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東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小學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體育教師加強對培養小學生道德品質和堅強意志的重視,充分地挖掘體育學科中所蘊含的德育功能,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在體育運動中合理滲透品德教育,促進小學生精良品質的形成并不斷提升。筆者基于工作經驗,就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提出了以下三點有效對策:通過豐富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以形成不懼艱難的品質;依據教學內容運用競賽評比法,逐步增強學生競爭意識;合理利用榜樣示范法激勵學生,觸動學生內心、培養愛國精神。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有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34-0244-02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體育教師依舊采取死板專制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一味地要求學生對某一動作進行機械訓練,重視身體的操練而忽視了學生從運動中獲得的主體體驗和感受,使得體育課堂沒有生機,導致目標窄化、育人功能發揮不全,阻礙了學生體育品德和意志的培養和發展。因此,為了改變上述現狀,體育教師應嚴格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掌握立德樹人的具體方法,將“育德”與“育體”相融合,逐漸提高體育德育的效能,從而促進小學生各方面意志的形成和強化。
1? ?通過豐富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以形成不懼艱難的品質
雖然不懼艱難的品質并不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范圍內,但作為教師也要挖掘體育學科中的德育潛能,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體育品德。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運動訓練時,可以適當增加活動的難度,讓學生參加具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逐漸消除小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畏懼心理。對一些膽小、害怕的學生,教師要采用豐富的、和藹的教學語言,有效地感染學生使其逐漸沖破心理障礙。與此同時,在學生完成這些具有難度的體育活動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讓學生一次又一次突破更難的體育訓練內容,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心理抵抗素質,長此以往,最終能夠使學生形成不懼艱難的體育品質[1]。
如體育教師可以人為設置體育活動的難度,增加運動器材的高度、重量和數量等,同時對膽小的學生加以鼓勵和指導,逐漸增強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信心,使學生敢于完成規定的動作,從而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心理素質。在“支撐跳躍”活動中,有部分學生出于膽怯,遲遲沒有做出相應的動作。筆者通過自身的語言感染他們,師:“同學們,我發現有很多同學不敢去跳,大家盡量不要害怕,現在老師用橡皮筋代替了欄板,請大家大膽一點、勇敢地跳出第一步,你們要戰勝心中的膽怯,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對心理素質較弱的學生教師應不斷地給予鼓勵,使學生增強信心,再加上其他同學的幫助和鼓勵,使學生逐步完成課堂上規定的練習,進而有效地提高小學生不懼艱難的品質。
2? 依據教學內容運用競賽評比法,逐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體育競賽是培養小學階段學生良性競爭意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師要在明確體育教學的訓練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并創新符合小學生實際水平的滲透德育的形式,選擇恰當的滲透策略,以增強體育教學中德育的實際效果。體育學科中不同運動項目有著不同的德育效能,其中田徑運動包含耐力、速度等方面的競賽,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要依據當堂課的訓練內容去選擇運用何種方法滲透德育,給學生設計有競爭性的體育游戲活動,并引導學生公平競賽,初步認識體育競賽的目的和要求,從而有效地增強小學生良性競爭的意識[2]。
如體育教師依據田徑教學的內容在課堂上組織“100米接力跑”的比賽,并設計以下課堂活動。師:“同學們,現在請大家自行分為三個小組,每個組五位成員,每個小組取一個接力棒,然后在跑道內分隔開站好。在接力跑的過程中要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以及接力棒的安全交接,傳棒者一定要確定無誤的將接力棒交到下一個組員手中,接棒者要做好提前接應的準備……”學生聽到競賽類的體育活動,紛紛提高了運動熱情。教師設計具有競爭性的接力賽,最后對比賽結果進行合理地評比。師:“三個小組都很棒!第二小組的成員配合得很默契,速度也最快!……”通過運用競賽評比法來滲透德育,有利于學生之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運動風氣,從而逐步增強小學生的良性競爭品質。
3? ?合理利用榜樣示范法激勵學生,觸動內心培養愛國精神
體育教師要利用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在組織訓練活動中,適時地向他們滲透體育名人的運動經歷,發揮榜樣示范的德育作用,讓學生受到體育名人真實事跡的影響,使學生在崇拜體育名人擁有高超的運動技能的同時,也佩服他們身上永不服輸的體育精神以及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從而觸動小學生的內心,使其潛移默化地學習名人身上的優秀精神品質。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發揮榜樣的影響力,利用小學生的崇拜心理,使學生通過體育明星為國爭光的運動事跡,發自內心地學習他們優秀的品質,從而有利于教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利用榜樣示范法向學生介紹體育名人孫楊的經歷,使學生受到一定的影響。師:“同學們,請大家看投影中的比賽視頻,你們能認出來這張中國面孔是誰嗎?”生:“孫楊!”教師通過給小學生播放孫楊的比賽視頻,激烈的比賽場面給學生帶來直接的視覺沖擊,使學生紛紛產生感嘆。生:“孫楊好厲害!他的游泳技能太高超了!”……此時教師抓住時機向學生滲透德育,師:“孫楊是我國非常知名的游泳健將,他在一次比賽中,遭遇了‘搶跳驚魂’,當時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卻依然打破了世界紀錄,再次為國爭光……”通過體育名人的事跡,讓學生學到臨危不懼的心態,在欣賞他們擁有高超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學習他們永不服輸的體育精神以及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應嚴格“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在體育教學中尋求有效滲透德育的具體對策,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原有的體質水平以及對課堂訓練活動的接受程度,通過有效的體育訓練逐漸使小學生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并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豐富其品德素養。
【參考文獻】
[1]萬鵬.新課標下滲透在小學體育中的德育教學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7).
[2]趙超強.“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小學生體育課堂道德行為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