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東
創新已經成為21世紀以來的立國之本。小學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階段。本文通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探討研究,以小學數學教育內容為例,簡要說明教師如何運用數學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積極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是近年來教育部門強調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教育部門加大了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包括積極組織科技競賽,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等活動,而由于數學這門學科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學科本身具有特殊性,學好數學,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形成,針對思維尚未完全固定的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由此,我結合有關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背景,說明創新對我國小學生的重要性和積極性。
一、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背景探究
(一)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要求學生培養創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傳統的教育觀念已經逐漸落伍。面對死板的教學模式、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學生很容易產生抗拒心理,就連教師都被反復的課程要求失去了創新動力。這時新課程的改革應運而生,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創造能力,是在為中小學生思維發展的黃金期助力。培養創新意識不但有利于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能增加學生思維的活躍度。由此可知,只有在小學階段就抓起創新教育,學生才能保持長足的熱情投入學習。小學作為一個人思想的啟蒙階段,無論是語文課程還是英語課程的學習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教師和學校而言,能更好地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摒棄傳統教育模式中追求分數、低估創造能力的弊端。學生和教師的關注重點不應該只僅僅局限于分數和成績,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創新能力和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只有做到了這一點,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才是全面的,也更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數學學科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培養創新意識
古往今來,數學學科發展的基礎往往就是不斷研究和探索。可以說,數學就是一門創造性的學科,是人對客觀規律事物的總結。無論是物體面積的計算還是偉大數學定律的發現,都離不開歷代數學家對創新思維的不斷追求。正是有了這一思維能力,數學才能得到長期有效的發展,并逐漸完善到了今天的水平。對于小學生而言,有很多利于促進創新思維的活動,除了數學課堂的日常教學以外,開展創新發明比賽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生的思維比較開闊,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想行為模式,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和傳授,最大程度上加強小學生的創新思考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數學這門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只有把握住了數學學科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了解數學這一偉大而神秘的學科,利用數學千變萬化的規律解決生活的難題,加強個人能力,促進個人的長期發展。根據研究顯示,有創新能力的人更能學好數學這一門學科,這足以說明,創新能力和培養數學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回想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都是因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極強的創新能力,敢于打破常規,這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教師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相關建議
(一)利用教學資源培養良好學習氛圍
興趣是學習路上的指明燈。情景創設法適用于絕大部分的學科,特別是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教育資源發達的前提下,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好手中的教學資源,比如多媒體和其他視頻圖片教學資源。當今社會注重信息的傳播和利用,如何更好地使信息高效地進入課堂,教師進行了不斷實踐和改善。例如:某位教師在上五年級數學中的難點“相遇問題”時,并沒有急于為學生解釋說明這一題型的技巧分析,而是為學生播放了一些視頻,例如馬路上車來車往的畫面和人行道上人不斷擦肩而過的畫面,但是教師并沒有提前說明這節課的重點,而是選擇讓學生猜測今天要上課的內容,這屬于情景創立法的一種。活躍了課堂氛圍的同時也令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課程的學習體驗。與此同時,積極地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在全部學生都活躍在積極的課堂氛圍中時,再拋出今天的課堂重點——“相遇問題”。這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使學生對課堂議題有更深入直觀的思考,加強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記憶點,完善學生的學習效率 。
(二)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有效進行課外內容的延伸
課堂的教學內容往往是相關聯的。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培養學生的知識串聯能力,并適當地進行課外的補充和延伸。另外,考核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重要指標就是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有效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最好體現。同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學的考試內容也在隨之進行不斷調整和改革。對教師和學生的適應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戰。只有及時有效地加強學生的知識串聯能力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才能更好地應對教育、課程和考試的改革、變化。例如,以小學五年級數學中的解方程為例,教師在舉了幾個關于方程解析的例子后,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不能與教師提出的解決案例重復,通過互聯網資源,自行研究不同的解方程方式。結果,有一些同學提前預習了初中階段的換元法,并且高效解決了教師課堂內容拋出的難題。這不僅僅是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研究的嘗試,更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掌握了一門新的技能和公式。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更需要人們不斷創新改革的精神,在學習中更是每一個教師和學校響應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嘗試。特別是如今教育部門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種改革的不斷深入,考試的內容也隨之改變。教師和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校園學習中應對千變萬化的考試內容和考試改革,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育的根本目標不應該只局限在考試成績的好壞中,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完善,包括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是需要教師們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