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李紀丹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系統規模的逐漸加大,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不斷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電網故障出現的幾率。為保障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要充分確保繼電保護的穩定性。電氣自動化平臺內部繼電保護和安全智能設備,能夠在電氣自動化平臺無法正常工作時運行,是能夠消除不穩定狀態的關鍵智能化技術和設備。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系統;繼電保護;安全技術;分析
電氣自動化平臺內部廣泛使用繼電保護器,不僅因為繼電保護在電網內的發展非常快速,還由于繼電保護安全技術的基本功能非常強大,精度和穩定性很高。因此,電網穩定運行不能脫離繼電保護,在推廣階段,隨著計算機系統、電子科技以及網絡通信系統的進步而進一步發展。當前,繼電保護器中的安全技術,開始朝著數字一體化和自動化趨勢發展。
1 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內容闡述
對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的安全管理主要通過相應的運行裝置來運行,其主要包括電源裝置進線和饋出的線路裝置。其中電源裝置進線包含定時限過流保護裝置、速切保護裝置、過負荷報警和差動保護裝置等,饋出的線路裝置則包含了過流保護、電流速斷保護裝置以及小電流接地報警系統裝置等。按照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的相關原則,在繼電保護的安全管理中,所有的電力設備、線路不得在無繼電保護的狀態下進行,并且所有的電力設備和線路在日常的運行過程中,必須有兩套完全獨立的機電保護裝置老控制,通過獨立的電力系統斷路器對工作進行保護。
2 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繼電保護安全技術的應用
2.1 母線的繼電保護
電氣自動化系統中,繼電保護安全技術最突出的作用是對母線的保護,主要表現在差動保護和相位保護。相位保護是借助相對比較提升母線的性能、狀態等;差動保護是提前設置母線元件中具備統一變化特點的電流互感器,借助二次繞組和母線側端子連接后,將互感器安置在差動部位。大電流實際接地環境中,采用三相連接方式發揮繼電保護效果;小電流接地母線保護主要集中在相間短路,借助兩相連接方式發揮繼電保護效果。
2.2 線路接地保護中的應用
電力系統中的線路復雜性極高,且不同設備的技術方式和使用條件存在一定差異性,所以接地方式十分復雜。詳細勘察并分析線路實際情況后,如果出現電流地接的現象,為避免延伸性的發生接地故障,要及時切斷電源。這類問題經常出現在電力系統的實際運行中,因此開展繼電保護工作可準確地預測故障。如果線路的接地在零序電流的情況下發生問題,可能導致零序電流快度持續上升,各項繼電保護動作明顯。如果零序電壓情況存在于電流切斷的過程中,則表明系統還具備持續穩定運行的能力。為防止產生零序電壓,有關技術人員在繼電保護裝置運行過程中可借助信號報警的方式處理故障,同時第一時間通知維修人員趕到故障現場,認真分析電壓數值,并根據電壓數值的高低來判斷是否存在接地故障。
2.3 發動機的繼電保護
發動機是電氣自動化系統的核心部位,其自身性能穩定和狀態穩定直接影響整個電氣自動化系統。發動機的繼電保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重點保護,通常定子組匝間短路導致局部溫度異常升高,造成絕緣層破損,進而出現發動機的運行故障問題。繼電保護是在定子繞組中安裝保護匝間裝置,從而有效避免定子組匝間短路。另一方面是電動機單相接地時,若流經電流高于規定值,可安裝保護接地裝置,并結合相位和電流的中心點,實現對發動機的有效保護。
3 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3.1 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
員工是一個企業的主要構成部分,安全管理的水平能否提高,與相關員工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息息相關,因此,想要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就要不斷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有效培訓,定期開展綜合培訓,提升技術型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原有的保護裝置和程序相對較為落后和老化,無法繼續滿足不斷發展的系統運行要求,因此,要強化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促使其及時了解和掌握新型的自動化設備和技術,不斷優化知識結構和水平,引導員工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脫離傳統束縛,不斷完善自身,促使電力系統的整體管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繼電保護安全管理制度,實現標準化作業,從整體上降低事故的發生率。相較于其它工作而言,對電力系統的維護可以說是危險職業。在日常的繼電保護工作中,常會因為作業中安全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員的不標準操作,使得繼電保護工作安全事故頻發,造成財力、物力、人員的損失。通過日常開展“五查”、標準化工作,加強繼電保護安全管理人員的日常作業規范,還可以編制相關崗位的標準作業指導書,從日常工作中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實現安全管理。
3.3 重視安裝調試保護裝置
確保電力的自動化正常運行,除了制度問題,其首要關注的當屬繼電保護的裝置設備運行是否穩定,其質量是否過關,此外也要做好保護裝置的選型、調試和安裝工作。開展工作時,要嚴格遵守電力線路的施工,以保障電力系統的順利、平穩運行。調試、安裝電力設備時,要進行全面仔細的檢查,尤其是設備安裝、電力系統的后臺監控等各部分,每一個部分之間的關系都是緊密相連的,缺一不可,因此任何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對整個電力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夠有效保證調試和安裝效率和效果。此外,要確保調試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就要不斷構建、完善數據庫,高度重視數據的收集、歸納、錄入和整合工作,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安全性、可靠性。
3.4 加強責任安全意識的確立
現階段,我國電力行業正處在國企改革與產業轉換攻堅階段,由于歷史性與產業結構等諸多因素影響,部分電力行業相關的技術人員存在新舊不接與老少兩極化現狀。由于新成員的大量涌入,對相關電力設備的認知與掌握程度較低,這樣就極大限制了整體電力系統的發展速度。在進行繼電保護裝置調試過程中部分技術人員缺乏相關的安全意識,這種安全意識淡薄主要是由責任感的缺失所造成的。因此,相關電力系統部門應該加強對繼電保護裝置調試人員的安全意識確立。通過開展“安全調試、促進生產”等主題活動不斷提升調試人員的安全意識。嚴格規定實際的繼電保護裝置調試工作流程,并指派監督人員對各個調試工序進行監管與督促,使調試人員保持嚴謹、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電力系統的發展與安全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作為社會生產、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資源,對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伴隨我國社會用電量的增加,電力自動化成為當前電力運行的最佳形式。為了確保我國電力事業的正常運行,繼電保護作為電力自動化的重要內容,加強其安全管理日益成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加強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完善相關安全管理制度,不斷改善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的安全管理現狀,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偉泓.如何提升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J].中國設備工程,2018(05).
[2]樊可鈺.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