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寶玲
【摘要】《紅樓夢》全書所寫的人物男278人,女247人,共525人。如果將書中涉及的所有人物都計算在內,合計975人。唯黛玉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軍,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著女性的最高價值,是曹雪芹筆下完美的化身。本節課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幾首詩詞曲來初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氣質特征,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紅樓夢》整本書閱讀。
關鍵詞:《紅樓夢》;整本書閱讀;導讀;判詞
一、導入
一個是閬苑仙葩①,一個是美玉無瑕②。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③?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問:這支曲子寫的是什么內容?你從哪兒讀出來的?曲子名字叫什么?是什么意思?(結合《紅樓夢》第五回內容作答。)
明確:寫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前生的淵源,影射了他們愛情的悲劇。
枉凝眉的意思解讀——凝眉,即蹙顰、皺眉。林黛玉”眉尖若蹙“,又名顰兒,故此曲名曰《枉凝眉》,即妄自蹙眉妄自愁的意思。
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劇性格,在她正式出場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筆調、奇特的想象和詩意,創造了新奇絕妙的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征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
二、你印象中的林妹妹?
同學們還記得《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嗎?里面是怎樣描寫林黛玉的?
(PPT展示對林黛玉的描寫)
曹雪芹把我們民族的審美積淀進行了新的熔鑄,他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系起來,并將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流的外形之美賦予林黛玉。
林黛玉的服裝——不寫之寫,高貴雅致
林黛玉的容貌——清麗脫俗,弱不禁風,多愁善感,風流俊逸的病美人。
林黛玉的言談舉止——敏感自尊
清高、雅致、獨立、高貴——極似李清照。
板書:弱不禁風多愁善感敏感多情
三、判詞解讀,體會黛玉形象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判詞分別寫的是誰和誰?你如何知道?
學生討論、明確:
“停機德”出自《列女傳》,一個叫樂羊子的人,他的妻子以中斷紡織為例要丈夫堅持治學,方能成功,而如果半途而廢,就像割斷那些正在織的織品一樣,就無法織成布匹。反觀到紅樓之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是在說寶釵勸寶玉進學之事。
“詠絮才”,用了晉代謝道韞的故事。有一天下大雪,謝道蘊的叔父謝安,對雪吟句說:“白雪紛紛何所似?”道韞的哥哥謝郎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敝x安一聽,大為贊賞(見《世說新語.言語》)。用謝道韞的典故,凸顯黛玉之才情卓越。
而“堪憐”一句表達作者的憐惜惋嘆,“玉帶林中掛”句運用諧音的手法,暗示黛玉悲劇性的一生。
板書:才華橫溢
四、讀其詩,識其人
葬花吟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林黛玉的經典代表作,選幾個你鐘情的句子加以賞析。
示例:“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世人春風都不懂得憐惜落花,就連寶玉也欲將殘紅付與無情的流水,暗合黛玉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與無人憐惜的心酸。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風似刀,雪如劍,最后著一“逼”字,尤顯殘酷無情黛玉寄居賈府,陷于孤立無援的處境。所以她在賈府才步步留神,時時小心,即便如此,黛玉仍逃脫不了命運之劍,最終還是傷痕累累地逝去。這是對冷酷無情現實的控訴。
“愿奴脅下生雙翼……強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不可得時,表現出來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游絲之軟之弱,讓人聯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于詩書之家,父母早亡,孤依無靠地像浮萍一樣寄居賈府。
“灑上花枝見血痕”更是斷腸之語。這日本是餞花節,大觀園的其他女孩都在慶祝,而黛玉避開他人,獨自至花冢前默默灑淚,令人心痛。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日已黃昏,杜鵑無語,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初睡之人,未溫之被,盡是黛玉想象之境,卻凄苦冷寂,體現了這個青春少女內心的無助與哀痛。
五、教師總結:
曹雪芹似乎有意將歷代才女的某些特點,融進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題“杏簾在望”為寶玉解圍的細節,很易使人聯想到李清照與趙明誠比作《醉花陰》的軼事;“堪憐詠絮才”、“冷月葬花魂”,則是將林黛玉比晉代的謝道韞和明代的葉瓊章的。但林黛玉又完全區別于歷代的才女,這就是曹雪芹賦予她悲劇命運和叛逆精神的個性特征。不過這種個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她詩人的氣質和詩作表現出來的。
今天我們只是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幾首詩詞曲來初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氣質特征。同學們可以通過閱讀《紅樓夢》整本書,結合書中的情節、詩詞曲,深入了解、領悟林黛玉的精神特點。
參考文獻:
[1] 徐滋,賈玲.名著導讀《紅樓夢》課例賞鑒[J].語文教學通訊,2017(Z1):87-90.
[2] 孫潔,何郁.用課文帶動對"原典"的閱讀——《紅樓夢》名著導讀課例談[J].語文建設,2016(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