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蓮
摘要:興趣是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能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在傳統教學當中,部分教師在開展低年級數學教學時,在教學方法上卻非常枯燥、單一,造成內容的深化、難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因此,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趣味教學的生成,進而促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不斷優化。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實現
前言:對于小學低年級當中的學生來說,其對于事物充滿非常多的好奇心。但是,對于事物所具有的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卻并不是非常強的,所以在認識事物的過程當中,大部分的都來源于自身的興趣。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有著非常強的重要性。因此,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應該加深自己在此方面的認知,不斷地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課堂當中更加專注和深入,使最佳的教學成效得到真正的展現。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構建價值
首先,能夠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在學生的學習活動當中,課堂氛圍的活躍是非常基本的一個條件,也是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而通過趣味性教學的落實,就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的交流和學習,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精彩和活躍,集中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全身心的投入。
其次,也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數學學科對于學生本身邏輯思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傳統教學又是枯燥而乏味的。通過趣味教學的展現,就能使得知識的呈現方式得到轉變,帶動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在學習當中也體會到相應的樂趣,實現寓教于樂,將趣味教學的展現價值得到更好的彰顯。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構建對策
(一)借助游戲教學,增強教學趣味
數學這一學科在邏輯性和理論性方面都是非常強的,對于低年級中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難接受知識的。所以,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只有將一些枯燥、單調的教學內容轉變成趣味形式,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直觀了解,使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更好的激發。在這一過程當中,游戲是非常創新的一種形式,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實際特點,是教師的一個理想選擇。至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將游戲融入到數學教學中,使得學生的學習趣味得到更好的生成。
例如,在講解“四則運算”的過程當中,主要的內容就是要對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培養。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盡量的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為學生引入一個生活場景——商店購物,讓學生在貨幣交換的過程當中不斷地進行計算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在游戲當中深化體驗。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一些貨物的單價,讓學生進行更好的角色扮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不斷的鍛煉計算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深化。
(二)注重情景創設,增強教學趣味
針對于小學低年級中的學生來說,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比較低的。所以,在實踐教學當中,結合生活當中的一些趣味現象為學生進行良好的環境創造,能讓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得到更好的激發,使學生在學習當中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不斷地進入到交流和探索當中。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在實際的情境當中進行知識掌握和深化,使得預期當中的教學成效得到不斷的展現。
例如,在講解“加減法”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引入一個趣味性的情景——小貓吃魚,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進行問題的思考,使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如:“小貓今天在中午的時候吃了五條魚,在下午的時候吃掉了三條魚,媽媽送給了小貓兩條魚又被小貓吃掉了,那么小貓今天一共有多少條魚呢?”讓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來活躍思維、展現計算能力,使得學生的方方面面得到提升,促使教學質量的生成。
(三)引導動手操作,增強教學趣味
小學生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活潑、好動。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借助這一特征來不斷的推動教學的開展,使得最終的教學成效事半功倍。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的感官得到更好的調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對學生的反應能力、動手能力、協調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在知識的掌握當中更好地進行發展。
例如,在講解“三角尺”、“七巧板”等內容的過程當中,在教學當中除了讓學生對這些物體進行觀察之外,也可以讓學生來說一說形狀上的區別,并為學生預留非常大的空間,讓學生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借助這些圖形來拼湊更多的精致圖形,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更好地了解圖形的特點,使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不斷的拓展。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非常高的,為數學學習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加強思維引導,增強教學趣味
在數學教學的持續開展當中,要想使趣味教學得到真正的生成,應該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和鍛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學習當中更好的展現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和跳躍性,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得到不斷的深化。所以,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專注地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傳授給學生思維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
例如,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當中,當學生遇到瓶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采取畫圖的方式來對題目當中的條件關系進行清晰的羅列,讓學生找尋到清晰、明確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更好地實現數形結合。通過這樣模式的展現,能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更好的突破困境和瓶頸,讓學生生成自信心和滿足感,使趣味教學得到生成,將趣味教學在數學課程當中得到更好的落實。
結論: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一定要遵循學生現階段好動性強、好奇心強、表現欲非常強烈的特點,來不斷地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借助趣味性教學的生成讓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得到調動和激發,使得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教學、情境創設、動手操作、思維引導等,使教學趣味性得到真正的生成,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曲樹平.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69+71.
[2]高孝玲.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的發展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75+77.
[3]姜海燕.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開展思路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