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吳燕英
摘 要: 就目前我國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項目的開展現狀來看,仍存在監管制度內容不足、缺乏安全施工以及人員整體施工水平結構低下等情況,因此則必須加強對施工技術要點的了解與掌握,才能在找到問題解決措施的同時提升工程施工水平。
關鍵詞: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引言
施工技術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項目水平的關鍵手段。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項目本身具有工期長、規模大等特點,想要保證該建筑施工項目水平,除了需要對其施工材料、施工方案以及施工人員等加大要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選擇具有高科學性和全面性的主體結構施工技術,保證其主體結構的穩定性難度安全性。但由于我國現有施工水平仍舊無法提升,因此想要提高技術的應用效率,就必須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以便于施工技術的有序開展。
1 我國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現狀
模板施工技術是我國現有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常用的主要技術之一,主要需要使用模板、混凝土以及鋼筋等材料對該主體結構進行建設,以確保能夠利用這些材料本身剛度、硬度以及穩定程度提升廠房整體質量水平和使用壽命,達到提高廠房穩固性和安全性的目的,但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規模大、施工技術繁雜、施工工期長的特點,而施工單位在施工時則需要通過前期投入購買材料、聘用人員等達到建設目的,但部分單位內領導人員過于重視自身經濟效益,為節省成本投入、縮短施工工期,在購買施工材料時未及時考慮建筑質量標準,而是選擇降低材料成本降低其投資金額,并未及時對現場施工技術加以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材料質量低下,極易在各個施工環節內出現技術失誤等情況,導致建筑整體建設水平和安全水平受到嚴重影響。
2 建筑主體結構的基本施工要點及措施
2.1 建筑模板施工要點及措施
2.1.1 對模板進行加固
在對模板進行加固時,需要使用螺栓對陰角模板的邊棱進行固定,通過利用螺栓等結構將模板進行拼接加固,可提升模板之間的拼接密實度,確保在后期進行混凝土工程澆筑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漏漿情況,而在加固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為了便于后期對模板的加固和拆卸,需要使用可調絲杠安裝在模板中間四片芯模處;需要使用銷子對芯模和鋼模板進行緊固,同時經雙架管將模板與腳手架連接起來。
2.1.2 鋼模板施工要點
建筑主體結構模板施工的要點主要為模板選型和模板材料檢驗。在模板施工過程中,應切實做好模板清潔、定位、放線以及測量等工作。在模板拼裝施工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模板縫隙,利用鋼絲板扎模板接頭,從而保證模板的穩固性,避免家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產生漏漿現象。同時,建筑主體結構支架與模板連接結構的設計應當充分考慮技術可靠性以及方案經濟性,在確定建筑主體結構模板穩定度、剛度、硬度的基礎之上應滿足其混凝土施工標準。
2.2 鋼筋施工要點及措施
2.2.1 鋼筋施工流程
嚴格按照中梁-中間板-后兩邊板的順序對鋼筋進行綁扎或焊接,且在進行綁扎或焊接時需要根據工程時間情況在邊墻位置留有一定空隙,以便于在插筋時合理控制鋼筋的分布。針對邊墻進行綁扎鋼筋時需要先對土面進行綁扎鋼筋,隨后在對非土面位置進行綁扎,包括樓梯和夾層等位置,當一個區域內鋼筋綁扎結束后需要對其綁扎技術質量進行階段性驗收,驗收合格才能進行其他區域的綁扎施工環節。
在進行鋼筋綁扎或焊接施工時,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嚴格按照鋼筋綁扎規范流程和基本要點,在符合施工設計方案圖紙的前提下對鋼筋孔洞進行預留和設置,并要求在綁扎前對鋼筋插筋區域進行放樣定點,以保證鋼筋施工質量。
2.2.2 鋼筋施工要點
鋼筋材料采購時必須保證其質量,同時做好入場前的審核工作,如發現鋼筋質量不符合工程規定則必須進行更換,同時對采購人員進行問責;
對鋼筋材料的存放空間進行嚴格把控,要求鋼筋管理區域濕度、溫度等必須符合材料性質需求,同時由專人對材料進行統一管理,避免鋼筋出現丟失的同時以免對場內人員造成生命安全威脅;
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等必須及時對鋼筋數量進行再次取人,并對鋼筋的規格進行嚴格把控,由監管人員、技術人員全程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情況進行監督,要求人員必須精準下料、施工,保證鋼筋施工水平,以免對鋼筋材料產生浪費。
3 澆筑混凝土施工要點及措施
3.1 制備混凝土
根據工程實際要求和使用需求等選擇不同規格的混凝土原材料,同時針對具體施工方案和混凝土材料自身特點對其配料進行科學配合,要求配合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科學比例進行材料攪拌與制作,為減少水化熱現象可適當使用外加劑等輔助材料配比過程,及時做好振搗工作,提升材料密實度,通常來說,當材料坍落度在 140~180m 為合格。
3.2 混凝土澆筑施工
對混凝土材料做好保濕工作,在澆筑時可使用分層澆筑法,要求每一層澆筑高度不超過 300mm,并在澆筑過程中做好二次振搗工作,確保該層澆筑合格后再進行下一層澆筑施工,直到澆筑施工完畢。
3.3 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
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振搗器應至少插入混凝土20mm;同時,振搗應當確保全面、均勻,避免漏振。另外,第一次振搗應當與第二次振搗之間的時間間隔至少 30min,以便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氣排出,從而提高其密實度。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當及時檢查模板支撐、施工腳手架、螺栓的狀況,盡可能避免其出現螺栓松動、模板支撐不牢固等質量問題。
4 結束語
綜上,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循各項施工技術,同時在主體結構施工之前應當制定嚴格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案,從而為確保施工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總之,在建筑主體結構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施工技術和工藝流程,以避免返工或者出現安全事故,從而保證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能夠在規定的工期內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劉長魁.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31)
[2]林叢曉.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課程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8(05)
[3]黎治良.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監理質量的控制要點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