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爭陽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加劇,各種公共的配套設施都需要提升和完善。城市生活中各種配套設施都屬于市政工程的范疇。比如我們常見的公園、綠化帶、城市的道路交通、公共衛生設施、以及上下水、電力、燃氣等等,都屬于市政工程。要想使人們更好的在城市中進行工作和生活,這些配套設施就必須完善,只有保證這些基礎設施完整的情況下人們才能進行生產活動。只有把這些設施不斷進行提高和創新,才能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難點;策略
市政工程是一項錯綜復雜的龐大工作,其施工現場的管理自然也是頗為不易,這就需要社會,企業,工程參與者等各個層面都對此提高重視,正視當前施工現場管理所面臨的難點,積極采納針對這些難點提供的對策,如此,我國的城市規劃工作才能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
1 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的管理步驟及內容
1.1? 施工前先做好準備工作
在企業得到中標信息后,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和專家對施工場地進行勘查工作,對地形地勢做詳細的評估和了解,做好工程的基礎工作安排,如工人的住房安排、水電等應用設施的使用暢通、添置設備儀器等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施工環境進行勘探時,要結合高科技,如在對水源和材料進行檢查時,要采樣化驗;應用地質勘測儀對地質的凈空、地下構造進行探測等。
1.2? 對工程的相關程序進行控制
工程的監督管理是工程建設質量保證的基礎,對開工、施工、竣工的每個環節進行控制,讓建筑單位制定施工管理方案和規章制度,企業要對其進行審核,在確定后簽訂質量保證書,明確賠償條例。
1.3? 重點控制項目的確定
在施工過程中,通過設計師制定的施工圖紙確定重點控制項目,并為其制定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原材料和半成品質量的檢查、確定審查步驟和管理人員等,對其進行高度關注,確保工程質量。
1.4? 施工項目質量的檢驗
檢驗即是對工程的整體監督,不能走形式主義,其材料質量檢驗和原始資料的定期存檔等工作都要落實到位,要切實加強“三檢”制度,在對各項目進行檢查時詳細、謹慎,不能存在馬虎的情況,執行簽字放行制度。
2 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難點
2.1 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我國的城市規劃工作還很不成熟,施工管理也處于一個摸索的階段中,管理機制的創新腳步不能及時跟上人們對工程發展的需求,因此,管理體系也必然無法充分地滿足工程現狀的需要。在當今形勢下,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作為市政管理中最突出的問題擺上臺面。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造成的后果有難以充分落實管理工作,工作碎片化趨勢加強,嚴重阻礙了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2.2 員工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在當前的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人員隊伍中,很多工作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整個隊伍的技術水平不在同一高度上。員工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施工隊伍當中,這在市政工程施工的過程和管理工作的工程中都埋下了隱患,阻礙了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因為施工人員缺乏培訓相關知識的機會,市政工程被動地承擔了過大的風險,被要求面對和處理更多的突發狀況。
2.3 對工程管理細節不夠重視
市政工程的流程十分復雜,并且每一個流程都和前后流程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細節上出現的問題都可能對后期工程建成后的投入使用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另外,還有一些潛在的問題,在前期不及時妥善處理的話,會對后期的施工和使用都產生威脅[1]。但在目前的市政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對細節的重視度還是很低,在很多環節上的管控只是走個形式,沒有真正落實自己的工作,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沒有提前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甚至出現問題也不積極地采取措施應對,對工程的運行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2.4 質量管理難題
市政規模較大,地點也較分散,施工內容非常龐雜,在進行施工管理過程中總會出現疏漏,因而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難度,實際施工管理中,需要監管的地方較多,受到人員數量的限制,存在一些監管盲區,因而難以切實保障工程質量。
3 針對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問題的應對舉措
3.1 完善施工管理的控制機制
完善的工程施工控制機制對工程的施工管理也具有指導作用,能夠科學合理的安排資源,節約成本,可以有效的避免浪費,在此過程中,責任制的加強極其重要,責任分配到每個人是工作展開的前提,只有每個管理人了解到自己的責任是什么,才能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施工細節的控制也很重要,要保證不出現細節上的重大漏洞,保證每個項目都有相應的控制機制來管理,在調動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時,要制定相應的獎罰制度,進一步督促管理人員的責任制工作。
3.2 加強宣傳施工現場的教育
對施工現場管理的知識進行宣傳加強對改進施工現場問題有促進作用,通過文件或會議的形式對各級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管理知識的重要性進行宣傳和教授,讓其形成有關方面的意識,使其能夠自覺的貫徹和執行《實施性施組》文件上的要求和規范,使施工現場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盡量避免工程事故的發生,這樣才能保證工期和施工質量。
3.3 加強監管力度
在施工的過程中產生質量問題,有可能是監理單位監督不嚴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監管單位的職權無法實施或者出現一些自身問題而造成的監管不力,可能會造成施工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督,尤其是在施工安全方面,一定要加強施工設備和施工進度的管理,所以說在市政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涵蓋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方面,對從具體事物到具體人員、從設備的材料都需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一定要嚴格進行處理,并且及時處理,將監理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保證整個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3.4 加強對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檢驗
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系數直接關系著企業員工的人身安全、企業的形象、經濟效益。因此加大對工程施工現場安全問題的管理與檢查力度是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重中之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危險的防患意識是企業不可忽視的一點,切忌僥幸心理,企業應該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危險防范工作,在企業員工的安全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工程的安全順利實施才具備人力基礎。此外,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檢查,對于細節嚴格把關,并及時解決細小問題,以免其不斷發展以致釀成大禍。例如,在建筑工程中,企業就應該對于施工時的用火、用電等問題加大監管力度,保障其使用過程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為避免事故發生,企業應該提前制訂計劃,并預先思考危險來臨時的緊急對策,提升員工的臨場應變能力。在工程即將完成時,企業也不可怠慢或對施工現場安全問題放松警惕,應提前制定好防漏、補救等措施。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市政工程建設的數量、種類以及規模也隨之出現了極大程度的提升,要想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提升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單位必須進行管理體系的優化,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解決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的難點管理,從而為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秀絹.對市政工程現場管理的探討[J].門窗,2017(12):198.
[2]付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探究[J].山西建筑,2017,43(35):247-248.
[3]羅科建.市政路橋工程現場施工管理難點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48):280-281.
[4]傅建偉.市政工程項目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的有效對策[J].住宅與房地產,2017(3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