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人才培養離不開市場對人才質量的需求,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扎實完備的專業建設。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幼教英語人才市場,以國際型雙語幼兒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甚至海外幼兒語言國內在線培訓平臺對人才素養各方面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幼師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思路,以期對同類院校相關專業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市場需求;幼師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
在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國家對學前教育工作的投入持續加大,社會資本大量進入學前教育市場,加之越來越多高知家庭對幼兒語言學習尤其是英語語言啟蒙需求急劇增大,導致國內各地國際型雙語幼兒園和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增長。這一趨勢帶來的是對既有學前教育理論又有良好的英語語言和英語教育能力的人才需求的激增。為了滿足市場對學前英語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國內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各幼師高專院校在專業設置上產生思考,一些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基礎上附加英語教育方向,而有的院校則在英語教育專業教學基礎上開設學前方向。無論是哪一種設置思路,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為了滿足幼教市場對英語教師的需求。然而,幼師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如何開展才能滿足市場需求?通過多年實踐探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找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廣泛覆蓋國際型幼教市場
2018年11月國家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國家繼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逐年安排建設一批普惠性幼兒園,至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將達80%?!比欢?,通過對專業建設和學生就業崗位調研,筆者發現,雖然國家限制高收費盈利性幼兒園的建設數量增長的局勢,但是仍然鼓勵幼兒園建設者根據市場需求,建立滿足市場需求的幼兒園;在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方面,雖然國家不鼓勵開展英文教學,但并沒有明令禁止高端園或部分私立園開展英語啟蒙教育;另一方面,部分原本開展英語啟蒙教育的普惠性幼兒園在政策的影響下停止園內英語啟蒙教育,導致大部分家長將幼兒的英語啟蒙教育任務轉向依托培訓機構,從而導致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市場火爆。另外,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和中文語言學習需求日益增長,伴隨而來的針對海外幼兒的漢語語言教育線上培訓逐步成為熱門行業,線上培訓師的專業素養需求也多以既有學前教育理論,又有良好的英語語言溝通功底和扎實的普通話和漢語教學水平為準。那么,面對這樣一個龐大而多重的雙語幼教人才需求市場,幼師高專院校完全可以利用院校專業優勢,綜合校內各種資源,開設以服務“剩余20%”的高端國際幼教市場和社會語言培訓平臺的人才培養為目標的英語教育專業。
二、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滿足市場對人才專業理論素養需求
幼師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應圍繞服務學前教育市場開展,其課程體系建設應涵蓋用人市場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理論素養需求。從高端型國際幼兒園市場來看,掌握基本的學前教育理論、具有良好幼兒教育藝術素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素養是所有人才素養中最為專業的塊面。院校在進行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時,除了開設滿足國家實現大學教育政策的通識性課程模塊外,還需要開設學前教育“三學六法”課程,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素養類課程,英語聽、說、讀、寫、英語活動設計及教法等專業英語課程。對于英語培訓機構來說,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能觀察理解幼兒、能帶領幼兒開展各種活潑的英語活動等素養尤為重要。對于針對境外幼兒開展線上培訓的機構來說,人才素養中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扎實的普通話和漢語教育能力是所有素養中最為重要的方面。綜合這三類市場對素養的個性化需求,不難發現,幼師高專院校開設英語教育專業,可以在通識教育課程基礎上,開設學前理論類課程、藝術類課程、英語語言素養課程、普通話及漢語言文化課程,形成全方位的課程體系架構,做好同類課程內部銜接和內容簡化,夸板塊課程間的知識互通,確保課程體系建構的適度性和適用性。
三、豐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滿足市場對人才實踐能力素養需求
相比于本科院校,職業院校的優勢在于其扎實的實踐育人體系。學生入崗“上手快”是用人市場的一致訴求。要實現“上手快”這一目標,就需要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訓練,建立豐富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幼師高專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開展英語活動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掌握扎實的幼兒保育、綜合教育能力。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經過4年的實踐探索,筆者承擔的英語教育專業建設實現了“兩保兩教一觀摩,頂崗實習全綜合”的實踐育人模式。學生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深入各所幼兒園、企業和行業一線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專業實習實踐活動,用人單位在學生實踐階段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最終實現“校園結合、產教融合”。
四、提升“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保證教學質量與市場需求緊密掛鉤
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與市場需求緊密掛鉤的有力保障,只有具有扎實的企業、園所一線實踐經驗的老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給學生最真實、最準確的指導。幼師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教師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教學能力外,還需要掌握指導學生在企業、幼兒園進行實踐的能力;對幼兒園、培訓平臺的用人機制、人才素養結構需求、人才能力鍛煉模式、人才在用人單位的素質能力表現形式等具有全面了解;能因地制宜,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專業指導、對平臺實訓管理機制提出指導意見。因此,提升“雙師型”師資隊伍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的有力保障。
五、完善質量監控體系建設,讓市場成為人才的“質監局”
市場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助推器”,也是人才培養質量管控的“質監局”。幼師高專院校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體現在學生能夠完全勝任高端國際型幼兒園、幼兒英語培訓機構,乃至針對海外幼兒的線上語言培訓平臺的相應崗位工作。院校要與用人單位保持密切聯系,組織學生進入幼兒園、培訓平臺進行實地觀摩、實踐獲得用人單位的書面診斷材料;邀請用人單位來校進行職業能力宣講、定期組織用人單位對在校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診斷;通過學生就業獲得單位反饋信息及階段性跟進等方式實現市場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全流程監控體系建設。
結語
高校專業建設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幼師高專院校開展英語教育專業建設應綜合考慮用人市場覆蓋面、不同性質的用人單位對人才素養的共性訴求和差異性訴求,合理設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建設適度、適用的完善型課程體系,落實好實踐教學各環節,提升教師“雙師型”素養,與用人單位密切配合監管質量,全方位做好英語教育專業建設。
參考文獻
[1]胡慶華.關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7
[2]馮錦,湯丹.試論高職英語教育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的構建[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3]譚璇.提出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雙語幼教方向)課程設置的構建思路--“校園企”深度融合的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雙語幼教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
[4]馮燕.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英語廣場,2018
作者簡介:李甜(1986--)女,湖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