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霞
微課運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如何選擇完全取決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需要及課堂表達的效果。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有效的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必須鉆研的一個問題,任何教學工作必須從學生的感受出發,根據學生的特點,去設計,去鉆研,去創新,從而獲取最佳理想的學習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研究背景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積極地對原有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微課就是其中一種,微課實際應用過程中展現出的優勢在于,能夠在閱讀教學領域中提供多樣化的素材及教學方法,促使課文當中原本十分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為直觀一些,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形象對本文章的內容形成清晰的認識,在此背景之下自然是可以和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養成正確的閱讀思維。除此之外,在微課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還可以引導學生養成一定學習興趣,促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現階段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微課應用時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目標受到一定限制
高中語文閱讀課程的核心目標,其實是提升學生的閱讀及探尋能力。但是語文教師使用到的大多數微課仍然是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并沒有讓學生和微課相互結合起來,因此微課的探索性不是很強,學生即便是通過微課學習,也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例如,教師有時會在臨下課的幾分鐘為了完成本節課的全部內容,而匆忙進行微課播放,造成學生對整堂課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導致語文課堂閱讀效率低,沒有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閱讀思維難以得到改善,因此學生也不會自主地應用微課學習語文知識,因此微課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想要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其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二)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有限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多媒體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微課成了被教師們關注但研究又不夠深入的一個問題。如:有些教師,特別是年輕的新教師,在講授閱讀時,就直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反而還弱化了學生對知識產生的合理性過程的體驗及感悟,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準確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所面對的閱讀問題;另外,如果教師對于微課的內容關注較多,就會忽略了與學生交流,缺少互動。有些內容與閱讀講解的方式關系很大,科學的方式能夠直截了當地點明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但問題并不是一概而論,有些微課層次亂,沒有邏輯性,可能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干擾。處于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展現出的自主選擇能力及識別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所以在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容易遭受到各個外部因素的影響。現階段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領域中的微課質量良莠不齊,微課教學體系當中還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學生難以選擇到合適的微課學習語文知識,在此背景之下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對微課的實際應用效果做出保證,甚至還有可能讓學生接觸到不良的知識,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將學生放置在主體地位上
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需要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意在突出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所以,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一定要遵守這項原則,明白課堂活動的具體導向,對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進行取舍,突出課堂重點,選擇合適的視頻講解,提高課堂質量,爭取實現教學任務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界定教學重難點的過程中,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并且教師應當對微課形成深入的認識,微課僅僅是輔助教師完成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任務而已,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到的問題是,在課前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切實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科學合理的難度,引導學生養成一定的學習興趣,不可以設置太高的難度,以免對學生的學習自信造成影響。而后還應當在課后對學生的聽課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微課當中展現出的內容學生是否可以全部接受,是否需要再次向學生講述這一部分的內容,使用學生可以理解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增添交流
在實行新課改之前,教師大部分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閱讀進行講解,這看似已經完成了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但并沒有真正關心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章的主旨,也無法真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這些弊端對于教師自身日后教學工作的改進具有很大的阻礙,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中的普遍應用使學生更加理解課程標準和教材重難點知識,便于學生提升對教學內容的吸收能力和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在日常的閱讀課堂上,將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劃分,一邊利用微課教學,一邊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最大限度地發揮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真正扮演監督的角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所在,從而做到取長補短,全面提升綜合學習能力。
(三)精準地把握微課對象
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微課形式也更加完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把閱讀講解任務交給微課就不管不顧,應當結合學生們的理解程度,制作相應的課件,或者進行黑板板書將重點內容再次進行整理,這樣利于學生對本節課程的整體認識的回顧與反思。針對內容比較簡單的文章來說,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微課這一方法,既可以促使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能夠讓學生勞逸結合,為后續知識的學習積累力量。
四、結語
依據上文中的闡述能夠認識到的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促使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引導學生養成一定的語文閱讀興趣,為了能夠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將微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教師應當切實依據實際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通過微課向學生闡述課文的背景,促使學生對此文章的主題形成深入的認識,讓學生在養成興趣的背景之下,閱讀這一篇文章,從而也就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效果做出保證,促使學生對這一篇文章的內容形成深入的認識,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事業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