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鳳蓮
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癌癥的發病機理和癌癥病人的護理也有了新的認識;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對癌癥患者的飲食安排有一定的誤解,常見的問題主要有迷信素食保健品、偏食忌口等等;不科學的飲食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病情惡化。那么,在護理癌癥病人過程中,怎樣的飲食方案才能在促進癌癥患者康復的同時,為病人補充均衡的營養?癌癥患者可以食用人參等補品么?喝湯能不能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大家可以通過閱讀本文解除疑惑。
一、癌癥患者能吃“發物”、“酸性食品”嗎?
很多人都認為家禽、家畜、水產品屬于“發物”,食用這些食物不利于癌癥患者的康復;但是這些動物食物都屬于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并且隨著癌癥患者病情的加重,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也要有所提高,所以患者更應該多吃一些含有優質蛋白的動物食物。研究表明,蛋白質中含有的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對于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都有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腫瘤患者需要攝入的氨基酸應該達到1.2g/(kg·d)左右,腫瘤惡液質患者需要攝入的氨基酸應該達到1.8g/(kg·d)以上,才能保證康復的需要;對于蛋白質的供給量,應該達到2g/(kg·d)以上。可見,家禽、家畜、水產品等食物對于癌癥病人的康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及家屬應該在病人日常飲食中添加相應的食物,保證患者營養的均衡攝入。
在營養學上,并沒有把某種事物定義為酸性食物或者發物,另外單純的素食很難保證患者蛋白質的攝入,葷素搭配、粗糧細糧搭配都能給患者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并且人體本身具有強大的酸堿平衡系統,能夠自主調節體內環境。一般來說,在癌癥患者日常飲食中,建議植物性食物占五分之四左右,動物性食物占五分之一左右就能滿足病人的營養需要,并且玉米、小米等雜糧和精米精面的搭配方式也能促進患者腸胃的蠕動。可以理解為增加病人日常飲食中的食物種類,同時也可以增加食物的來源。比如南方人吃一些北方食物,海邊人吃一些山野蔬菜,中國人吃一些歐美人常吃的牛排、香腸等;這些方法都能有效增加患者的飲食多樣性。
二、癌癥患者能將人參、鹿茸等中藥材作為補品食用么?
一般人們都將人參、鹿茸、阿膠等作為滋補品,用于體質虛弱的人補充營養,另外也有很多人專門買加工好的保健品。很多保健品的確有補氣益血、養生保健的作用,例如阿膠有補氣益血的作用,人參中含有抑制腫瘤生長轉移的物質,靈芝孢子粉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黃芪、三七等中藥同樣具有養生保健、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電視等新聞媒體上也充斥著宣傳 保健品功能的廣告。但是癌癥患者及家屬應該認識到這些藥材或者保健品不能完全代替食物,不要過度迷信保健品的功效。對于嚴重營養不良的癌癥患者,可以選擇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的場內營養劑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其他類型的營養劑也應該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使用。
三、饑餓能遏制腫瘤的生長么?
眾所周知,腫瘤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常用的“饑餓療法”則是利用切斷腫瘤的營養供應來遏制腫瘤的生長,讓腫瘤在缺少營養物質供給的過程中逐漸萎縮,達到治愈病癥的目的。但是,如果患者不進食,也不會影響腫瘤細胞吸收患者體內的營養,反而會導致健康細胞的營養杯腫瘤細胞搶奪而去,最終導致患者體重減輕、免疫力降低,患者在發生營養不良的同時,腫瘤加快生長,病情惡化。
而在醫學動物實驗研究中我們發現,在給動物喂食含有高蛋白質的食物時,動物不僅體重有所增加,腫瘤體積也有縮小的趨勢,動物的病情逐漸好轉;可見,補充豐富平衡的營養物質以及高蛋白的飲食,能夠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減緩腫瘤生長速度,促進病情好轉,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四、湯中的營養物質能夠滿足癌癥病人的需要么?
很多人認為,魚肉、雞肉、蔬菜中的營養物質都通過烹煮進入了湯中,并讓癌癥病人喝大量的湯來補充營養。但是,湯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多是可溶性物質,很多不溶性營養物質很難進入湯中,所以病人除了要喝湯以外,還要攝入其他的事物,來保證攝取營養的均衡性和多樣性。另外,如果患者喝了大量的湯,也就吃不下其他的食物了,反而起不到改善營養狀況的作用。
在營養物質含量上,肉塊中含有更多的優質蛋白;雖然有些湯看起來十分香濃,但是蛋白質含量僅為1%左右,遠遠達不到患者的實際需要。可見,湯中的營養物質很難滿足癌癥病人的需要。但是患者還是有必要喝一點湯的,因為湯能夠幫助患者產生更多的消化液,并起到促進食欲的作用,讓患者能夠吃更多的食物,建議患者在喝湯時將湯里的肉和菜也吃掉。
對于咀嚼吞咽功能較弱的患者,可以將食物切成碎丁制成菜羹或者煮在粥里,對于極個別的患者,可以將食物制成糊糊,便于患者的消化吸收。
五、患者是否需要忌口
在目前的研究過程中,并沒有證據表明吃辛辣食物能夠提高罹患癌癥的記錄,也沒有發現有病人會因為吃辣導致病情的惡化。辣只是一種味道,與酸甜苦咸等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癌癥患者可以適當吃一點辣椒,但也不要過量,方式辣椒損傷患者的消化系統。
六、出現骨髓抑制的患者可以通過食用大棗等食物補血么?
很多人認為大棗、豬血等食物能夠為人體補充血液,很多食物中也有促進骨髓巨核細胞增殖的物質,并能夠起到提升患者免疫力的功能。但是仍然沒有哪種食物能夠明顯增強病人的造血功能,且食物中提升造血功能的物質很少,很難起到治療作用。某一食物的大量進食反而會破壞患者的營養攝入平衡。并且,食補僅僅作為輔助的療養措施,仍然不能代替醫學手段的作用。
七、營養針能夠代替吃飯么?
人體器官如果長期不使用的話,往往會出現萎縮或病變,所以營養針仍然不能代替進食的作用,并且胃腸道本身也是吸收營養物質最好的器官。如果患者長期不進食,往往會導致腸道內菌群紊亂、腸黏膜猥瑣等問題,最終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出現問題,引起患者的進食障礙。總的來說,就是腸道有功能時就盡量選擇進食的方式為患者提供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