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事業也隨之不斷進行著改革,很多教育專家、教學理論探究者提出了各種指導課堂改革實踐的理論知識,其中就包括“361課堂”教學模式。“361課堂”教學模式中的“3”是指把課堂教學時間分為有效的三段;“6”指課堂教學六個環節,即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小組展示、合作探究、教師點撥、練習鞏固;“1”指師生課后反思活動。明確了“361課堂”教學模式的含義后,本文以小學語文五年級課程為例,探究該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361課堂”教學模式;小學語文;五年級課程
如何有效地把握課堂時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之一。“361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師生正視“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既要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將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支配;又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組織的作用,體現出教師的價值。下面,筆者將要圍繞“361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詳細的闡釋:
一、新課導入,提升思考能力
好的課堂導入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富有趣味性、思考性的課堂導入活動能夠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質量。“361課堂”教學模式從新課的導入環節開始就十分重視學生的思考能力的培養。
如,在學習《落花生》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提出問題:大家知道什么是落花生嗎?學生們紛紛搖頭。見此情景,筆者利用信息技術找到了落花生百度百科資料和圖片作為本課的導入環節,激起了學生的熱議:不就是花生嗎?筆者點點頭,表示贊同并提出問題:為什么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誰能為我們闡明原因?這一次,教室里安靜了下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只留下同學們翻閱書籍的聲音。兩分鐘后,有位學生率先回答了筆者的問題,因為花生是在地上開花地面下結果,與其他植物不同,因此人們叫它落花生。這名同學的回答解開了其他學生的疑惑,也令筆者十分滿意。趁此時機,筆者帶領學生們進入了文本的閱讀中,看一看落花生在作者筆下有什么優點值得大家學習。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利用問題情境和信息技術手段導入了本課的學習中,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給大家留出了思考和探究的時間,提升了大家的思考能力。
二、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361課堂”教學模式中的組內交流、小組展示、合作探究環節的實施都需要在合作探究小組內踐行。小組合作有利于集中小組成員的力量,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合作意識,營造和諧班級氛圍。
如,在學習《將相和》這一則歷史小故事時,筆者帶領學生回憶了之前所學的生字詞等基礎知識,恢復了學生的記憶力。結束了這一復習活動后,筆者創設了一個表演情境,目的是幫助學生梳理故事情節。要完成這一任務對同學們來講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他們還是接受了筆者的“挑戰”。學生們立即聚在一起,開始討論表演內容、演員角色和道具制作等問題,活躍了課堂氛圍。十五分鐘后,筆者停止了討論活動,邀請各個小組的同學們展示學習成果。只見有的小組在短時間內制作了藺相如、廉頗、趙王、秦王、隨從等人物頭飾,在道具的輔助下,師生能清楚地分辨出各個角色;有的小組抓住每一個角色的特點,表演的繪聲繪色;還有的小組將故事進行了縮寫,專注于表演廉頗和藺相如矛盾的產生、發展、高潮和結束等四大部分,使得故事主旨更為突出,情節更為簡潔,表演更為生動;還有的小組……總而言之,表演活動圓滿完成。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利用小組合作組織形式聚集了集體的力量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題,發揮出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作用,尤其是學生們在交流、合作、表演中獲得成長,提升了自身綜合素養,因此值得教師同仁們借鑒。
三、教師評價,總結學習成果
在“361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占據主導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視教師發揮的作用。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還要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總結,促進學生成長。
在學習《鳥的天堂》這一課內容時,同學們通過“3”“6”環節的學習后,有了很大的收獲,得到了筆者的肯定。為了使得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筆者決定對學生們進行更為細致的評價,也是為了總結本課的學習成果。如,在生字詞的學習中,筆者發現同學們容易寫錯“梢”和“暇”這兩個字,等到筆者講解了“木”字旁的“梢”和“日”字旁的“暇”的含義后,學生們才有了清楚地認知;再如,進行文本閱讀時,筆者提出了問題:作者去過幾次“鳥的天堂”,這兩次有什么不同?目的是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學生們也沒有辜負筆者的期待,綜合運用速讀、略讀和精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快速地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順利地完成了閱讀任務。除此之外,筆者還利用微課課件將本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了總結,給教學活動畫下完美的句號。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在學生們結束了自主學習后,總結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們取得的成績給予了情合理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促進學生成長。
綜上,“361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方方面面促進了學生成長,值得教師同仁們借鑒。
參考文獻
[1]汪亞麗.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甘肅教育,2019(04).
[2]侯曉玲.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8(03).
[3]丁瓊玲. 主題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4]劉毓波.“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08):47-48.
[5]金青玲.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5(03):154-155.
[6]宋海燕.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2(31):11.
作者簡介:饒云,1981年7月,女,廣東省梅州市人,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沙渴小學,中學語文一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