所以在后天的習性養成方面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經歷的事情較少,而其模仿能力卻很強,所以有好多習性的沾染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樣如果侵染了壞的習性也會讓學生養成壞的習慣,教師的人格品質對于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除了德育教育還要注重教師的言傳身教,自我的人格魅力的提升。
一、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習慣的養成——教師率先垂范的作用
所謂為人師表就是在教育時教師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對學生有積極引導的作用,而對于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先需要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中國是禮儀之邦,是注重思想道德的培養的,注重禮儀,待人誠懇,而這些思想道德的傳承除了在教育中要注重將德育教育通過書本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更應該注重的就是言傳身教,其中的“身教”就是需要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
教師每天都和學生朝夕相處,學生耳濡目染的會學習教師身上的一些習慣,所以在給學生做榜樣的同時,就需要教師自身具有高尚的品格,光明磊落的性格,尊老愛幼的品行,樂于助人的精神。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人格魅力的展現,而這些特質絕對不能是空談和編造,雖然不能有意為之,但是在和學生的接觸中一定要能夠做到多溝通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幫助學生解決,把樂于助人的形象留給學生,同時注重禮貌用于的使用,讓學生通過學習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學生。
二、增強學生良好心理習慣的積累——教師制造良好的環境
學生在習慣的形成上除了和教師學習以外,其身邊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身處什么樣的環境就會造就什么樣的習慣,孟子無論是在墓地旁或者在集市旁,都會由于環境的影響讓其形成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搬到了學堂旁,孟子就開始用心學習,所以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而良好的環境需要教師的維持,對于學生間的打鬧現象要及時制止講明其中的利害,對于班級的衛生情況也要及時的監督,只有身邊的環境一直保持良好的狀態學生才能夠一點點積累良好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習慣養成的方法——教師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的過程中教師明辨是非的能力顯得十分的重要,同時明辨是非也是對于教師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具體體現,就是教師在教育中有正向的引導,但同時也擁有一顆不包庇的心,對于學生所犯下的錯誤要讓學生能夠從內心知道自己的錯誤,不縱容學生犯錯誤。
對犯錯誤的要及時改正,可以包容學生犯錯誤,但是對于犯錯誤的絕對不會包庇,因為包庇就是在助長和默認學生犯錯誤,所以要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拒絕家長利用特殊方法想要孩子在學校得到特殊照顧的情況。
對于學生犯下的錯誤要和學生講明白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例如班級學生進行值日,但是有的學生就拒絕參加值日甚至有的同學會利用錢財,零食雇傭其他的同學代替自己值日,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找到拒絕值日的同學以及代替值日的同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
同時要告訴學生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會養成懶惰、驕橫、目中無人的壞習慣,所以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通過及時的糾正讓學生對錯誤及時改正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成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同時能展現出教師鐵面無私、剛正不阿、明辨是非的人格魅力。
四、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習慣養成的動力——教師人格的激勵
在成功的路上其實是需要聽見有人贊許的,這樣成功的人會更加的有動力,而在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的同時也是需要贊許作為學生前進的動力的,教師就需要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勵鼓舞著學生,為學生提供不竭的動力。
贊賞別人是一種高尚的思想品質,教師作為能夠提供給學生動力的源泉是具備這種高尚的品質的,贊賞別人等同于認同他人。
而作為教師的贊賞、賞識、表揚無疑都是對學生的肯定,作為教師能夠通過言詞的表達贊美學生,通過鼓勵的眼神激勵學生,通過手勢和動作對學生的成果肯定。
這些激勵贊美發自教師的真心,學生會因為教師的真誠、無私的激勵不斷完善自我,在教師的認同中不斷實現對自我的肯定,使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上進心、榮譽感得到提升,所以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是離不開教師人格魅力的激勵。
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榜樣,學生不斷地在心中以教師來標榜自己;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芳香劑,凈化心中污濁的空氣增添芬芳的氣息;教師是學生眼中的一面鏡子,不但照亮了自己,而且也讓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教師是學生心中的發動機,為學生的前進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教師通過人格魅力影響著學生心理習慣的養成,通過不同人格魅力的展現讓學生茁壯成長,希望教師們的身上能夠增添更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更多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李美娜.淺談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感染作用[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3):160-162.
[2]沈雪英.淺議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51.
[3]王東.班主任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遼寧教育,2017(12).
[4]李鳳惠.用崇高的人格魅力為學生領航——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新課程·中旬,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