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玨
近年來,健康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尤其是老年人與幼兒的健康,因其身體機制或心理等情況與青壯年略有差異,所以導致醫生在為其治療時,總是遇到一些問題。而幼兒在這一方面展露的問題尤其多,如不配合治療等,一個人的幼兒時期是其身體發育的啟蒙時期,所以如遇身體不適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小兒高熱驚厥是幼兒時期經常患的疾病,在兒科范圍內屬于危重癥狀,驚厥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確,所以要及時送醫治療。因此,為了幫助患兒早日康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措施。
一、小兒高熱驚厥簡介
小兒高熱驚厥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癥狀之一,其一般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小兒高熱驚厥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確,但與發熱癥狀、疾病感染、年齡甚至遺傳因素等有關。
小兒高熱驚厥最典型的癥狀為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強直性與陣攣性抽搐,這種癥狀一般屬于突發癥狀,在這一過程中,可能還伴有意識障礙,但持續時間較短。驚厥一般發生在患兒生病初期體溫驟升時,期間可能伴有咳嗽、發熱等呼吸道癥狀或其他感染癥狀。患兒如果曾經有高熱驚厥發作史,則也會影響今后的疾病。臨床研究表明,患兒體溫達到38度以上則更可能出現驚厥的癥狀,如果檢查后排除了顱內感染和其他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異常等疾病,則表示為熱性驚厥的癥狀。
小兒發生高熱驚厥的狀況,要及時送醫治療,可采用抗驚厥藥物治療以及擦拭身體降溫等治療方式。
二、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方法
1、在小兒出現高熱驚厥癥狀時,首先要保持其呼吸道通暢,醫護人員或家長應立即將患兒安置于常溫的環境中,將其衣物松懈開,并保持其平臥位或者頭偏向一側的側臥位。如出現嘔吐的情況,要為患兒清理好口腔,以防止分泌物進入咽喉導致窒息。若來不及送醫則要立即用消毒紗布纏在金屬湯匙柄等物品上,壓在患兒上下門齒中間的位置,以防其面肌痙攣時咬傷舌頭。
2、及時進行吸氧治療,患兒出現驚厥的情況時可能因發熱等癥狀導致呼吸頻率加快或呼吸不暢,從而導致耗氧量增加,所以要及時為患兒補氧。腦組織缺氧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水腫并加重驚厥癥狀,所以最好保持持續高量吸氧3~5分鐘,保證腦組織供氧正常。
3、如情況嚴峻,送醫后患兒依然未停止驚厥時,可采用鎮靜劑止痙的方式,可選用靜脈助推安定藥物進行緩解;必要時也可采用巴比妥與安定聯合應用的方式,但是一定要適量,根據患兒自身情況決定劑量;緊急情況下,也可用手掐人中等方式緩解驚厥,一定要在驚厥停止后,再進行病因查明并治療,以防復發。
4、控制溫度。幼兒高熱可能會引起驚厥,所以在出現驚厥癥狀時要及時抑制發熱,可以采用物理或藥物降溫的方式。物理降溫是指用溫水為患兒擦拭頸部、腋窩等部位,也可用冷毛巾濕敷頭部,在此期間要注意補充維生素等營養,多飲水,直到患兒體溫講到38度以下才停止;藥物降溫是指如果溫度達到39度以上且很難降溫時,則可口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進行降溫,如果無法口服則可考慮肛門給藥或靜脈注射,但是一定要遵循醫囑。
5、進行脫水、利尿、降低顱內壓,如果患兒驚厥癥狀嚴重,則要考慮采取以上方式,這要根據患兒自身的情況而定,可使用靜脈留置針,保證后續治療順利進行。
6、最后,還要謹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及時尋找引起患兒發熱驚厥的病因,一般在患兒驚厥癥狀和體溫緩解后,臨床醫師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檢查,以尋找病因,確定是否為病毒性感染或細菌性感染,根據病因,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三、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方式
1、觀察病情變化情況
患兒驚厥癥狀以及體溫得到緩解后,醫生亦不可松懈,要及時觀察患兒的脈搏、呼吸、體溫、心跳等生命體征變化,觀測器意識是否恢復,以及如果仍存在驚厥現象,那么要觀察其抽搐的持續時間、特點、皮膚顏色、有無嘔吐癥狀等情況,并判斷其有無顱內高壓異常的問題,如果有,則要及時制定治療措施。
2、生活護理
護理人員或家屬在照顧患兒時,要時刻保持所居環境的干凈整潔,并為其及時更換衣物,防止再次受涼,還要讓患兒多飲水,驚厥癥狀發作時,要注重口腔護理,以免出現嘔吐物引發窒息的情況,家長和醫護人員要密切配合。
3、飲食護理
患兒康復離院后,在家中亦要注重病后護理,了解相關驚厥預防和處理的知識,為患兒制定適合其的飲食,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其良好的睡眠和生活規律,有異常則及時聯系醫護人員治療。
4、對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
這一方面的護理嚴重影響著醫患信任關系的建立,很多患兒第一次產生發熱驚厥的狀況,家長也會隨之緊張焦慮。所以,醫護人員要對其做好解釋工作,讓家長與醫生配合,在患兒動作比較多時,主動幫助醫生控制患兒,從而使救治工作順利進行。
總之,小兒高熱驚厥的癥狀可能是由病菌感染等情況引起,對小兒的健康會產生極其嚴重不可忽略的影響,所以要及時救治并進行護理,以免耽誤病情。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措施包括及時進行吸氧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發熱、降低顱內壓、查明病因等;而護理方法包括對病情的觀察、生活和飲食護理以及對家長心理的安慰。最后,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家長在小兒產生驚厥癥狀時能從容應對,使其及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