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靖波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家校合作已經成為提高學校教學效率的方式之一。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本身就是一所學校,特別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家校合作更加有利于中學學生調整學習心態,便于教師與家長之間互相交流,促進學生多方面健康發展。以下,本文以淺談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為題,從淺談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基于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出現的問題策略等兩方面進行探討,尋求基于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出現的問題策略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農村 教育 家校 合作 途徑
引言
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漫長又富有挑戰性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影響因素和學校影響因素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單單依靠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都不能對學生起到較為全面的促進作用,只有通過家校合作才能合力使學生朝正確方向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中學學校與家長之間合作存在較大矛盾,一方面,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性,一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家長的時間較少,難以分出精力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家長單方面的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任務。這就導致了家校合作難以在農村中學地區展開。孩子是從多方面受到教育的,家庭與學校二者之間應該找到平衡點,力求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教育與在家接受的教育能夠無縫結合,真正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并重的教學理念。
一.淺談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中出現的問題
家校缺少溝通、家長意識較差、家校缺少互動是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出現的主要問題。第一、家校缺少溝通對家校合作的落實起到阻礙作用,家校缺少溝通會導致學校無法了解家長訴求,家長無法了解學校要求,不利于二者統籌合作教育的展開。第二、家長意識較差會導致家長不理解家校合作的意義,不了解家校合作的途徑,這不利于學校與家長之間互相交流教育經驗,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學生進步。第三、家校缺少互動會導致家長于學校無法進行有效溝通,不利于家長與學校二者之間合作,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基于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出現的問題策略
基于當前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出現的問題策略有家校及時溝通,達成合作共贏;提高家長意識,創設合作途徑;加強家校互動,提高教學效率等三方面。
2.1家校及時溝通,達成合作共贏
家校合作教學可以分解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所以,家校之間要及時溝通,共同解決中學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達成合作共贏。對于學校距離農村家庭較近的家庭,教師可以進行家訪,教師面對面的與家長溝通能夠更好的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更近距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阻礙,便于引導家長如何正確的教育和指導孩子。另外,由于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外出打工,教師可以采用電訪的形式,利用電話與家長溝通,與家長在電話里交流孩子的學習現狀,與家長分享孩子學習的點點滴滴,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以及認為孩子需要加強的方面,了解家長的訴求,落實家校合作。
2.2提高家長意識,創設合作途徑
家長是家庭學校的主體也是家校合作教育的關鍵,家長是否擁有家校合作意識,是都擁有與學校一樣的教育觀念是成功家校合作的關鍵,所以,在家校合作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應該重視提高家長的意識,為家校合作創設有效途徑。第一,學校可以組織家長培訓會。農村地區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比較落后,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家長到校學習,向家長宣傳如何培養孩子、如何看待孩子學習成績等一系列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以便更好的配合學校教育。第二、學校可以組織家長交流大會,舉辦家長交流大會可以讓眾多家長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教育經驗,家長也可以根據學生近期出現的問題向老師提問,更好的幫助孩子完成中學學業。
2.3加強家校互動,提高合作效率
學校掌握的教育資源有很多,但很多學校都忽略了最寶貴的教育資源,那就是家長教育資源。家長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可以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對學生起到監督的作用,促進家校合作效率的提高。加強家校互動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召開家長會。首先,由于農村學校具有特殊性,教師組織召開家長會的時候可以選擇家長不進行農務勞動時,給家長提供參加家長會的機會,其次,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統一整理,對每個學生都形成一個系統建議的時候召開家長會,保證每場家長會都具有現實意義。再次,教師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要避免長篇大論,選擇家長關心的一方面或者幾方面敘述,對學生的評價做到客觀易懂,方便家長理解,并且要在家長會期間給予家長提問時間,堅持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家長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第二、加強家校聯系。學校可以在每個教室都設置一個聽課角,給有參加學校管理意識的家長以及想要了解自己孩子在課堂學習效率的家長提供途徑,下課之后由教師與家長溝通,探討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式,促進家校合作的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的影響下,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已經成為必然現象,家長與學校要積極配合,共同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尋求家校合作的最佳途徑。目前,在農村中學教育家校合作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家長層面。作為孩子的家長,應該樹立家校合作的意識,明確教育是家庭與學校雙方的責任,家長應該將孩子的教育作為基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個層面是教師層面,教師作為學生在學校學習及接受教育的主要負責人,應該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與家長溝通,增加家校之間互動的頻率,以至于達到家校二者合作共贏,提高教學效率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姜云云. 鄉鎮中學家校合作現狀調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2]謝甜甜.對農村中學家校合作的社會學審視[J].基礎教育研究,2017(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