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記蓮
摘要:“要通過多種練習,促進學生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這是新課標新增的作文教學建議。可見作文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訓練。空講文章作法或仿寫同步作文是無濟于事的。一定要教給學生方法并放手讓學生寫,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今年,我有幸被安排到福華三排中心學校交流,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開學初,為了摸底,我布置了一篇作文《快樂的一件事》,學生交上來的作文,最短的兩行,最長的六行,沒分段、沒條理、沒語言、沒開頭、結尾……著實讓我驚慌了一番,于是我嘗試從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
關鍵詞:作文
一、擬好題,一半文
俗話說得好“題好一半文”。文章的標題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過它,我們可以窺見文章的靈魂。好標題固然重要,但對于我們鄉下的孩子來說,會擬題、有標題,更重要,所以我不追求標新立異的題目,讓學生學會在題目用上添加“快樂的”“開心的”、“難忘的”等通俗易懂的修飾詞。于是學生作文的題目就有了《快樂的煮飯》《煮飯的快樂》《成功的快樂》《難忘的蛋炒飯》《洗碗真開心》《我勞動,我快樂》《盤王節的快樂》《激動人心的運動會》等。
二、好開頭,要簡明
有人說“精彩的開頭能一下子就打動評卷老師的心。由于時間與篇幅的限制,考場作文的開頭講究簡潔、生動、優美。”我比較贊同。所以個人覺得平時應該訓練學生作文開頭段要簡潔。而且還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開頭的方法。我除了讓學生每次練習作文,開頭筆墨不要超過三行外,還教給學生幾種簡單易學、實用性強的開頭方法,如排比式開頭、比喻式開頭、回憶式開頭、聲音式開頭等。學生一旦理解了,寫作時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開頭。如盤冬怡同學寫《跳舞的快樂》開頭段:快樂是天上的云朵,快樂是地上的野花,我的快樂是跳舞;房燕同學寫《家鄉變美了》開頭段:家鄉是一首深情的詩,家鄉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畫。我的家鄉如詩如畫;杜友晴同學寫《快樂的中秋節》開頭段:快樂像五顏六色的貝殼,數也數不清,我想撿一只最快樂的貝殼與你分享;唐衛東同學寫《我們班的“小球星”》開頭段:每當看到籃球時,我就會想起我們班的“小球星”——小龍;盤孟妹同學寫《難忘的運動會》開頭段:“八二、八二,獨一無二……”操場上傳來了響亮的口號聲,那是我們學校在舉行運動會。讀著孩子們一篇篇作文的開頭,看到他們不會為作文開頭難而愁眉苦臉時,我深感欣慰。
三、練段落,條理清
一篇文章要段落分明,才能清楚得反映作者的思路,讀者也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作文時怎樣做到段落分明呢?我讓學生大部分作文都學會分三段寫,第一段就是開頭段,語言要簡潔;第二段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保持段落的連貫性,我教學生試著在這段開頭加上“記得有一天”“記得有一次”“一天”“那天”“前些天”等字眼,這樣既能保持與開頭段的連貫性,又能讓學生的想象回歸到一個特定的時間段。這段需要濃墨重彩,因此我讓學生要練習在這段盡可能運用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方法。第三段是結尾段,語言也要簡潔。當然有些文章也會分四段或五段寫,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要讓學生明確段落內容,如:寫一個人的閃光點,就可以分四段來寫,第一段開頭,第二段略寫一下人物的外貌特點,第三段詳寫體現人物閃光點的事例,第四段結尾;寫家鄉變美了,就可以分四段或五段來寫,第一段開頭,第二、三段可以詳寫一個變化點再略寫另一個變化點,第四段結尾。
四、習方法,內容實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文一定要有內容。這就是說作文的內容要具體不能說空話。學生作文有的空洞無物、有的高度概括,所以不少學生作文寫好后,滿打滿算也只有兩百字左右,篇幅短得可憐,這些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們。而“內容具體”又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充實作文,讓作文做到言而有物呢?我覺得最簡單的就是要教會孩子運用各種描寫方法。我平時要求學生每篇作文都練習人物的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方法。有了這些描寫,不僅內容得到充實,而且字數也就不難達標了。
五、勤積累,如神助
要寫出好作文,就要象蜜蜂“采蜜”一樣辛勤積累。要寫作的時候才能厚積薄發,得心應手。為了教學生更好地積累寫作材料,我的做法很簡單,首先我會抓住各種契機(節日、活動、講座、假期等),指導學生寫作文,讓他們積累學習生活中的素材;其次,讓學生準備摘抄本,摘抄課外閱讀的好詞句;最后,每次作文我都會精心準備一些素材(好詞、名言、諺語、歇后語等)與學生分享,學生寫作時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素材運用到文章里。這些素材自然就成為了文章中的亮點。
六、巧結尾,顯主題
結尾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結尾和抓好開頭同等重要。學生作文的結尾如果能升華主題,會讓作文具有一定的思想含量。因此我杜絕學生用“這就是快樂的中秋節。”“這就是我煮飯的快樂”之類的語句結尾。結尾段,我除了要求語言要簡潔,著重讓學生練習點題感悟式結尾,要求學生做到一讀一感悟,一看一感悟,一事一感悟,一活動一感悟。這樣訓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沈潔儀同學寫《快樂的野炊》結尾段:從這次快樂的野炊中,我體會到了吃紅燒肉的快樂;唐秦露同學寫《快樂的野炊》結尾段:在這次野炊中,我不僅收獲了友情,還體會到了做菜的快樂;盤火生同學寫《快樂的盤王節》結尾段:從這個快樂的盤王節中,我體會到了和親人一起的快樂;房燕同學寫《快樂的盤王節》結尾段:這次快樂的盤王節,讓我明白了一家人在一起是多么的快樂!我收獲了親情;唐炳森同學寫《快樂的盤王節》結尾段:在這次盤王節中,我體會到鄉村是美麗和有趣的;盤冬怡同學寫《助人為樂的事》結尾段:從這次助人為樂的事中,我明白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唐勁龍同學寫《助人為樂的事》結尾段:從這次助人為樂的事中,我體會到了朋友的愛心;房燕同學寫《助人為樂的事》結尾段:這件助人為樂的事,讓我明白了友情比什么都重要;唐炳森同學寫《助人為樂的事》結尾段:從這次助人為樂的事中,我體會到了打理植物的辛苦;唐思靈同學寫《難忘的秋游》結尾段:從難忘的秋游中,我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沈潔儀同學寫《快樂的秋游》結尾段:從這次秋游中,我體會到了做葉畫的快樂。
經過一年的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現在我班學生寫作文(包括單元測試作文),開頭、結尾段都能做到語言簡潔,并用上我教的方法去寫,有一定的思想含量;中間正文段內容比較充實,都能抓住語言、動作、心理去詳寫,而且還會用上一些好詞和通俗易懂的名言、歇后語等。
以上是我在指導農村學生作文的一些粗淺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相信,只要用心,一定能幫農村學生打開寫作之門。
參考文獻:
仇千記. 走出誤區 返樸歸真——農村作文教學淺見[J]. 寧夏教育, 200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