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碧玉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除了要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意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同時老師也要改變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真正得到培養、鍛煉和提升。
關鍵字:初中;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引言:
新時期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是通過教育培養出來的,為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必須進行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為重點,為的是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來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所謂創造性人才就是能創造、發明的人。而這樣的人才的出現必須是在形成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之下的,因此,創造性思維在人的成長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初中學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期。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發表幾點建議。
一、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是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的精神動力。學生的學習情感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激勵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對促使他們主動學、勤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被數學問題難住,如果此時不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和方法,有方向的指點激勵,那么學生就會產生畏難心理。甚至有可能產生厭學的情緒,更談不上主動創造。
所謂情感激勵就是要親近學生,了解學生,真誠地關愛學生,激勵學生,真心幫助學生成材。老師要走進學生生活,加強心靈溝通,同時自己還要愛崗敬業,以贏得學生和尊敬和愛戴。良好的師生情誼是激勵學生的有利因素,老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學習和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學生和奇思異想要充分尊重,耐心引導,多給予鼓勵。
二、利用數學美對學生進行熏陶
數的本質是美的,數學美是一種科學美,是美的一種高級形式,數學教學中的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美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數學的審美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熱情。數學發明創造的實質也就是對這種數學內在美的深刻認識。數學美包括對稱美、曲異美、統一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把數字審美原則作為一項重要原則,以數學美的思想方法為指導,挖掘數學美、利用數學美、開發學生智力,是最能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在數學當中要讓學生感覺數學美無處不在:秒趣橫生的數學問題,豐富多彩的數學方式,精美絕倫的數學線性,巧奪天工的數學模型。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這一內容時,學生初次接觸,抽象性很強,如果單一從概念上講解,學生肯定難以理解,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媒體輔助,展示一些精美的圖片。如:飛機、蝴蝶、窗花等,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課后要求每人完成一份關于“軸對稱”方面的小制作。從課內到課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美的享受中掌握了數學知識、發揮想象、探究數學的奧妙,進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
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是創新,不是重復,這就是要有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現在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善于提出不同的觀點,發表不同的見解,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老師就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勇敢地進行思考、追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思維,在教學中尊重個性、積極評價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四、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發散性思維也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一環,它是以扎實而豐富的基礎知識為依據,在數學教學中,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朝著各種不同的方向去尋求結果的思維方法。
(一)從一題多解中促進思維的發散性
數學關系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決定了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一題多解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從一題多變中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在數學教學中合理、恰當地運用一題多變,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改變靜止孤立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逐步讓思維推向廣闊的方向,訓練思維的深刻性,達到由此及彼、觸類旁通的目的,這樣更容易引發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從一題目入手,通過不斷變換題目的條件和結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舉一反三、層層深化的做法,在學生開拓和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這也要求老師必須根據大綱要求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重視學生逆向數學思維的培養
科學是在不斷改變思維角度的探索、創造中前進的。數學中的間接法 與歸納法都是發明創造的有效工具。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創造能力,逆向思維的培養訓練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大多數的中學生,往往不習慣于或者不善于逆向思維。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有意識地加強學生數學逆向思維訓練,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意識和習慣,從正向思維過渡到正、逆雙向思維,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連貫性、完整性,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例如,數學中的定理有些是不可逆的,如“對頂角相等”,其逆命題“相等的兩個角是對頂角”就是假命題。但許多定理的逆定理也是成立的。例如,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同底數冪的除法、平方差公式等。在教學中,對某些重要定理的可逆性進行探討,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造性思維關系著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關系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關系著社會前進的速度、民族的強盛。作為初中數學老師,結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應全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爭取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霍福斌.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學周刊,2017(5):174-175.
[2]. 袁道強.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