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連
新時期黨和國家提出的教育方針,要“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地理課程改革必須轉變 “學科本位”“知識中心”的教育觀念,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學習情境。
初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有利于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利于課堂教學改革,有利于高中階段選拔素質較高的新生。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對選擇高中學校還是職業學校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甚至可以說是第一道門檻。因此對于面臨地理學業水平考試的初中生來說,如何做好地理復習備考尤為重要。
一、考試內容
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學業水平考試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查學生應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圖的能力,考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利用圖表、資料等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考查學生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
初中地理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的終結性考試。淄博市初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以我市本屆學生統一使用的魯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為參考,包括地球與地圖、世界 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四部分,其中地球和地圖約占 15%; 世界地理約占 25%;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約占 60%。
二、命題分析
結合近幾年的地理學業水平試題分析,試題的命題都體現了中考說明以及課程標準的要求,尤其注重以時事熱點切入,對地理知識、運用地理方法解決問題等進行考查等。而從近幾年的試卷的結構看,考查比例不變,材料充分,各類地理圖像豐富,比較穩定。因此日常需要注重學生從材料或圖像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訓練。
對地理知識的考查,通常避免知識簡單記憶,而側重考查地理知識的運用水平,在結構中、情境中考察地理知識。如2018年學業水平考試選擇題中,出示塔里木盆地圖,問其水源,圖示地區的傳統文化,要求學生具有讀圖識圖能力,方能回答題目。對于地理方法的考查,通常選擇某一區域或兩個有聯系或差異較大的區域,考查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題目一般有答題的規范,日常要加強訓練,但避免答題套話。
三、備考建議
(一)夯實基礎,全面復習
首先帶動學生重新回歸課本,復習考點中涉及的課程內容,喚醒學生的地理思維。在此階段,一定要突出課程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如地球、地圖,地球運動、世界氣候的知識,既是整個初中地理課程中的難點,也是重點,而學生在初一時,由于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及空間思維水平不高,絕大多數學生對這些內容沒有理解透徹,基礎掌握不扎實,更不會靈活運用。所以,在初三復習的前期,對這部分難點內容,要重新給學生全面講解,結合相關的題目同時做到拓展和深化,幫助學生突破這些難點問題。
其次,教材與中考說明、課程標準統一。教材是復習的主要素材,但是單純依據課本既不能明確復習的主導方向,更不能準確把握學業水平考試的考點和方向。因此,還要研究學業水平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分清考點中哪些屬于識記、哪些屬于理解、哪些屬于運用,準確定位學業水平考試的考點。
再次,對基礎知識的復習要落到實處,全面地理解考點中的每個知識點。縱觀教材,明確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地理環境及各個地區的地理特征都是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系的綜合表現。如,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種植業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綠洲、青藏地區氣候高寒、種植業分布在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的河谷地區。
(二)提高讀圖技能,培養信息處理能力
無圖不成題。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空間性突出的特點,學業水平考試中對地圖的考查是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在復習過程中必須堅持強調圖文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的正確方法,掌握繪制相關地圖的技巧,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提高對圖像信息的獲取、和綜合處理能力。同時,注重學科理念和學習方法的灌輸和培養,在地理學中有許多重要的觀念或理念需要學生理解和學會應用,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等。
(三)專題訓練,全局思考
學業水平考試專題復習是對課程內容的再次整合,將地理學科的知識按照地理技能、地理規律、地理理念、區域地理等不同的側重點組合成不同的專題框架,并集中與地理課程有關的國際、國內的經濟、政治,特別是資源和環境方面的熱點問題,結合區域發展的相關內容,再進一步協助學生鞏固課程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通過對地理資料和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專題讀圖、析圖、用圖,通過對不同類型地圖的整體練習,深化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專題地形、氣候、河流,通過分析各地區地形特點,地形對氣候、河流的影響,氣候對河流的影響,河流對人類的影響等,讓學生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學生在課堂上集思廣益,從不同角度分析地理問題,從而形成從全局思考問題的習慣。
(四)綜合模擬
在復習備考的最后階段是綜合模擬,通過做歷年地理學業水平試題以及各區縣模擬題,對前面復習過程進行檢測和回顧,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同時更是考前的練習,讓學生提前體驗學業水平試題的難易,增強自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
習題講評課要真正起到點撥和啟發作用,尤其是真題的講解,注重解題方法引導,以及地理規律點撥、升華、整合,同時注重地理觀念運用等,讓學生真正從真題練習中得到進步。
四、結語
地理的學習要關注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獲取,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學習能力。初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對初中學生選擇高中學校還是職業學校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甚至可以說是第一道門檻,因此做好地理復習備考尤為重要。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