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可偉
摘要: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在七年級的課程設置上,道德與法治課的很多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成為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發展、青春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關鍵節點,也是對學生進行青春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和黃金時期。努力找到道德法治課與青春健康教育的契合點,為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發揮應有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探索了道德與法治課青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幾點對策,希望能為一線教師提供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青春健康教育;性教育
對學生進行青春健康教育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十歲至二十二歲,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性發展性成熟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提高對學生青春健康教育的重視。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進行青春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部分:第一部分是性生理層面,第二部分是性心理層面,第三部分則是生殖健康知識,第四部分是異性交往。通過對初中學生進行青春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性生理與性心理方面的健康的發展,提升的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塑造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從而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升。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中進行青春健康教育乃是當前急需探討與解決的課題。
一、道德與法治課進行青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青春期的學生無論是心理方面還是生理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青春期乃是個人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時期。從生理發育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人的生理迅速發育并走向成熟的時期,尤其是表現在性的發育和成熟上。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人的心理發展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尤其是智力發展逐漸達到了頂峰。從個性形成的角度看,青春期是個性發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時期,尤其是自我意識的形成發展。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培養規則意識、交往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長為一個真正意義的社會人。
青春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視發展課題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對中學生加以引導,讓他們明確并能夠完成青春期應該完成的發展課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接受和完善自己的性別角色,了解男性或女性的社會作用;認識和掌握性生理、性心理、性倫理、性法律、性美學、性行為、性衛生等方面的知識;掌握協調和控制自己情緒、情感的方式方法;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和管理自我;對人生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確立人生觀;學習和掌握作為一個社會正式成員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為升學、就業、戀愛作好準備;樹立遠大理想,養成進取、創新的品質等。采用的形式包括:上網查詢資料,結合自身情況寫心得體會,和同學分享交流;男女生分開做青春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舉辦青春期健康知識競賽,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等。
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培養健康的性心理
由于性激素的不斷作用,中學生的性器官在青春期會逐漸發育成熟,性意識逐漸強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異性產生不一樣的感覺,比如喜歡和愛慕。伴隨性心理的不斷發展,還會產生性行為的欲望。二是想和異性待在一起,比如牽手、擁抱和接吻都會感覺到激動與興奮,渴望與喜歡的異性戀愛,甚至產生更親近的行為,比如性交。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性心理的發展中一般都要經過三個過程:
一是對異性的暫時疏遠期。剛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發現自己與異性在生理上有著顯著的不同,他們會在平時的交往過程中出現暫時的有意識的疏遠,這個和小學階段無憂無慮的打鬧完全不同。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平時的生活中,男生和女生很容易互相“嫌棄”,比如男生認為女生十分膽小、嬌氣,女生認為男生十分淘氣、粗魯、不會尊重人等,這個對異性的暫時疏遠期一般是出現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上學期。
二是異性接近期。伴隨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不斷發展,受性激素的影響,他們開始對異性產生一種一種神秘感:既好奇、向往,又伴隨著內心不安的微妙復雜心理。這種心理一方面促使學生想要了解異性、主動接近異性,并想要進一步交往。但又擔心交往方式不當引起異性反感、擔心受到周圍人的非議和嘲笑,所以表面上故意疏遠異性。過了這個時期,男生與女生就會互相吸引,比如男生與女生在一起學習、一起游戲會比較愉快等,慢慢地也就能正常交往了。
三是對異性的愛慕期。在異性接近早期,學生往往是以群體方式互相交往,即幾個男生和幾個女生來往。之后,便會出現一對一的交往。如果在這一階段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很可能出現“早戀”的現象,即中學生過早發生或發展的戀愛現象,有的教育工作者稱之為“異性交往過密”。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融入青春健康教育,特別要重視異性交往教育。對于出現的“早戀”現象,應該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靈活采用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疏通引導,比如尊重其隱私、幫其保守秘密,和當事雙方促膝談心,甚至和“幾對戀人”一起討論交流,認清“早戀”的性質、利弊、對人生學業、事業、婚戀觀和人際交往的影響,與他們共同探索解決的方法,共同描繪絢麗多姿而又不留遺憾的青春畫卷。
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的自己,與異性進行正常交往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的自己,與異性進行適當交往,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學生學習有關兩性方面的知識,打破學生對異性產生的那種神秘感。要引導學生把“性”當成一種自然現象來認識,當成一門科學來學習。在性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抵制住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不良誘惑,比如黃色光盤、黃色網站、黃色書籍等。這就需要學校多開展一些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逐漸轉移和淡化學生的性欲望。比如學??梢苑e極開展一些科技、娛樂、體育等活動,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逐漸減少學生對性的關注。對于沉迷黃色信息的學生,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情況、及時以巧妙的方式介入、引導,防止釀成嚴重后果。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進行青春健康教育,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用理智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絕對不能因為性沖動犯而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教師應該向學生說明兩性問題所產生的后果,以及需要承擔的道德責任、法律責任,讓學生懂得“性”的重要性以及“性沖動”的危害性。引導學生養成尊重人的道德素養和行為習慣,具備做人的尊嚴,不受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性解放、性自由、及時行樂等錯誤思想的影響。要加強中學生的異性交往教育,明確兩性交往的界限,掌握異性交往的藝術,鼓勵正常異性交往。這樣,既可以更好地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隔閡感,又可以獲得一份珍貴的友誼。
四、結語
近年來,青春健康教育已越來越受到廣大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青春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除了上面談到的內容外,還有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和法治教育、學習心理教育、逆反心理教育、生活心理教育、職業心理教育、抗挫折教育等。作為人生旅途中的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青春期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時期,也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活力、最關鍵、最重要的時期,引導中學生順利而愉快地度過青春期,應該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參考文獻
[1]王歡,張軍生.論初中階段學生青春健康現狀及對策思考[J].科教文匯,2016,13(20):11.
[2]張琴.構建中學生青春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標準研究———以 X中學青春健康課程實踐為例[J].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