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嬌
數學學科具有比較抽象的特點,同時抽象思維能力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思維,應用于創新。不管是小學或者初中,數學的核心素養除了要有創新外,還需要有相對應的數學知識和知識能力對象。為此,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數學抽象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數學學科也是一門邏輯思維強,抽象能力強的學科,這樣就給小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數學學習情況,重點對學生的抽象能力進行培養,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小學數學抽象思維的教育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其中核心素養是當前學生必備的素養。抽象主要是關于對象與對象之間的共同屬性,并把這些共同屬性與其他進行區分。
小學生善于對外形、顏色等抽象的東西進行概括,但是對事物的聯系就會產生一定的困難。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課堂教學教學中也會涉及一些抽象性的問題,為此,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并對學生進行抽象思維的訓練,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進而讓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發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教學水平
學生數學抽象思維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進行實踐,從而積累經驗,從而逐步發展和完善抽象思維。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落實,但是教育實際是非常困難的。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教育教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理念對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策略、全面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從而提升教學掌控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貫徹落實核心素養
數學的抽象是實物所具有的物理屬性,這其中包含了數量與數量、圖形與圖形、概念與概念之間的具體關系。可以這樣說,抽象就是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對待問題。學生從兒童時期,就能從考察對象中對多種屬性進行分離,從而提煉本質屬性,對各種非本質屬性排除其干擾,進行相關的訓練。對于小學生而言,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從一般過渡到特殊教學,這樣學生的抽象思維才能得到培養,真正落實培養抽象思維培養的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抽象能力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
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抽象思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小學中高年級的兒童具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就能夠對因果關系、空間概念、歸納推理有所掌握,但是還不能脫離事物支持。因此,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作為數學教師,就要遵循他們的發展規律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通過引入生活中例子對兩位數乘以兩位數進行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學習任務:李明從鄭州乘坐火車回自己老家駐馬店,用了 2 小時,而火車的每小時行駛的速度為 96km/h,問:從鄭州到李明駐馬店的老家有多少千米?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就比較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進行新知的學習,從一位數乘以一位數,再過渡到要學習的內容,再進行知識遷移,這樣就促進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釋放。
(二)注重各知識點的聯系
數學學科各個部分相對獨立,同時也有一點聯系。首先,作為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總結,特別是要探索章節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了解數學的本質特征,并發現各個知識點的聯系,促進學生抽象能力的提升。其次,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總結的能力,在對知識不斷總結和發現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抽象能力。例如,在教學每一章節的內容之后,對本章的內容進行概括與總結,特別是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去概括,從而對重要的知識進行梳理。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聯系之前的知識點進行類比推理,比如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都可以對比研究、分析,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讓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三)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對課堂的體現,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有利用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這也是核心素養培養重要體現,對抽象能力發展也有推動作用。例如,在學習“克和千克”教學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對一些物體稱一稱,進行感受。這樣把日常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進行稱量,讓學生了解常見的物品重量,促進學生對克與千克的理解與掌握。那么克與千克在具體實際中進行感悟,就不是抽象概念了,同時也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滿足學生個性學習,讓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和抽象能力得到發展。
三、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需要數學教師長期有效的手段,并在生活中實踐,才能幫助學生培養數學抽象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數學的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