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江
一、宏觀規劃,有的放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生閱讀能力做了如下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為此,我們首先確立了七、八、九各年級段的序列閱讀目標(包括對閱讀量、閱讀能力及閱讀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把握閱讀活動的方向。
二、選定書目,經典引領
居里夫人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初中學生可塑性強,如果不注意引領,很可能誤入不健康書籍的泥淖,因此,幫助并教會他們選擇、甄別閱讀內容尤為重要。
首先,我們開展了“你讀過什么書”的大型問卷調查;然后又開展了“初中生該讀什么書”的大討論;最后,結合中外名家對讀書的建議,師生達成了“閱讀經典名著”的共識。
根據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定的“中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參考錢夢龍、魏書生、余映潮等各位名家的做法,我們統一部署了初中階段的閱讀內容,然后又確定了每個年級段必讀與選讀的書籍,并把書目張貼在教室里,接著又向學生推薦目前適合他們閱讀的作品。我們希望通過經典閱讀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三、多管齊下,以趣促讀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興趣,就會時時以驚人的毅力去閱讀求知,因此,我們應多管齊下,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設疑誘讀法
針對七年級學生,我們采用懸念法誘發其興趣。對學生要讀的每一本書,我們都整理了專門的導讀稿,用精美的語言、曲折的情節引生入甕。教師聲情并茂,把學生帶入一個誘人的世界,正當他們津津垂聽、情感跌宕之際,教師戛然收聲,讓學生親自閱讀原文去探究結局。
(二)競賽促讀法
針對語言美的作品,在閱讀之前,我們規定比賽朗讀文章的精彩片斷,看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誦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誰背得快、背得好。這樣把閱讀活動轉化為一種競賽活動,在競爭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七、八年級皆可使用此法。
(三)教師現身說法
我們李校長曾倡議“讀書,請從今天開始”,并要求每位教師的年閱讀量不少于150萬字。教師要有目的地搜集一些讀書格言及名人讀書故事,一方面可用名人的讀書事例激起學生對書的崇拜與渴望,另一方面給學生講述自己閱讀的收獲和體會,現身說法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四)追溯擴展法
主要針對有共性的文學作品。在閱讀前,我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中提煉出一個話題,引導學生到課外書中去搜集相關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鏈,再向全班同學匯報,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例如:范進中舉后瘋了,孔乙己中舉后會怎樣?你有哪些素材可以佐證?學生就可以帶著該問題在閱讀的海洋中尋求答案。
(五)以中考滿分作文所用素材激發閱讀欲望
九年級學生面臨中考,升學壓力加大,既想讀書,又怕影響學習。教師可以靈活運用中考滿分作文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打消他們的顧慮。
四、方法指導,事半功倍
教師以課內輻射課外的方式,向學生系統傳授讀書的方法,以教會他們閱讀。
(一)制定讀書計劃,合理安排讀書時間
要求學生制定讀書周計劃、月計劃,并嚴格遵守。七年級每天總閱讀時間不少于三十分鐘,八年級不少于四十分鐘,九年級不少于三十分鐘。
(二)掌握一般讀書程序
讀書一般先看封面書名,再看內容提要、目錄、扉頁,然后逐頁閱讀。
(三)領悟讀書要求
讀書要“眼到、心到、手到”,要不懂就問,善于思考。
(四)掌握幾種最基本的讀書方法
如瀏覽性閱讀、吸收性閱讀、細品型閱讀等。
(五)指導寫讀書筆記
1.指導記錄的內容。如:優美的詞句、精彩的描寫、好的開頭結尾、精辟論、以文章的結構提綱、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
2.指導記錄的方法,如批注式、提綱式、摘錄式、心得式。
3.導學生要循序漸進。根據年級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由摘錄式向心得式過渡。
五、多彩活動,點燃激情
一方面,初中生尚沒有形成堅韌的意志品質,做事情容易懈怠;另一方面,又希望展示自己的閱讀所得,能夠被他人認可。
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序列讀書活動,給學生搭建了風采展示的舞臺,以長久點燃他們的閱讀激情。
(一)七年級:課前演講、摘抄剪貼本展評、讀書方法交流會、名著知識競賽、讀書會等。
具體操作舉例:
1.每日利用語文課前三到五分鐘,讓學生上臺講故事、背古詩、做演講,或介紹自己的讀書情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2.向學生講清讀書摘記的意義,并督促他們養成勤奮摘記或剪貼的習慣。每周選取好的作品集中展評。
(二)八年級:辯論賽、經典章節誦讀比賽、手抄報展評、閱讀沙龍、“我愛讀書”系列征文等。
具體操作舉例:
成立閱讀興趣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在各小組間、組內成員間進行辯論、誦讀、手抄報等各種形式的讀書競賽,每周評出優勝小組及各組的“閱讀之星”。
(三)九年級:名著知識搶答、我來寫書評、每日閱讀播報、模擬考場作文等。
具體操作舉例:(因為要迎接中考,所以本學年活動主要圍繞中考進行)
1.名著知識競賽。采用教師命題與學生命題相結合的方式,每周一次,全方位排查中考名著知識點。
2.研究我市歷年考查題型及各地真題,創新題型。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循序漸進的序列化閱讀,以經典名著為帆,以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浪,以不竭的興趣做槳,必將推動學生在廣闊無垠的語文海洋里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鑄成生命的華章。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