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
摘要:對貢井區大氣環境中6種主要污染物近5年的年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達標率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對貢井區大氣環境質量提出對策。
關鍵詞:主要污染物? ? ?年平均濃度? 對策
貢井區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地帶,處川東川西分界線上,冬受北方冬季風影響,夏受西太平洋或北印度洋夏季風控制。轄區內工業企業、畜禽養殖、居民住房和商業區的修建、秸稈焚燒、機動車數量的高速增長,加上本身特殊的地理和氣象條件,導致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長期以來大氣污染比較嚴重。本文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Ⅱ級標準對貢井大氣環境質量變化進行分析,主要對大氣污染物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8小時(O3)近幾年來的變化進行分析。
1.1 2014年-2018年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濃度
貢井區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8小時(O3),2014年-2018年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濃度變化趨勢見表1。
由表1可知,近幾年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濃度在逐漸下降,達到了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甚至一級標準;二氧化氮(NO2)從2014年-2017年逐漸上升,2017年為41微克每立方米,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2018年二氧化氮同比下降29.3%,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從2015年-2018年有所改善,但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一氧化碳(CO)先升高再下降,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臭氧8小時(O3)從2014年-2018年逐年升高,從一級標準變成二級標準,到2018年甚至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年平均增長率高達77.3%。即SO2和PM2.5一直都是呈下降趨勢的,年平均分別下降10.9%、7.8%;NO2、PM10和CO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年平均分別下降-6.5%、4.5%、7.5%;O3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平均增長率高達77.3%。可見,隨著近年來控制和治理大氣污染措施的逐步加大,大氣污染某些因子程度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或改善,但臭氧8小時濃度卻日漸升高,針對臭氧8小時需采取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執法檢查等措施,推動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降低臭氧濃度。故仍需要加大治理力度來改善貢井區大氣環境質量。
1.2 2014年-2018年優良天數及達標率
2014年-2018年五年的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嚴重污染以及達標率變化情況見表2 。
由表2知:2014年-2018年空氣質量類別為優和良的天數先減少后增加,即達標的天數先減少后增加,但2018年的達標天數仍少于2014年。達標率先降低后升高,但2018年的達標率仍小于2014年。
1.3 結論及對策
從表1和表2知,SO2和PM2.5一直都是呈下降趨勢的,年平均分別下降10.9%、7.8%;NO2、PM10和CO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年平均分別下降-6.5%、4.5%、7.5%;O3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平均增長率高達77.3%。除O3外,其他5項污染物因子最終都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014年-2018年的空氣質量先惡化然后有所好轉,但仍需要加大空氣環境的治理力度。要改變目前貢井區大氣環境質量需從多方面入手:(1)淘汰落后產能。淘汰沖天爐,關閉24門以下輪窯、立窯磚瓦窯廠,對全區磚瓦行業脫硫除塵改造、商混企業綠色化改造、非法商混取締、石墨制品行業污染防治設施改造。(2)合理利用清潔能源。降低高硫、高灰分煤的比重,提高電力、天然氣清潔能源比重。此外,用脫硫媒、無煙煤替代現在的用煤,也是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措施。(3)加強環保監督管理措施。實施露天禁燒、煙花爆竹禁放、施工揚塵、道路揚塵、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管控,城區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裝置油煙安裝率達100%,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進行細化,制定重點企業應急減排“一企一策”,與其他區縣簽訂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工作協定,構建聯防聯控機制。(4)提高城鎮綠化覆蓋率。城鎮綠化植被對提高大氣環境質量有重要作用,它可吸毒、減塵、凈化空氣,調節氣候, 美化市容等多種功能。城鎮要大力種樹,植草皮,消滅裸露地面,減少明塵。
參考文獻
【1】楊峰,劉春蕾,牟瑩瑩,李文青.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第3期67-70頁
【2】尚麗萍,公眾參與視角下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對策探析【J】.四川環境,2017,第5期94-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