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紅
摘要: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體育運動,提高學生體質和素養,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并養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使每個學生通過體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有效的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果。本文從分層教學法的內涵為出發,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優勢,探討了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小學;體育教學
前言: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也越發的突顯出來。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和成長的基礎,體育教學是增強學生體質的主要途徑,體育教師都期望能夠通過課堂教學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分層教學法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尤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層教學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體育分層教學法的內涵及優勢
(一)體育分層教學法的內涵
體育分層教學法其實就是指在體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身體素質、智力水平、心理素質及興趣愛好等,將學生歸類劃分到不同層次的學習組群中,且根據每個組群的不同水平,制定出不同的學習任務,并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最終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體育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中的優勢
第一,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先天因素決定了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這就導致了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體育教師用同樣的學習目標來要求全體學生,那么,就可能會出現,身體條件好的學生,會感覺體育運動的量不夠滿足不了需求,而身體條件差的學生則又會感到非常吃力無法完成任務,這都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分層教學法的優勢這時就凸現出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生在自身能力的范圍內接受鍛煉,每個學生能都在體育運動中感到快樂,也都能有所提高,從而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使體育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分層教學法便于教師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要想做好分層教學,教師首先需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如體質、特長和興趣愛好等,只有詳細的了解情況才能做好分層教學,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讓學生找到自已適合的體育項目,并按照層次制定出能夠實現的學習目標。為那些身體條件好的學生制定相對高的學習目標,可以讓他們發揮身體優勢取得好的成績。而對于那些身體條件相對較弱的學生,則可以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學習目標,通過目標的達成,增加其自信心,以便向更高層次發展。通過細化學生的運動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第三,分層教學法可以充分的體現現代教育的公平。劃分教學層次,細化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已條件和能力的學習目標,并通過目標的實現感覺體育運動的樂趣,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都能有所收獲這正體現了現代教育的公平。
二、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分層、科學定標
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來合理的劃分學習層次,并科學的制定學習目標,促使所有學生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完成適合自身的體育目標,并獲得體育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每個學生都不同,都存在著較大的個性差異,因此,教師在新學期開始時為學生進行一次體能測評,以便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根據結果合理的劃分層次,并根據層次制定科學相應的學習目標。比如,教師可以按照測評結果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的組群。A組是測試成績和身體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并針對A組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相對比較高的學習目標,如要求A組學生必須熟練掌握跑、跳、跨和投的相關技能。B組則是測試成績中等和身體條件一般的學生,針對B組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則是通過體育運動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能并激發他們的潛能,以完成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C組是那些身體條件和測試成績差的學生,針對C組制定的目標則不能過高,應以激發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為主,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幫助他們實現一些相對簡單的目標,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夠發現運動的樂趣,并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最終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科學調整,因材施教
在合理分層和科學定標之后,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動態調整因材施教。學生層次的劃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身體發展情況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來進行調整。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當有的學生經過大量的訓練出現進步并超越同層次學生的水平時,教師要及時的將該學生調整到更高層次中。另外,教師在教學不同體育項目和技巧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特殊情況進行調整。如有的學生爆發力強適合短跑,有的學生則耐力好適合中長跑,因此,教師在進行中長跑這類需要耐力的項目時,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層次的細劃;在短跑等項目上教師就可以按照爆發力的層次進行劃分。其實主要是指,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來科學的劃分層次,才能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
(三)分層練習,評價矯正
分層教學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分層練習。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課堂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分層教學的要求有機的結合起來,巧妙的設計分層教學的目標,促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成自已預定的目標,鞏固已學的知識,并能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實踐。
在分層實踐的過程中,分層教學評價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體能和技術的也都有所增強,這時學生間的差異會更加的明顯,因此,教師要更加慎重的選擇教學和評價的方法,正確的引導和鼓勵這時就顯得更加的重要,教師要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為指導,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元化的積極的評價。
結論:總之,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讓教師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既提高了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又切實的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參考文獻
[1]何躍軍.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解讀[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79-80.
[2]尤曉玲.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9(07):130.
[3]姚遠.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