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斌
摘 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在人們生活與生產中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農村地區由于基礎設施的缺乏,因而水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應用。為了改善農村居民的用水狀況,及時升級農村的供水基礎設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基礎設施上的硬件實力得到了增強,農村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才得以有序進行。因此本文從農村供水工程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出發,進一步探討了未來的農村供水工程應當如何發展,并針對農村供水工程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給予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現狀問題
引言
水是動物與植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沒有水的存在也就不會有如今絢爛的人類文明。農村農業為人們的生存提供了能量來源。水資源的豐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業產值。若區域內出現缺水的狀況,將減少農作物的產量。因此從人們的生存上來說,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的農村供水工程的質量均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因素的差異,導致不同地區的農村供水狀況存在差異。
1 農村供水工程的現狀以及問題
1.1 農村供水工程的獨立性
由于農村地區分布范圍廣,因而各地農村的地理狀況以及水資源情況各有不同。但由于建設沒有考慮到農村地區的特殊性,因而導致了供水設施達不到預期供水要求。這些特殊性表現在農村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硬件設施的運輸以及水資源的開發受到限制,也包括了地面徑流的減少以及地下水利用的局限性。因而這些因素導致了農村供水工程需要獨立性的問題[1]。因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將技術設備與農村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等因素結合起來,需要在農村進行一定的調研,搞清楚實際的狀況,不可以偏概全,然后選擇合適的供水工程設備,組成合理的供水工程體系。除此之外,針對離城區較近的農村區域,由于技術與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因而可以將城市的供水系統延伸到其所在位置,在實現供水工程的建設下也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應用。
1.2 農村地理位置的限制性
由于農村地區普遍離城區的距離較遠,個別山區地方交通條件落后,因而在供水工程建設中受到了限制。建設農村供水工程的最大難題就是地理位置的偏遠性和地形差異性,這直接導致了供水工程建設的差異性。另外,某些地區的居民在生活上習慣利用井水,這又對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可能會考慮改造當地居民的用水狀況來適應農村的長遠發展需求,但是對于水資源的開發難以避免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破壞。問題的關鍵在于若要進行水資源開發,如何有效避免環境受到破壞。
1.3 農村供水工程技術落后
農村人口的穩定與國家對于農村發展的強烈期望,導致了農村的供水需求相較以前大大增加,無論是總量還是質量上都到達了新的檔次。某些地區的農村供水工程技術的落后,不僅不能滿足農村居民生活用水的質量性,也無法滿足農村居民生活用水總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村的穩定和持續發展。技術的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第一,許多農村的供水工程技術含量較低。工程建設之初只考慮到用水的量沒有考慮到用水的質量,地形落差大,原水過濾設施簡單,甚至無簡單的消毒浮筒,因而導致了水質依然無法達到飲用水標準,因而對于農村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第二,限于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對于供水技術的選擇上沒有側重,沒有根據實際的需求選擇合適的供水技術。因而導致供水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2 農村供水工程的未來發展趨勢
2.1 管理制度的完善
我國在發展農業時也較為關注對農村供水工程的管理與投入,近年來在農村供水上取得的成果較為理想。再往后的供水工程管理工作中,加強管理制度的實施,完善管理制度是首要的任務。從目前的建設成果以及發展現狀來看,當前的技術設備以及技術手段是超過建設的預期效果的,為了使這樣良好的趨勢繼續保持下去,并持續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是不容易的[2]。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是基礎,具體的改善措施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加強農村供水工程的管理。這一點可以通過建立縣級專業的管理部門來實現,專業部門的首要任務是經常對于供水的狀況進行數據統計,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供水工程是否有重大問題的出現,指導村級組織供水協會對供水工程的管理運行;村級供水協會要強化對供水工程的管理,維護好水源地設施、過濾池、消毒設施、供水管網,確保飲水安全,合理收取水費,以水養水,促進供水工程良性運轉。第二,要求農村村級組織或供水協會對實際的用水情況進行周期性的匯報,從第一線獲取數據資料,尋找可能出現的問題,防范未然。第三,針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制定解決措施,組織專業人員解決問題,防止問題的擴大以及進一步惡化。第四,及時更新技術。農村供水工程的技術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滿足農村的發展需求。因而及時地更換先進設備,實現技術上的革新,也是杜絕問題出現的有效手段之一。
2.2 建立聯合供水工程
為了解決地域性差異導致的供水工程質量不均衡的問題,在某些地區的農村與農村之間的距離較近的,可以考慮建立聯合的供水工程[3]。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工程建設的實際效果可能不如預期,但是投入的資金總額可能已經遠超計劃。建立聯合供水工程很好地解決了資源合理利用的問題,既然單個的供水工程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將數個工程資源聯合起來建設聯合的供水工程,能夠優化水資源利用,最大程度地實現預期目標。為了建設聯合供水工程,需要村與村之間進行通力合作,實現人力、技術資源的共享。
2.3 城鄉供水的同質化
從建設農村供水工程的難度上來說,各方面資源的匱乏導致工程建設遭遇挑戰。未來的建設工作應當按照城鄉供水的一致性原則來實施,將城市的技術與標準引入到農村的供水工程中。城市的供水工程技術較為成熟,能夠在農村的工程建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的同質化并非直接將城市的技術與設備用于農村,具體情況要結合農村的實際發展狀況來進行商榷[4]。運用這樣的方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良好的成效,且實現了技術革新上的持續發展性。
3 結束語
上文對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展開了討論,我國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總體形勢良好,對農村供水工程的鞏固提升工作也較為令人滿意。而今后的工作重心在于如何完善供水工程的管理運行,特別是技術的升級以及設備的更換。本文已針對較為普遍的問題給出了建議,供相關人士參考。
參考文獻
[1]廖小龍.江西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管護情況調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8,No.138(04):81-85.
[2]宋衛坤,鄔曉梅,李曉琴,etal.農村供水工程計量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8,No.428(06):122-125.
[3]寇明蕾,周富彥.農村供水一體化管理及維護機制的探究——以渭北地區農村供水維護管理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6):134.
[4]段艷芳.山西36個國定貧困縣飲水安全現狀調查及提升措施[J].中國水利,2018,No.843(0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