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蓮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存在著最為直接和關鍵的影響,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和保障。因此,家長應當量力而行,為孩子創設舒適的家庭物質環境,注重家風、家教,營造和諧、平等、樂觀的家庭關系氛圍,為孩子提供豐富的信息環境,盡力創設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環境。
在多年的小學教育教學經歷中,總會有個別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有的甚至發生違法犯罪行為,令人痛惜不已。通過調查,深感不同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最為直接和關鍵的影響。只有家庭關系和諧、充滿親情、富有精神生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家庭環境,才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相反,幾乎所有在成長過程中出了問題的孩子,都可以歸因于不良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沒有人自甘墮落,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所以,給孩子創設一個有利于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環境,應當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一、創設舒適的家庭物質環境
父母要量力而行,依照科學化、兒童化、審美化原則,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舒適的家庭物質環境,在家庭給孩子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第一,環境布置應從在有利于孩子活動的角度考慮,無論家具的款式和擺設,還是室內的顏色和光線搭配,都要符合孩子的審美需求,不能只為了滿足成人而忽視孩子的需求。
第二,對孩子吃、穿及生活用品的選擇應當科學合理,食品應該營養均衡,衣服應該舒適,絕對不可追求價格昂貴的食品、高檔名牌的服飾,不然就會助長孩子的虛榮和攀比心理。
第三,城里的孩子大都居住在封閉的樓房里,活動空間受限,應利用好社區空間,鼓勵孩子與鄰里孩子多交往、多參加社區活動,避免因活動空間狹小而造成孩子的交往障礙。
二、建立良好的家風家教環境
重視家風家教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體現的是一個家庭的德行素養,對孩子的影響極大,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并由此產生、流傳下來了許多家喻戶曉的家訓、家規。現代社會由于生活的快節奏和多元化,許多人忙于工作和事業,忽視了家庭、家風建設,導致整個社會出現了離婚率高、青少年犯罪高發等突出的社會問題,這種現象值得反思。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注重對自己子女的家風教育和培養。首先,家風要正。為人父母者,“凡欲齊家,必先修身”。父母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會潛移默化,對子女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其次,以身作則。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認知、態度和行為,家長的言談舉止對孩子始終起著示范作用。所以父母要作風正派、品德優良,在家庭中尤其要做到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與人為善,經過耳濡目染,子女也會具備相應的優秀品質;再次,注意細節。從小事做起,吃飯時不浪費、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不能對孩子失信和撒謊,碰到孩子犯錯時,“不在飯桌說、不在客人面前說、不在心情不好時說、不在全家人面前說”,注意批評的場合和方式。
三、創設和諧的家庭關系環境
親子關系是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是一種不對稱的雙向作用關系,在這種相互作用中,父母的角色對子女的影響和作用更重要、更有力。作為父母,不僅要盡到法律和道德上責任和義務,更要為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而努力。青少年犯罪原因調查表明,家庭關系惡化居于首位,從反面印證了家庭關系的重要性。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夫妻關系,盡力避免爆發夫妻沖突,不能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責,更不能將大人之間的積怨轉嫁到孩子身上;其次要注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多與孩子交流,養成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不隨意指責、貶低孩子,也不無原則地遷就孩子,做到平等、溫和地與孩子討論問題,可以對孩子提出期望,但不能提不切實際的期望,期望值不能過高;再次,家庭成員之間保持團結互助的家庭氛圍、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必然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 創設豐富的信息環境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豐富、良好的信息環境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面,開闊孩子的視野,對于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探索興趣和陶冶情操都有著積極作用。這就要求父母:第一,親近大自然,帶孩子領略祖國的秀美山川、田園風光,培育熱愛自然的情趣;第二,利用好電視、電腦、手機等媒介,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內容,指導孩子收看,多與孩子交流、討論,不要禁止孩子收看電視節目,也不要讓孩子無節制地沉迷于電視;第三,注意對孩子科學素質的培養,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多讓孩子參觀科技館、博物館、展覽園等,可以激發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
五、結語
我國古代教育學家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避而近中正也。”這是強調環境對人們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孟母三遷”的故事,更是告誡人們要注重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對孩子的教育成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雖然不能說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唯一外因,但也決不能忽視惡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的消極影響。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也是我們每個家庭的繼承者,為了讓每個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希望廣大家長們都能為自己的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這不僅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更是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孩子們開辟一條健康成長、走向成功的道路。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