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條例》對班主任工作職責作出規定并歸納為八個方面: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掌握好科學文化基礎知識;關心學生身體健康;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關心學生課余生活;指導少先隊中隊委員會的工作;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家長工作。其實班主任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班級管理。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是育人的基本途徑;搞好班級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做好班主任工作能推進班級學生全面發展,更能使班級工作出類拔萃。常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說法。城鄉班主任工作是截然不同的。筆者從教十九年,雖然在農村任教不長,但始終認為農村班主任工作具有特殊的一面,且有一定的認識,借此談談自己的一管之見。
關鍵詞:農村學校? 農村學生 班主任管理
首先談談農村學校學生的特點。
一、多數學生性格內向,個性欠張揚。由于學生身處偏遠山村,遠離城鎮,信息閉塞,所以思維、行動不夠活躍,往往是逆來順受,循規蹈矩,一板一眼,說話、做事看別人的臉色。長此以往,形成一種閉塞的心理。即使在班級同學之間也缺少交流,甚至于不敢和老師打招呼(課間休息,上、放學路上臉紅低頭而溜過),課堂提問更不敢開口,課堂討論怕出洋相,激烈的場面居然鴉雀無聲。
二、多數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知識面狹窄。其實農村學生與城鎮學生一樣,天生都是聰明的。可惜,農村學生從小受到的家教、師教不一樣。就家教而言,多數家長文化水平不高,隨著教材的改變,他們不能輔導自己的孩子。以前曾讀過中學的家長,現在竟不能輔導自己讀小學的孩子(教材的改編、輔導學生的時間不充分,大多忙于家庭管理)。農村教師素質參差不齊(老教師、代課教師......)。由于種種原因使得農村學生雖然受教育的機會平等,但受教育的質量遠低于城鎮。
三、多數農村學生求知意識淡薄,缺乏長遠眼光。祖祖輩輩刀耕火種,雖然他們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在現實面前只知道老老實實過日子,缺乏競爭力。勤耕者遍地可尋,苦讀者無處可找。家長觀念受影響,總以為知識再多、學歷再高,大學生比比皆是,競爭較大,今后也沒用,還不是沒有工作。還會想到不讀書照樣吃飯,上大學或職業學校的愿望不強,只想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去沿海打工。打工的想法雖然較現實,但這是以犧牲了自己的潛力、前途為代價的。
四、多數學生為留守兒童,學習和家庭勞動兩手抓,多數家長為了維持家庭生計,為了家庭物質生活更好,都紛紛奔赴城鎮打工或經商。家里只有年邁的父母照管家庭和孩子。這樣一來,隔輩之人對孫子過度縱容,舍不得打、舍不得罵,孩子的惡習逐漸產生,學習在完成家庭勞動之余只是應付一下老師而已。父母常年在外,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管教,只好隨子女在老師和爺爺奶奶面前聽之任之,自由發展。最后的結果是孩子隨著歲月推移,逐漸長高長大,又為沿海地區多輸送了一個打工仔或打工妹而已。
針對農村學生存在的以上特點,要增強學生道德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搞好農村學校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農村班主任須更新觀念,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當好心理醫生。作為班主任,必須改變教育觀念,矯正學生心理。讓學生積極大膽發言做事,使學生生動活潑,張揚個性。課余時間多走進學生,與他們聊天,談學習、談生活,使他們掃除師生間的距離障礙。在學校組織更多的班級活動(如:書法、繪畫、演講、跳繩、打乒乓球等),為學生提供改變心理的平臺;要動員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大山,甚至設計必要的綜合實踐活動(如:植樹、清明節掃墓、大掃除等),通過活動讓學生改變個性,大膽展示自己,培養自信心。
第二、作構建知識大廈的工程師。再多的規章制度、框框套套,如果無益學生發展、學習成績的提高,那都顯得不切實際。只有學生成績提高了、全面發展了,看到了希望,才不至于灰心喪氣和胡作非為。所以班主任應以提高學生成績為首任,需要找準每一個學生基礎薄弱的原因,設計每一位學生提高成績的方案。通過與學生交流溝通,指導學生各科的學習方式方法。這要求班主任老師知識要全面,心中有丘壑,教育方式要靈活,方法要多樣,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三、作學生的父母。班主任要急學生之所急,急父母之所急。學生目光短淺,不求進取,老師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為學生畢竟年齡小,涉世不深,如不及時加以疏通開導,學生潛能自然會被埋沒。必須苦口婆心教育學生,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求知的目的和意義,看清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大主流。只有這樣,學生才不被世俗所蔽,不被時尚所惑,不被名利所害。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家庭的狀況,能替家長排憂解難的事要不惜代價去做。要做好以上工作必須定期家訪,召開家長會,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等。盡管有些家長較勢利,不以孩子的前途為重,作為班主任,就是撕破臉皮也要與家長講明利害關系。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培養好孩子,任重道遠。
第四、當學生的知心朋友。雖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倘若一味地用班主任的權力要求約束學生這樣不能做,那樣不能做。對你這樣用威嚴來施加給學生的老師,學生肯定懼怕,視老師的話為“圣旨”,做事一概言聽計從,導致學生對老師有話要說時,他們也只能保持沉默。這樣,他們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重。最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此所謂:“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所以,老師在課余時間應多了解學生,掌握他們的個性,做到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對他們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制定生日登記,于學生生日之際在校園之聲欄目獻上歌曲,送上祝福,強化師生感情。善待每一位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做無話不說的朋友。與他們零距離接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知識,使學生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當農村學校班主任看似不難,但要做好,并非易事。必須要有一顆善心去對待教育,對待學生,對待家長,只有這樣才能佛光再現,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劉尚金.農村學校班主任關愛學生成長的幾點做法[J].甘肅教育,2019(03):36.
[2]高煒. 對農村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四)[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6:2.
[3]楊國華. 班主任評價工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08
盧燁、1984年11月、女、貴州仁懷、仁懷市茅臺一小、一級教師、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