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梅
項目學習是以一種“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是一種知行合一的體驗式和實踐式的學習方法。它促使教師基于實際問題進行探究,思考解決方案,設計項目作品,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所需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規定:“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由此可見,英語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促進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得以發展。因此,學校開展了“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專題研討活動。筆者作為一名參與者,目睹到了基于項目學習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改善。
一、聚焦項目選題,融合學生個性
根據中高年級學生不同的年齡與心理特點,我們著眼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并運用不同的閱讀文本。如為三年級學生選用圖文并茂、說唱融合的歌曲文本Yes, I can;為四年級學生選用耳熟能詳的偶像故事We Want to Be Supermen;為五年級學生選用經典的教育故事Leo the Late Bloomer;為六年級學生選用成語故事Identifying Horses with a book.不同的文本體裁,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學習方法,提升閱讀能力與思維能力。
二、挖掘項目潛能,提升思維品質
(一)在問題引領下激活思維
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的重要途徑。提問可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學習的內容;提問也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特定的語言結構,檢測學生的理解情況,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筆者執教四年級繪本閱讀課We want to be Supermen時,閱讀前,筆者緊扣故事主題,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Do you know supermen?What can supermen do?問題雖不多,但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交流出自己的真實想法:Supermen can jump. Supermen can can fly. Supermen can help people.閱讀中,筆者抓住故事契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話內容如下:
T: What’s Vic’s biggest dream(最大的夢想)? Let’s watch, then answer.
S: He wants to help people like superman.
S: He wants to be a superman.
T: What does he do then?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he picture book.
S: He runs every day.
S: He jumps over the chair.
T: Yes, he runs and jumps every day, and tries his best to be a superman. Do you have a dream, my dear children?
S: I want to be a policeman.
S: I want to be a teacher.
T: What do you do then?
S: I can help students get knowledge.
T: Wonderful. Boys and girls, if you work hard,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筆者先是針對文本內容進行提問,讓對話更扎實有效;再基于學生自身情況進行提問,讓對話更靈動。這樣的問題引領,既能確保學生理解故事,又能在此基礎上聯系實際,從而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二)在小組合作中發展思維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探究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因此,我們將這一模式充分運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喜悅。
例如筆者執教的繪本閱讀課The story of Chinese idiom: Identifying Horses with a book時,在教學 Know about Bo Le這一環節,教者設計了如下環節:
Step1: Read P1 by themselves.
Step2: Discuss with the partners.
Step3: Finish the mind map.
學生通過自讀、小組討論的形式,從初步認識到詳細了解,再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思維導圖,從而深刻地理解了“伯樂”的含義。
(三)在模仿創作中靈動思維
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喚醒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鞏固和復習舊知識,而是要有新的語言知識增長點,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語言能力不僅要關注語言形式,還要關注學生表達的內容,以及所表達內容的情感態度。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筆者基于繪本故事的教學話題We Want to Be Supermen,和學生一起整合了故事中的詞匯、短語等重點語言知識,和學生一起創作一首chant:
Superman, superman, I want to be a superman.
Help our neighbours,
bring the orphans books,
tell them stories,
protect homeless animals,
show visitors the way.
Hurray, we are all the supermen.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創編一首chant,學生在這樣的語言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其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下面是學生創作的其中一首chant:
Superman, superman, I want to be a superman.
Help our father,
chant with our grandma,
play with our dogs,
sweep the floor,
carry the boy home.
Hurray, we are all the supermen.
三、詮釋項目藝術,彰顯教學能力
項目學習融入英語課堂,更可體現出英語教學是以真實情境為背景,以活動體驗為前提,以學生為中心,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在整個以項目學習為基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一)導入藝術,渲染教學氛圍
新授課的導入環節將影響整堂英語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用play a game, do a task等方式導入課堂,讓學生樂于參與,為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創造條件,為新語言的使用做好準備。例如筆者在執教We want to be Supermen的過程中,課始是這樣來導入課堂的:
T: Boys and girls, first, a game for you. Clap your hands and read it if you see the words. Stand up and say “super”if you see this picture.
這樣一個游戲的導入,不僅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點,學生更是在這樣一個游戲活動中傾全身而投入,為故事的有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語言藝術,賦予課堂生命
課堂語言是教學的靈魂所在。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品讀詞語、感知形象、放飛想象,使學生體驗語言的豐厚意蘊。因此,我們可以在閱讀后引導學生復述故事,以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復述不是對閱讀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促進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感受和思考,同時激發他們語言表達的欲望。
在教學We want to be Supermen時,筆者設置了一個關于故事的Retell環節(如圖1所示),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轉述故事,從而培養他們的信息轉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這樣的一個復述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還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轉述。這個過程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
(三)板書藝術,完整闡釋故事
板書是師生課堂共同學習的記錄,是教學內容的精華。設計巧妙的板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例如 Leo the late bloomer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筆者在執教這一課時用板書(如圖2所示)來呈現故事、闡釋故事。
四、傳承項目文化,回歸教育本質
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要善于挖掘每一個故事背后的意義,讓學生都能在心靈深處受到啟發與震撼,從而讓項目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一)傳承中華文化
文化是融入生命中的DNA,它影響著兒童的氣質、行為、品性,是兒童靈魂中的一種慣性力量。本次活動的研討課中,有一節關于Chinese tea的教學,眾所周知,中華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它是一種怡情養性的方式,更是一種藝術、一種精神、一種文化。因此,我們在讓學生賞析中國茶道的同時,更多的是要讓他們體驗到一種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力量,為學生增添一種源于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二)尊重個體差異
教育是一件充滿藝術的事業,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才擁有了繁花似錦、絢爛多姿的色彩。因此,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要,是我們課堂所追尋的目標之一。
在教學Leo the late bloomer時,Leo便是這樣一個慢慢成長的孩子,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步伐。
(三)弘揚傳統美德
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We Want to Be Supermen一文表面上看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實則是在告訴我們: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你也可以是supermen,課末,筆者這樣和學生分享著我們學校小小義工的故事:
T:Volunteer service is a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activity at our school. They often help people in different ways. Let’s enjoy. Boys and girl, all of us can be supermen in our daily life. And we should remember: helping others and being the best of yourself.
綜上所述,基于項目學習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掌握故事,還可以讓故事學習更生動有趣,讓故事教學更扎實有效。
(責任編輯:孫麗英)