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亞運
摘要: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靈活應用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投放;具體的運用可以嘗試分別投放;材料的運用要多元拓展地投放;材料的使用應該嘗試無界限運用,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能夠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本文結合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了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靈活應用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低結構材料;高結構材料;應用對策
低結構材料和高結構材料是從材料的用料來進行區分的,高結構材料基本是由金屬制作而成的,多數是由固定的結構;低結構材料則是柔軟材料制成的,低結構完全自由探索的材料,即可一物多用、自由組合的材料,通過適宜性的設計和投放,能有效支持幼兒主動學習。本文結合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了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靈活應用的方法。
1. 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合理配比投放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靈活應用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投放,具體的投放規則一般情況下,幼兒園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配比一般會遵循1:3的規則,這樣的結構配比相對于更為合理,因為高結構材料有固定的形狀,不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游戲中,要求孩子們能夠“搭一座橋”,低結構材料就可以用棍子、繩子進行組合來完成任務;如果是高結構材料就缺少這種想象力了。當然,這種配比的方案主要是針對低年齡的幼兒,因為這樣能夠讓幼兒有材料運用的成功感。
2. 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可以分別投放
幼兒園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運用可以嘗試分別投放,具體做法就是分別投放到不同的活動區域,針對性地進行活動訓練。高結構材料可以放到一些模擬游戲區域,進行購物模擬、生活場景模擬的活動區域內。低結構材料的投放可以讓學生練習分類、制作、自由活動等。例如:教師設計了模擬的汽車4S店的場景,然后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模擬的汽車模型來進行介紹,幼兒就必須要學著模擬賣方和買方來進行對話,并且學習介紹汽車的各種功能等,這樣的活動能夠全面訓練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低材料的運用則是可以讓學生學習用紙盒制作大衣柜,孩子們利用家里面的廢紙盒,膠帶等進行粘貼,確保兒童能夠發揮創新意識,自主地組合材料,設計不同形狀、不同類型的衣柜,并且配合上自己繪制的花紋,美術創造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多元拓展地投放
幼兒園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運用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活動材料,然后就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運用這些材料,實現創新教學。材料的來源一方面是幼兒園提供的,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從家里面收集,師生共同分類運用。例如:教師讓孩子們從家里面帶來各種飲料瓶子,然后模擬商店,讓孩子們學會使用人民幣進行購物,這也是對初步的數學有感知。另外,收集到的各種飲料瓶子需要進行擺放,孩子們就會根據用法、價格,或者是瓶子的大小進行空間擺放設計,這也是對形狀與美學的滲透。總之,生活材料豐富多彩,在美術活動中引入生活材料,使美術活動凸顯生活色彩,可以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積極情緒情感與學習體驗獲得之目標的實現,幼兒園教育者應重塑有關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排除當前教育功利化的消極影響,積極改革幼兒美術教育的內容
4. 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無界限之運用
材料是美術活動中的重要工具,是孩子們學習、創造的中介與橋梁。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幼兒園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運用其實不需要有過多地區分,教師尤其不需要可以區分,只要深知他們的特點就可以根據教學情況靈活運用了,特別是要根據幼兒園活動的內容進行靈活運用。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師明白,材料在美術活動之中運用材料,兒童就有了為自己的作品補充思想的機會,教育者引導學生制作兒童畫,可以對兒童在美術活動中的構思、創作、表達理解得更全面,著重在美術活動中的表現藝術的創新。
綜上所述,幼兒園美術活動中低結構材料與高結構材料的靈活應用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投放;具體的運用可以嘗試分別投放;材料的運用要多元拓展地投放;材料的使用應該嘗試無界限運用,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能夠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
參考文獻
[1]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生活材料的使用分析[J]. 董漪.? 課程教育研究. 2015(26)
[2]讓“聽”兒童畫貫穿美術活動始終[J]. 周慧玲.? 中國教育學刊. 2019(08)
[3]淺談有效評價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J]. 汪海燕.? 學周刊. 2019(08)
[4]創意美術活動中材料有效投放問題探究[J]. 魏海霞.? 甘肅教育.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