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婷婷
摘 要:藝術是人類特有的對自身精神狀態和思想情感的表達和抒發,富有魅力的藝術可以培養性情、增長才干。隨著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改革,素質教育已逐步推廣到各個領域,而對藝術學科的教學已成為教育中的創新落實點。但對于幼兒園而言,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大多數幼兒園不注重對幼兒藝術修養的塑造與培育,只是一味的給孩子們灌輸學習觀念與方式。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幼兒園教育現狀,提出有效提升幼兒園開展藝術教育的對策,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想象空間。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教育;對策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一個懂得欣賞藝術的人,自然能夠從一切世俗的煩惱中超脫出來。”在幼兒園教育體系中往往以教授基礎知識為主體,而忽略了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誠然,藝術素養體現在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內在涵養上,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藝術教育有著多種多樣的內容形式,歌曲能表達情感、喜劇能陶冶情操、舞蹈能提升情趣,藝術修養的培育使我們在生活中具有一雙發現美、創造美的眼睛,感謝身邊的一點一滴,學會珍惜,充滿激情和活力地過好每一天,并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
一、藝術教育的概念及具體內容
1.藝術教育的具體概念。藝術教育是全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被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不僅來自人們生活的實際,而且可以直觀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現狀。藝術教育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及工作實踐中逐漸積累形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印記的各種藝術文化形式。我國是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并且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藝術教育出現得較早,形式較為豐富,我國不同民族都擁有不同的藝術教育,民風、民俗也有所不同,這些不同的風俗習慣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的藝術教育內容。藝術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產生的一種教育形式,可以被許多老百姓接受和喜愛,同時還可以與之產生心靈和思想的共鳴,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它的優勢表明其更加適用于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幼兒教學活動中的藝術教育的具體內容。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國的藝術教育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具備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歷史意義,鑒于藝術教育的種類較多,內容較廣,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有選擇地教學,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多選擇一些有意義的、積極向上的、通俗易懂的及具備一定教育意義的內容進行教學。舉例說明:有意義的民間神話故事及俗語寓言故事等,或者是一些民族歌曲、簡單的童謠歌謠等有意義的民間音樂,也可以是動手能力較強的剪紙、折紙、畫畫、泥塑等幼兒喜愛的藝術。這些內容不僅適合幼兒階段教學,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
二、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意義
1.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幼兒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教育對象是年齡較小,沒有經歷過系統學習的幼兒,對于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而言,不可以像小學教學一樣枯燥地進行系統程序化教學。在幼兒園學習的幼兒,日常課堂教學的重點是進行有趣味性的內容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幼兒園的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將藝術教育中的有益內容有效融入幼兒教學活動中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舉例說明:幼兒對于畫畫及手工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進一些民間的手工藝的制作或是畫畫等內容,這樣的課堂內容可以充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培養幼兒的民族認知感。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對幼兒園幼兒的藝術教育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也是時代賦予每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不僅可以形成完整的學習思維和表達方式,對幼兒的日后學習和成長也有重要的意義。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融入藝術教育,是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意義的一種補充和升華,把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文化高度的升華,使幼兒從小受到藝術文化的熏陶。培養幼兒對于藝術的認知,培養歷史責任感和民族認知感,從而積極擔負起傳承藝術的時代責任,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推進不僅是在教授知識,而且在培養幼兒的文化素養,更是幼兒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教育教學的最崇高的追求目標。
3.促進對藝術文化的傳承。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我國的藝術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藝術文化因為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及缺乏繼承人而逐漸消失,這是整個民族的損失,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融入藝術教育對傳承和發揚藝術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讓幼兒從小就接觸藝術文化,可以更好地傳承藝術文化,間接培養未來的文化的傳承人。現如今,在我國大部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都加入了藝術教育的教學內容,例如京劇進課堂、民俗進校園等具體的傳統藝術形式進校園的活動,使幼兒在課堂中就對京劇等傳統戲曲有充分的了解,充分了解藝術文化,讓幼兒真正成為文化藝術的繼承人,將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發揚光大。
三、有效提升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對策
1.注重幼兒教師的藝術素質培養。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主要組織者及引導者是教師,要在幼兒教育教學中融入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強對幼兒園教師的藝術素養的培訓。目前我國部分幼兒園的教師都是剛進入教師崗位的新人,或者是缺少教育經驗的青年教師,這些年輕的教育工作者對藝術文化不夠了解,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所以應該定期組織幼兒教師到專業的藝術文化傳承地或傳承人處學習,使教師對傳統文化藝術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培養教師對于藝術的素養,進一步改善有關的藝術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師文化的綜合素質,從而在日后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果。
2.結合課堂內容,有效融入藝術教育。教師在進行具體的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藝術教育進行教學,例如:在數字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折紙的方式將數字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完成課程教學內容,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在學習寓言故事的時候,運用傳統戲曲或者皮影戲將故事完整地講述,鼓勵幼兒在觀看之后將自己的觀后感講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課程內容,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幼兒園可以開設專門的課程進行藝術教育,例如可以開設折紙課程、年畫繪畫課程、泥塑課程等,選擇幼兒喜愛的藝術內容,提升課堂氛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3.創設藝術文化的情境。學習氛圍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幼兒園的幼兒,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融入藝術教育一定要創設藝術文化情境。例如,幼兒園可以建立藝術文化展示區,展示藝術作品,創造具有文化藝術氛圍的環境;與此同時,幼兒園還可以創建幼兒藝術文化作品展示區,展示幼兒自己制作的作品,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為幼兒營造更加完善的學習氛圍,創設藝術文化情境。
總而言之,教師在對幼兒開展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使他們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艾佐,沈韞青.基于藝術的特征開展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J].學前教育研究,2017(07):70-72.
[2]劉建琴.農村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5(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