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雅琴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行業面臨全面改革。班主任作為教育鏈條中的重要一環對于培養學生的素質具有極其重大的作用。班主任的培養模式對于學生的影響甚至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作為班主任如何采用一個合理的管理方式讓學生在師生關系中覺得舒服是取得成功的表現。本文主要介紹班主任在管理中“寬嚴”之道,如何管理學生的同時也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當然也為班主任在今后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寬嚴相濟;管理;
學生階段作為人生階段中比較重要的一環,班主任的培養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管理中的過于嚴苛還是放任不管都會對學生的生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學生階段孩子們的心智還不夠的成熟,外界的影響是會對學生的生長軌跡產生偏移。班主任應該選擇一種合適的管理模式,在完成班級管理工作的同時,照顧到學生身心成長,選擇一種高效的培養模式也可以在班級管理工作取得高效的成果。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在“寬嚴”之中掌握一個合適的度,則是目前班主任最重要的目標。
一、教育管理中的弊端
教育管理作為現代教學管理中最主要的一環,老師的培養模式直接決定了學生的發展和前景。一。嚴格常常被一部分的教師作為教育理念的核心。他們認為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模式會讓學生做到自律、守紀律。但是往往在執行過程中,理解出現了偏差,嚴格變成了嚴厲,希望學生對自己言聽計從,若學生的所作所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會大發雷霆,惡言相向。長久以來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要知道學生階段孩子們的心智都不成熟,過于刺激的話語無法想象會對學生造成怎樣的傷害,若是叛逆的學生更會激化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所以作為老師尋求嚴格與嚴厲之間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功課。二、還有一部分教師在管理中采用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過于寬松。無論學生的成績、心里狀況如何都不聞不問。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來進行教學工作,無疑這種教學態度是極不負責任的。作為一名老師對于學生的引導貫徹了學生的成長階段,若放任自流的話學生極易走向歧途,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易。過于寬松的管理,后果只會讓學生養成一個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的處事態度。身為教師,需要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傾聽學生內心的真正需求,保持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無論是對學生的成長還是老師工作的進行都大有好處。
二、教師以身作則
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后漢書》中的“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也是把以身作則和言教相比較理解的。其意義重在強調教師的行為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這雖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卻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身正”,可以說教師的言行對于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平日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都要做到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來感染學生。作為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感化學生。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做到守時守序,自己便首先要做到不遲到、不違反規則。學生都是看樣子的,若教師作為一個教育者都不遵守規則,學生又怎么會聽話呢。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
這種示范表率作用,在學生的身上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推動力,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塑造一個學識淵博的形象,為學生梳理一個良好的形象,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育寬嚴相濟
3.1 寬容體現班主任的修養
首先對于“寬”的定義是指寬容而不是放任。對于學生保持一顆寬容的心,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教師自身的情緒都是有益的。學習階段大部分學生都處于高壓狀態,來自家長的期盼老師的督促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壓力。此時教師所要做的是給學生營造一個舒適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不是一味的苛責學生。學會愛護和包容學生,師生之間也可以建立深厚的羈絆。當師生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后,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教學工作的進行也會有極大的幫助。所謂人無完人,任何人在生活中都會犯錯,當學生犯錯的時候,身為一名教師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批評和嚴厲苛責而是采取一顆寬容的心包容學生,反復的批評只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做一個寬容的教師,也是自身修養的體現,一個懂得包容的老師會讓學生有如沐春風般的感受,培養自身親和力。讓學生與老師之間有深厚的友誼,這能夠讓學生更能發揮自身的潛力,更有利于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還有班主任在平日的工作里一定要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因為成績而對學生分為三六九等,這是身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養。如此一名寬容的教師又怎么不會受到學生的喜愛。
3.2嚴格是班主任的責任
在這里要區別“嚴格”和“嚴厲”的差別。“嚴格”,是高標準,高要求,對事不對人。當學生做不到的時候,反思自己的行為,改進管理方法,出發點是如何讓學生達成目的,不會因此對學生撒氣、不滿。而“嚴厲”,也是高標準,高要求,但對事又對人。當學生做不到的時候,會感到挫敗和憤怒,甚至會懲罰對方,因為方法的欠缺,最終卻未必達成目標。很多時候,教師的出發點是“嚴格”,但在執行的過程中,一旦學生不合作,就會束手無策,繼而感到挫敗和憤怒,有時候用發脾氣的方式逼迫學生去做事。一旦這個過程中加入了這些負面情緒,對學生這個人表達不滿和憤怒,就變成了“嚴厲”?!皣绤枴睍o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孩子心生恐懼。試想,若教師對學生的言辭尖銳、態度冷淡又怎么能讓學生心理舒服。學生內心焦慮的后果一定是學習效果不盡人意,由此惡性循環,教學工作也會難以展開。
四、結語
班主任作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環節必須在當前的教育管理中做到寬嚴有道。在嚴格與寬容之間尋求一個平衡、合適的度。尊重平等對待學生,讓學生感覺自身在管理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讓學生覺得自身受到教師的關注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亦師亦友而不是單純的教育者與聽講者的關系。通過寬嚴相濟的教學管理模式,相信在今后的教學管理工作中一定能取得高效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張華.新時期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初探[J].成功(教育),2016(1).
[2] 張艷利.當好高中班主任的四個秘訣 [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7(4).
[3] 黃漪卉.“愛”與“嚴”的界限——淺談新課程下的高中班主任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