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興 馮富強
摘 要: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促進人們對煤礦能源需求的增多。煤礦開采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危險性,因此煤礦企業需要擁有先進的設備,掌握一定的煤礦采煤技術,同時還要制定安全措施,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煤礦從業人員在一個安全的條件下進行工作,從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本文就關于煤礦采煤技術及安全管理展開探討。
關鍵詞:煤礦企業;采煤工作;安全管理
1 煤礦采煤技術分析
1.1 填充開采技術
填充開采技術是指用其他材料來填充采空區,從而降低煤礦作業面開采的難度。目前,填充開采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主要是填充材料的發展變化,最初使用的材料是廢石,現在使用的是膏體。該技術的實施除了填充材料的影響外,還包括填充物的施壓管理,只有科學合理地借助填充物的施壓管理,才能對圍巖崩落或地表下沉等情況進行有效控制,進而促進填充開采技術的實施和相關工作的開展。
1.2 爆破技術
相對而言,煤礦采煤的難度是非常高的,而且自身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為了在日后的工作開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應堅持在爆破技術上做出深入的研究、合理的應用。爆破技術是煤礦采煤的重點技術組成部分,即便是出現很小的不足,都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對于一些較厚的煤層來說,通常會涉及到爆破技術,此時也需要對爆破的參數。爆炸點的設置進行科學的計算選擇,由于炮采的危險系數較高,因而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相關的采煤設備完成對煤層的采掘。
1.3 緩傾斜煤層開采技術
就緩傾斜煤層開采技術來說,其包括兩方面技術:一種緩傾斜厚煤層開采技術,另一種是緩傾斜薄煤層開采技術。其中,緩傾斜厚煤層開采技術是指一次性的開采技術,該技術加強了支架結構的強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千斤頂工作的安全性。當強度達到一定值時,才能有效防止頂梁焊縫開裂、四連桿變形等情況,從而提高工程開采的可靠性、安全性。緩傾斜薄煤層開技術是對較薄煤層開采的技術,該技術的實施采用的刨煤機具有體積小、開采效率高等特點。另外,企業還需要研制一些該技術配套的設備(煤機綜采液壓支架)和技術,從而保障該技術呈現出更好地效果。
1.4 機械化技術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煤礦采煤的一些要求正逐漸的轉變為硬性內容,無論是在效率方面,還是在質量方面,亦或者是在安全方面,都不能出現嚴重的缺失和不足。為了促使將來的煤礦采煤體系更加健全,建議在機械化技術的應用上,按照科學、合理的模式來完成,從而減少不良問題的反復出現。在采煤設備方面、技術改革等方面投入一定量的資金,如引入現代化大型割煤機、創設信息化安全管理平臺等。
1.5 深層井開采技術
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煤層地熱危害性大、巖石抗壓力低的地段,此時應采用深層井開采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控制礦壓,防治沖壓地壓、熱害和瓦斯等。為了提高開采工作的安全性,則需要對深井的情況進行研究,比如深井圍巖周圍的環境情況、深井圍巖的狀態等等。根據深井圍巖現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恰當的方案,選擇最佳的挖掘方式及設備等,從而保障深井開采的高效性。
2 探討煤礦采煤技術與安全管理措施
2.1 合理設計開采方案
企業在進行煤礦開采的時候,理應針對方案本身進行合理設計,保證其具有足夠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還需要積極應用最新的技術,促使所有設備均能夠及時得到更新。不僅如此,企業還需要將當前行業發展的實際現狀考慮進來,對設備和相關工藝流程展開重新設計,保證規劃和設計的工作更為科學和合理,進而使得開采工作的實際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基于這一情況,在進行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尤其是針對巷道的布置方面,必須保證其足夠簡單,不能過于復雜。從而在保證生產安全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基礎上,盡可提升開采工作的實際效率和經濟效率。為了確保煤礦安全,建議優先選擇綜合機械化采煤,雖然初期投入較大,但是保證了工作面的安全,極大地減少了采煤工作面的頂板事故,提高了工作面的工作效率,從長遠講也提高了經濟效益。
2.2 保證采煤機械設備良好的工作狀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采煤工作面利用的設備發生了改進和替換,設備的安全性、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更加需要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培訓,強化安全管理工作,根據各自機械設備的工作內容和特點說明,做好提前的檢查工作,通過全方位的檢查可以避免機器存在的安全隱患,使工作過程保持相對穩定的安全狀態,使采煤工作面獲得安全生產的保障。
2.3 有效治理煤礦事故隱患
瓦斯、水、頂板等不安全因素在煤礦井下作業中對安全生產具有一定的影響,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因素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各種各樣的隱患,因此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方面的制度、措施,保障煤礦開采人員的安全。對于這些存在的安全隱患,嚴格執行五級隱患排查制度,應一一排查、及時處理,對隱患進行閉環管理,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防止小隱患造成大事故。與此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斷完善隱患監測手段,根據實際的生產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達到消除隱患、防治事故的目的。
2.4 加強安全評估
就煤礦采煤本身而言,安全評估的進行,可以促使安全管理體系更加的健全。首先,安全評估的實施,要充分結合煤礦采煤的特點和限制性條件來完成,既要對優秀的一面給予肯定,也要對不好的一面做出正確的對待。例如,在安全設備的選用和框架的搭建方面,一定要做出良好的測試與了解,這樣才能促使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得到足夠的保障,減少不必要問題的發生,為安全評估的科學、合理,做出更加卓越的貢獻。其次,安全評估的開展要定期實施,常態化開展。煤礦采煤的速度不斷加快,深層次的煤礦也大量開采,這就要求在評估指標、評估內容上做出良好的調整,確保煤礦采煤的安全管理,能夠不斷的走向新的層次。第三,通過安全評估找出安全風險點,在生產過程中對這些風險點進行控制,根據出現的風險,結合實際,制定、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制度等,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以保證煤礦安全生產。
2.5 優化安全管理的方法
在進行煤礦開采的時候,還要將煤礦生產的具體情況全部考慮進來,以此對原有的安全體制進行改進。在體制內部,除了需要對目前環境層面的需求進行明確,同時還要對使用的設備以及操作方面進行規范。不僅如此,還應當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紅線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安全無小事的思想;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安全一票否決等制度;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將全員收益與安全掛鉤。
2.6 推進采煤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
采煤工作面生產環節多,機電設備多,儀器儀表多,不安全因素多,實施采煤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人、機合一的標準化,也是采煤工作面實現安全管理的標準化,推進采煤工作面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十分必要,是采煤工作面實現硬件達標,軟件升級的重要舉措。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標準來管理采煤工作面,實現采煤工作面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達標,可實現安全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
3 結語
在煤礦開采作業中,要確保安全事故得以有效控制,必須對煤礦生產現場的各種影響因素加以分析,通過事故致因模型能夠找出煤礦采煤工作面安全事故的具體原因,提出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進意見,從而有效保障煤礦采煤工作面的生產安全,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趙飛.采煤工作面安全隱患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