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英
摘 要:“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不難看出,好習慣的培養對人一生的命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習慣成就未來,壞習慣毀人一生。好習慣的培養,關鍵就在小學階段。
關鍵詞:情感? ?態度? ? 思維? ? ?質疑問難? ? 細心觀察
多年來的課程改革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對學習的情感、態度、思維、個性、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與提高。但同時也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如以前了。拿最基本的書寫習慣來說吧。寫作業時,有的學生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半天寫不出一點東西來,即使寫完了,學習用具也是隨處可見,不是在課堂上到處找用具,就是家長尾隨其后細心整理學習用具。很多一線教師都這樣說:“現在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怎么這么糟糕?”毋容置疑,新課程下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傳統的學習習慣相比,在內容上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如果教師不能準確把握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習慣,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課程改革下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我認為:學生對學習用具的準備、保管習慣;學習過程中認真讀題、嚴謹完成的習慣;交流中認真傾聽、善于交流的習慣;考試中仔細審題,反復驗算的習慣都有待進一步的培養與提高。
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由于課程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的轉變,部分教師走入了一個誤區,總認為以前的教育理念都不好。在觀念上、思想上沖淡了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滲透與培養,特別是一些傳統的優秀的學習習慣的培養。總以為那是一些呆板的、枯燥的、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能力提高的內容;其次,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他們身上,既有體現時代精神的優秀品質,也有一些獨生子女不良的性格、思維方式,如任性、自私、畏難、怕苦等,導致學習習慣不如以前。再次,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很多家長對學生過于溺愛,事事都不放心,什么事都必須親歷親為,甚至于許多應該由學生完成的事情都被家長包辦代替,如替學生背書包、整理學習用具、陪學生讀書等等。
葉圣陶先生有這樣一句話:“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以良好的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基礎教育最核心的任務。小學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最佳時期。基礎教育的基本含義之一就是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努力形成健康的人格。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習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不良的學習習慣,會給學習的成功帶來困難。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說,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家長、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在社會中成為有用之才,而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便是著眼于學生一生的發展,為他們健康的成長鋪路,讓他們終身受益。
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很多人作過專門的研究,五花八門,今天我在這里介紹幾種自己認為應該培養的幾種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會聽,聽懂的習慣。
學生聽課就是要聽懂教師傳授的知識。這就是培養學生聽要入耳,聽懂教師的每一句話,這樣,教師就要創設一種既生動有趣又有吸引力、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培養學生會看的習慣。
大家知道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會看平面圖、立體圖、表格、數據等,凡是學生自己看出來的,他就會印象深刻、運用自如,所以會看是很重要的。
三、培養學生會想的習慣。
課堂上,生活中,時時處處離不開想、思考,所以會想是人生存的本領之一。
四、培養學生會說的習慣。
凡是會說、善說的人,他的聽、看、想都差不了。因為他聽不到看不見想不出來的話,也根本說不出來。或者說是說不好。
五、培養學生會做的習慣。
會做,就是學生的作業做得正確,會正確演示教具、學具,會幫助同伴解題。俗語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數學教學更不能忽視這一習慣的培養。
六、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
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特點,創設情境啟迪學生的智慧,使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發現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多思善想是非常必要的。
七、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尤其是應用題,審題、認真讀題,才能知道條件、問題是什么,才能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找出解題的途徑和方法。
八、培養學生專心聽課、積極發言的習慣。
課堂教學中,聽課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因此,教會學生會聽課是十分重要的。
九、培養學生閱讀課文、質疑問難的習慣。
書中給學生指明了學習內容,指明了學習重點、點明了學習思路。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關鍵是要培養學生認真閱讀課本、質疑困難的習慣,知識間有著嚴密地系統性和邏輯性,因此,要用聯系的、轉化的、發展的觀點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根據主要內容在重點、難點、關鍵處,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探究研討、釋疑解惑。
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認真審題的習慣。
觀察是進行思維的基礎。教學中要教育、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做會觀察的有心人。
十一、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自覺驗算的習慣。
是不是以上這些習慣回去之后直接告訴學生或打一張表格往墻上一帖再要求學生照做就可以了呢?
回答是肯定的:當然不是。
如何使學生在寬松、和諧、融洽的環境中輕松自然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幾條建議或許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有一定幫助。
一、尊重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多給學生微笑;
三、營造良好的環境;
四、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五、持之以恒地堅持。
學習習慣的內容面很廣,我們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面面俱到,而應抓住當前最現實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以免付出多收獲少。
【參考書目】:
1、《小學數學教學論》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